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宝宝太乖哦-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不要让宝宝太乖哦

不要让宝宝太乖哦

2015-11-05

人人都希望有一个乖小孩子,可是对于家里有乖小孩子的人来说,却觉得有些不安,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楠楠妈妈:我家的小男生现在四岁半了,在幼儿园里,老师总是说他乖。在家里,儿子也让我们很省心,客人来家里,他总能安静地坐在一边自己玩玩具,不吵不闹。虽然很多朋友都羡慕我有一个“好带”的孩子,但我还是有些担心:因为也有人说孩子天生就应该是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小时候太乖,长大后可能成就不大……

有一次我带孩子出去买菜,在小区楼下看到几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正在玩遥控车,别的孩子一看见遥控车都会凑上去,想加入一起玩,可我的孩子看了两眼,仍然牵着我的手往前走,还学我的口气说:“楠楠乖,陪妈妈去买菜。”让我哭笑不得。

丈夫工作比较忙,平时我一个人带孩子,有时做家务忙起来,免不了对孩子下命令。孩子现在那么乖,是不是和我在家管得太严有关?

很多家长都喜欢用“听话”、“乖”作为评判孩子的标尺。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太调皮,也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太乖。面对南国健报亲子俱乐部群里的楠楠妈妈的疑惑,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孩子太乖有问题?

乖不是问题,没主见才是问题

南宁市兴华文化教育培训学校首席讲师李铮认为,孩子乖不是问题,主要看的是乖的背后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小孩子乖,不是问题,乖到没有主见才是问题;小孩子跳,也不是问题,跳到不跟人配合才是问题。”李铮说,教育要把握好“度”。如果一个孩子非常顺从,喜欢配合别人,但当他在独立做一件事情时,仍会有自己的主见,那么这样的“乖”便不是问题。

李铮认为,有些孩子天生的气质就是同情心比较强,自己的主见比较少,这样的孩子也能成才,现在的社会需要多种形式的人才,如配合型人才。“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要培养成管理者的,最重要的是他能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如果一个孩子乖得很自在,在迎合别人的同时没感到自己受委屈,甚至是快乐的,那是没问题的;如果孩子总是让自己受委屈去迎合别人,那就有问题了。”一些孩子小时候很顺从大人的意愿,但长大后可能会不愿意继续保持自己的这种形象,就会觉得自己很委屈,而出现问题。

过于顺从可能会丧失创造性

南宁市东方爱婴咨询有限公司老师卢丹映表示,孩子太乖,过于顺从,就会养成凡事听别人安排,而失去自主做事的主动性。这样的孩子在主观能动性、创造力的培养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过于顺从,并不是好事。

“讨好型的人,总是琢磨别人需要什么,而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因而不能活出自己,没有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李铮说。

孩子为何太乖?

教育时强化导致

李铮指出,有些孩子的乖是天生的,有些孩子的乖是被教育出来的。如果是乖而没有主见的孩子,父母就要反思,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了孩子什么理念让孩子出现问题。有些孩子天生的气质比较顺从、配合,父母就很高兴,“看,我的孩子多乖!”这样的赞扬就会强化孩子的“乖”,导致他慢慢失去主见,所以父母在面对乖的孩子时,最好是让孩子去表达自己,就算说错了,说得和父母的意见相左,还是要给他一个改正的空间。

如,父母如果常说“乖,我给你买块糖”“乖,妈妈喜欢”,其实就在不断地告诉孩子:只有乖,妈妈才爱你。于是孩子就会用乖来换取爸爸妈妈的爱,这是孩子生存的智慧。“乖与不乖都是孩子生存的智慧,有些孩子用乖来获得爸爸妈妈的爱,有些用不乖来获得爸爸妈妈对他的关注。”李铮说。

父母太过强势

听话顺从的孩子也常常有比较强势的父母。李铮认为,强势的父母常常让孩子听自己的,不允许孩子自由的成长,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成为“退缩型”的儿童,因为父母太严厉了,孩子不乖不行,孩子会认为,“我不能活出自己,我只能活出爸爸妈妈理想中的样子”。李铮表示,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能活出自己,同时能在社会中很自如的生存,但这是需要很多磨练、体验才能达到的。

父母本身就喜欢顺从

一些喜欢顺从的孩子,也许有着喜欢顺从的父母。例如父母如果在与外人打交道时,都是顺从的,那么孩子便无法从父母身上学到别的用来代替“顺从”的方式,便只能学父母,形成喜欢顺从的性格。

乖到没主见怎么办?

多询问孩子意见,少否定

卢丹映表示,如果家长想让孩子避免过于乖巧、顺从,应该让他自由成长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对于太乖的孩子,家长应该多询问孩子的意见,少否定孩子。”

孩子和爸爸、老师在玩积木。专家指出,对于过于顺从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了。

所以说家长要首先学会观察了解宝宝是属于哪种类型的,然后再去决定是否需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与“不要让宝宝太乖哦”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不要让宝宝太乖哦”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快乐爬行成就体智全能宝宝
    韩国“自然育儿法”面面观
    让孩子冰雪聪明的六大秘诀
    管他呢,一千夜!
    美满家庭是孩子幸福的基础
    幼儿个体差异要正确对待
    抢跑让中国家长陷入集体焦虑
    专家总结11条最实用育儿经
    由小看大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10大方法
    妈咪怎样教小宝宝认识天气
    如何学会做父母
    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
    爸爸,如果你爱我
    为什么说3岁决定孩子一生?
    冬季宝宝皮肤干燥怎么办?
    好父母必知的自己能与不能
    7种爱把孩子惯成“动物”
    盘点易被父母误解的育儿常识
    教育孩子最有用的十二种方法
    职场妈妈育儿有八“忌”
    你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婴儿夏天体温标准
    哈佛博士的育儿经
    如何正确分析宝宝的“成长阶梯”
    婴儿寄养服务你能接受吗
    我能够和孩子们沟通的理由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
    手足口病的症状及诊断
    BB学习写字要注意和准备什么
    3大方法帮助孩子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