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

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

2015-11-04

有的父母可能对宝宝的挤眼睛、弄鼻子行为感到困惑,也曾对宝宝突然间屏住呼吸、咬人撞头而担心。其实这些现象都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慢慢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

失常行为1:屏住呼吸

宝宝受到情绪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疼痛等物理因素的刺激时,脸就会变得肿胀、通红。最初宝宝会哭叫,随即因过度换气之后屏气、呼吸暂停,因为没有氧气的吸入,二氧化碳在体积堆积,宝宝的口唇由红色变为青色最后转成为紫色。同时出现四肢强直,有的宝宝甚至出现四肢抽动,全过程短则10多秒钟,长达2-3分钟,然后重新开始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神志逐渐恢复。这种“屏气发作”实为婴幼儿时期一种呼吸方面的神经官能症。1-3岁的孩子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发作的次数也会减少,通常3-4岁时发作就会停止。

对策

●宝宝屏气发作时,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尽量避免情绪方面的刺激,以减少屏气发作的次数,一旦发作你要及时安抚,或把孩子抱到室外,换一个环境也许就能缓解宝宝的情绪。

●但是宝宝常常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父母平时要对他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宝宝屏气发作时,可以适当的克制一些,如不要刻意注意他,不要去宽慰他。这虽然很难做到,但不这样做,会间接鼓励孩子继续保持这个习惯。不过在孩子屏住呼吸这段时间内,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会不会跌倒而伤害到自己。要让宝宝明白,这种行为并不能使他得到想要的东西。

提醒:绝大多数屏气发作不超过1分钟,有的发作后立即入睡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但倘若反复出现较为严重的屏气发作就可能造成脑细胞受损害,对宝宝健康尤其是智力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宝宝屏气发作时间过长,会造成大脑暂时性缺氧,很可能导致宝宝意识丧失,四肢阵挛性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危重症状,这时应该及时去医院抢救,除了氧气吸入外,还应注射镇静药物。所以当发觉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请及时就诊:孩子在没有发脾气时突然停止呼吸;孩子在昏厥或睡着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完全醒着的时候屏住呼吸(这有可能是神经出现问题的一种信号);屏住呼吸时肌肉同时出现痉挛、抽搐现象(这有可能是羊癫疯的症状)。

失常行为2:眨眼睛、抽鼻子

在1-6岁的孩子中,几乎有25%的孩子会不停地眨眼睛、抽鼻子、耸肩膀。大多数抽动行为都是暂时性的,只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慢慢的会自行消失。宝宝的这些动作都是不自主的,可能是由于孩子正在成长的神经系统中发生了肌肉痉挛和抽动。

对策

应尽可能忽视它,不要让孩子知道你很在乎他的这种抽动,以免抽动频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单纯的抽搐并不是严重的心理紊乱或是有潜在疾病的一种信号。

提醒:当发觉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请及时就诊:孩子熟睡时,这种抽搐还不会消失;抽搐经常发生并持续3个月以上;抽搐的同时还伴有其它的行为如哼哼声和眨眼睛;抽搐时大叫大嚷,全身不停地抽动。

失常行为3:撞头

有些宝宝会随时随地摇头晃脑;有的会在童床上将后脑勺或前额往床沿、墙壁撞去;有的宝宝会不停地在床上翻滚摇动,直到身体或头部顶到床边为止;有的宝宝则有事没事猛打自己的小头。据观察研究发现,宝宝的这些节奏性动作通常出现在6个月之后。此时小宝宝已能感受到规律的节奏,所以他们会不自主地摇头晃脑,甚至撞头撞脑也无所谓。由于男宝宝的运动能力稍强一些,所以这种行为男宝宝多见。一般等到4岁以后,孩子的这种行为才会逐渐消失。

对策

把婴儿床四周包上衬垫,改用没有轮子的婴儿床,或将床靠着墙边固定好,防止宝宝乱滚乱撞把婴儿床震得到处跑而发生危险。

提醒:当发觉孩子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时,请及时就诊:孩子撞击头部的侧面,可能是耳部感染疾病的一种预兆;孩子在白天并不想睡觉的时候也经常撞击头部(这可能预示着孤独症或是精神上出现了某种问题);超过4岁的孩子仍然一直撞击头部(孤独症的另一个信号);孩子撞击头部的时间过分长;孩子猛撞头部以至引起了肿胀或是受伤;如果孩子有自残倾向,甚至出现语言、智能发展延迟的迹象,以及持续性的不自主运动,也应寻求小儿神经科和儿童心理科医师的协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与“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还看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孩子爱动≠多动症
关于二胎,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孩子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 是真的吗?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孩子磨磨蹭蹭11个理由 家长该对症下药
    1-3岁宝宝早教重点 家长们一定要看
    掌握正确早教方式 培养聪明健康宝宝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100条经典儿童谜语,值得收藏
    扒一扒国外早教的发展趋势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孩子不听话背后有“隐情”
    早教都给孩子讲什么 探究背后真相
    刺激孩子智力发育 正确选择早教方式很必要
    和孩子看电影,一起解读人生
    错误的育儿方式,你中了几个?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
    早教 每个家庭都需要
    当BB吮手指上瘾 如何戒掉坏毛病
    五月初五 和宝宝一起玩转端午
    孩子让你丢脸时,请淡定面对!
    12星座宝宝性格大揭秘
    给孩子选图书把好五个关
    4种疯狂早教行为不可取 家长别再效仿
    准备清单:美国妈妈入园倒计时
    十个早教错误父母最易犯 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家长必看12个正确早教方法 让孩子更非凡
    适合两岁半宝宝的4个早教方案
    宝宝早教 最重要的其实是正确引导
    早教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正确做法又是什么
    早教:家长应扮何角色
    怎样选择正确早教方式 关键还在于引导
    健康·养生:初生BB 性格见微知著
    10个早教误区毁孩子 家长一定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