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需要秩序感(图)-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宝宝需要秩序感(图)

宝宝需要秩序感(图)

2015-11-04

秩序感是我们周围事物形态体现出的均衡、比例、对称、节奏等因素,能带给我们愉快、兴奋、舒服的感觉。宝宝的秩序感是先天而来的。目前相关的生物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研究都表明:胎儿对秩序感就有了生物感应;3个月大的婴儿喜欢与体现对称、比例、均衡的人脸交流,从而获得秩序感,满足心理需求;3 岁前的幼儿有着强烈的安全需要,当被置于杂乱无章、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会哭闹;秩序感觉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在心理体验上会深化为安全感、归属感。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3~4岁的宝宝如果有着良好的生活秩序习惯,当他们6岁之后,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自如与和谐。宝宝2~4岁是个体秩序感发生发展的敏感期。妈妈爸爸要顺应宝宝与生俱来的秩序感,培养他们有序、合理的生活习惯,令他们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愉快的生活。

促进宝宝秩序感发展的核心因素是环境。对于宝宝的生活范围来说,家庭和家人是环境最重要的部分。

家庭环境

整洁、舒适的家居布置能稳定宝宝的情绪,宝宝玩耍的房间里有木质的地面与柔软的靠垫,同时,没有太多堆积的物品,会让宝宝感觉安全,保持轻松的心情。家庭中有序的空间分割,能帮助宝宝了解睡觉的地方是在卧室,而书房是妈妈爸爸看书、工作的地方,要让妈妈爸爸陪自己玩搭积木,最好是在有宽大空间的客厅中。家具外面不存放太多的物品,即告诉宝宝,家里的东西是会收纳起来的。同时,家庭中的家具、设备等相对于幼小的宝宝而言,可谓是“庞大”且“高不可攀”的。家有幼小宝宝的家居装饰,须考虑为宝宝设置一些较低矮的家具,留出一些空旷的空间给宝宝,宝宝在适合于自己高度与能力的区域中,能自由地摆弄家居,实践自己的秩序感。

家人

家人是家庭环境的“延伸”。家庭中时常打扫清洁、整理物品的妈妈爸爸,能让时时刻刻看着、听着、触摸着周围世界的宝宝感受到,整洁、舒适的环境是需要家人整理、爱护才能维持的。妈妈爸爸是宝宝秩序感发展的“引领人”。妈妈爸爸对宝宝秩序感的态度也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宝宝参与家居布置、挑选装饰物等都是激发宝宝主动发展秩序感的途径;同时,妈妈爸爸在把握“秩序感”上要区分“秩序的美感”与“刻板的规则”,例如:宝宝自己安排好了方形的沙发靠垫整齐的摆放在沙发上,妈妈爸爸一方面赞许宝宝的行动,同时,和宝宝一起试一试方形与圆形的靠垫都放在沙发上是否也美观。在宝宝秩序感的发展过程中,鼓励宝宝的创造力与养成宝宝有序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与“宝宝需要秩序感(图)”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宝宝需要秩序感(图)”还看
警惕!2岁小孩吃手可能是心理问题
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
父母言行误区会让BB变胆小
教你帮助宝宝战胜恐惧心理
帮宝宝建立安全的依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培养BB乐观向上的家庭教育
    父母易犯下的那些错误
    孩子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让孩子受用一生的教育
    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因素
    父母惩罚孩子的10智慧
    挫折给孩子带来的好处
    给孩子讲讲春节的习俗
    要不要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
    梅子涵谈儿童阅读
    BB怎样才能培养创造力
    中西教育内容比较
    有效的育儿真经四字诀
    维护良好亲子关系的六误区
    什么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八件事孩子不能做太早
    如何让BB变得大方些?
    孩童易被忽略的天才特质
    咋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动画片
    隔代教育如何“扬长避短”?
    怎样掌握快乐的亲子沟通术
    隔代抚养,危害多多!
    给孩子办婚礼是危险的游戏
    宝宝4个第一次让人紧张
    寒假咋避免孩子迷上电视
    父母如何让孩子释放情绪
    咋让宝宝学会"争"与"让"
    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如何培养
    必看四句"少年派"对白
    中西教育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