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2015-11-09

在蹒跚学步或是更早的时候,宝宝就可能体验到恐惧。当宝宝感到害怕时,如果父母处理得当,可以不断帮助他面对恐惧,宝宝幼小的心灵也会在不断克服恐惧的过程中慢慢成长;反之,如果父母对宝宝的恐惧漠不关心或者过度保护,则会使他的心灵在某一点上停滞不前,给日后的成长投下阴影。

宝宝都会怕些什么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恐惧体验。曾有专家说:“对待孩子有三种表达爱的方式:提供安全感,帮助孩子合理地达成心愿,还有运用爱的语言。”在这三种方式中,提供安全感是首要的。我们不仅要了解和理解孩子内心的恐惧,还要帮助孩子打造自己心中的“安全圣地”。

0~1周岁

宝宝的心里话:“爸爸妈妈呢?我熟悉的人到哪里去了?” “天啊,怎么这么大的声音?这样的吵闹声会伤害到我吗?”“什么东西在我眼前一闪一闪啊?,我真的很害怕……

典型恐惧:环境因素的突然改变。当宝宝熟悉的照料者发生更换时,当声音的分贝突然增强时,当身体感觉猛然下坠时,或遭遇刺眼的光线(如闪光灯)时……宝宝都会觉得很害怕,18个月后基本缓解。

恐惧解析:

●0~1岁是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孩子所依恋的对象将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此在更换照料者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

●周围很多非自然的现象,像噪声、闪光灯,都是小宝宝无法抗御的,他能作出的反应,只能是因为害怕而哭闹。

巧妈妈对策:

★丰富孩子的各种生活体验,以刺激大脑的发育。在改变环境因素之前,尽可能有一个过渡。比如:增加新照料者在宝宝面前出现的频率,或让原照料者再跟随一段时间。

★减少或避免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如:控制居室声音,拍照时尽量别用闪光灯。

★宝宝7~8个月时可玩一些相关运动游戏,如:宝宝精神状态较好的情况下,伴着柔和的音乐,扶着孩子的腋下,慢慢举过头顶,接着快速下降至妈妈胸前。开始时幅度不宜太大,慢慢地,可以适当加大幅度。这个游戏不仅可以缓解孩子内心的恐惧,还可以促进感觉统合功能的协调发展。

1岁半左右

宝宝的心里话:“我没有见过你,不要靠近我”,“你是谁呀?你不会把我给抢走吧?你快点走吧……” “妈妈到哪去了,我看不到她了,她会不要我吗?”……

典型恐惧:与父母分离以及与陌生人相处。诸如“我们带你妈妈走喽”、 “你妈妈不要你了,今天跟我回去吧”、 “陌生人来了”之类的话,会令1岁多的宝宝惊慌失措,恐惧万分。3~4岁时,这种恐惧感会逐渐减弱和消失。

恐惧解析:

●生活中,母亲往往是孩子最强烈和最早的依恋对象。如果硬将母子分开,或让陌生人介入,孩子会产生极强的负性情绪和行为反常,甚至造成无法弥合的情感创伤。

●一般而言,1岁半到2岁左右是宝宝产生分离焦虑的高峰期。1岁半的孩子非常可爱,但尚未分清什么是玩笑,什么是真实的,如果对不恰当的玩笑信以为真,将加深恐惧感。巧妈妈对策:

★事先尝试与父母分离,是帮助宝宝克服分离焦虑的最佳方法。在时间安排上,宜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增加分离的时间。在离开的时候,您需要明白无误地告诉孩子离开的原因、之后的安排以及妈妈什么时候会回来。请选择宝宝比较熟悉的成人,如:爷爷、奶奶来照顾宝宝。

★重复玩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躲猫猫”,通过游戏告诉宝宝:妈妈不见了,妈妈又回来了。当他相信“不见的妈妈总会出现”时,分离焦虑这一关也就过得差不多了。

2岁左右

宝宝的心里话:“天黑了,有很多怪物会出来”, “这是什么东西?会吃掉我吗?”……

典型恐惧:害怕某些动物、怪物和黑夜。夜里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对阳台上的一盆花、窗帘上的装饰或图案表现出毫无理由的恐惧,4~5岁时减弱。

恐惧解析:2岁左右,宝宝会特别害怕独自面对黑暗,这并不是没出息、怯懦的表现,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逃避危险和求得生存的本能。此时,若采取强硬措施,或者保护过度,会使宝宝无法逾越这道坎儿。

巧妈妈对策:

★允许过渡。一旦决定让孩子独自面对黑暗,就要温柔地坚持。温柔表现在睡前会陪伴一小会儿,并告诉孩子,父母的门始终是敞开的,没有条件分房的家庭至少做到分床;坚持表现在当孩子半夜爬回您身边的时候,一定温柔地不厌其烦地把他送回去。

★丰富黑暗的概念。在孩子心中,黑暗代表的就是潜在的危险,那么我们平时可以玩一些黑暗中的小游戏,如吹灭生日蜡烛会得到礼物,在黑暗中玩手电筒、荧光棒等,让孩子觉得黑暗除了令人恐惧之外,还意味着惊喜、奇妙、探索等别的意义。

3岁左右

宝宝的心里话:“我害怕,不要把我扔到水里”,“我不敢过去,我害怕后面有个大妖怪!” “窗帘后面是不是魔兽”……

典型恐惧:怕水、怕妖怪、魔怪等。水和宝宝想象中的强大对象,往往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恐惧解析:

孩子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常常会把想象和现实混淆在一起,对他们来说,那些想象中的恐惧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大人表现出完全不信,甚至恼羞成怒,会把孩子推向更孤独恐惧的境地。

巧妈妈对策:

★接纳宝宝的恐惧。需要父母认可的,并不是宝宝描述的怪物,而是他当时的情绪。不要随便打发他的恐惧,而应仔细倾听,引导宝宝用语言,或者用画笔详细地描述恐惧的对象。描述得越仔细、越明白,恐惧就会越少,因为人害怕的大多是未知的东西。

★和恐惧对象打招呼。引导宝宝和恐惧对象简单交流,哪怕只是打个招呼。如可以让他和躲在床底下的“大灰狼”喊话:“大灰狼,你好啊,这么晚还不回家啊?你的宝宝在等你讲故事呢,快回去吧!”然后问他,大灰狼说什么?通常,宝宝的反应是“他回去了”,而他心里大部分的恐惧感也就随之消失了。

4~5岁

宝宝的心里话:“要是我输了怎么办”, “我不跟你玩了”……

典型恐惧:对失败充满恐惧。处于这一年龄段时,大部分孩子会害怕失败,在竞技游戏中表现得“输不起”。

恐惧解析:

孩子会对游戏中的错误耿耿于怀,会对失败感到害怕,这种感受可以理解为孩子长大了,说明他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内心渴望获得成功。父母要了解这一点,并避免向孩子施压。

巧妈妈对策:

★尝试从简单的、可以从反复操作的游戏入手,强化训练,适当降低孩子对失败的敏感度。如:在纸上玩“井”字游戏,一方在空格中画圈,另一方画叉,三个同一符号连成串者为赢家。开始时,父母不妨适度“放水”,别太顶真了。

小提醒:这类游戏每次耗时不到半分钟,孩子还来不及咀嚼自己的失败,马上就进入第二轮。几轮之后,他会逐渐明白:原来失败和成功是轮流来的呀!这样的认识有助于帮助孩子克服内心对失败的恐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还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学龄前儿童进行运动的常识
    想要孩子有个良好性格只需要家长做到这些
    提高孩子情商的九大技巧
    儿童智力发育关键“打击乐”
    宝宝最爱问的十大奇葩问题
    我从哪里来?--性别敏感期
    宝宝认生并没错,作为家长应注意
    俞敏洪的育儿观 莫等孩子18岁在后悔
    探班德国幼儿园一天的日常生活
    美国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20款小游戏全面锻炼宝宝
    12个新式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
    二胎来袭 谁是带娃的主力军?
    运动胎教包括哪几项
    儿科医生写给爸妈的10条忠告
    适合胎教的故事书孕育聪明宝宝
    手把手教你制作识字卡片 轻松让宝宝学字
    子宫对话 感受妈妈的柔情蜜语
    如何科学逗宝宝笑 爱笑的宝宝更聪明
    小游戏带宝宝走进数学王国
    如何发现你家中的音乐小“天使”
    如果我是爸爸妈妈的手机就好了
    睡前故事,考验妈妈创意的时候到了
    谜一样的情感 解读1岁宝宝心理
    这16句话就算烂在心里,也不能对孩子说!
    适合宝宝的经典音乐
    隔代教育有效沟通的六要素
    你的孩子可以学钢琴吗?
    鼓励孩子学外语的十大方法
    婴儿智力开发 5大感官刺激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