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早期阅读是游戏吗?-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早教资源 >孩子的早期阅读是游戏吗?

孩子的早期阅读是游戏吗?

2015-10-28

“早期阅读”,究竟“多早”才合适?1岁以后?2岁以后?3岁以后?“早期阅读”究竟是“阅读”还是“游戏”?是“致用”还是“虚荣”?本文告诉你答案。

经常被年轻父母们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很重要,但让不满1岁的宝宝看书,会不会太早了?

父母疑问:宝宝1岁前阅读太早吗?

这个疑问其实反映了年轻父母对“阅读”、“学习”和“教育”的理解。

如果把阅读看成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工具,如果把阅读看作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必备习惯,如果把阅读看作学前准备和学后的辅助,阅读就成了父母和宝宝要共同完成的任务。这项任务需要两代人“克服困难”、“持之以恒”。

让不满1岁的宝宝阅读,仿佛是“早”了些,就像大人们认为,小孩没有必要帮父母做事,并且承担责任一样。其实未必如此。

宝宝的“早期阅读”: “阅读”如同玩游戏

如果把阅读仅仅看作一种游戏,就一点也不早。当然这并不容易。一方面,中国人对孩子的期望总是超过对自己的(也不问问凭什么);另一方面,中国人面临着太多压力,无论是生活的严峻,还是竞争环境的残酷。大人们越来越害怕失败,越来越渴望成功,更渴望马上成功。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数父母强烈希望宝宝的人生能够“赢在起跑线上”。

单纯的“玩游戏”就变得不太重要了。因为他们更关注“这对宝宝将来有什么用?”。

其实,很多看似“有用”的事情并没什么用。比如阅读。有的父母以宝宝阅读量大、识字多而自豪。我却认为,与其囫囵吞枣地读一百本书,不如喜欢一本书并对产生感触重要。而识字,更不必这么着急。

3岁前宝宝的“重任”:破译“精神密码”

心理学研究已达成共识,3岁前,宝宝最重要的成长任务就是破译“精神密码”。这个“精神密码”与生俱来,包括人类千万年进化而共有的基因,也包括血缘关系遗传的家族基因。人的潜能与个性都从“精神密码”而来。精神密码破译得好,潜能就开发得越好,个性就越完善。

“精神密码”的破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情绪,既宝宝在各种状态中的情感体验;一是认知,既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思维等相应的刺激带来的相应发展。

与之相应,最宝贵的东西也有两个:一,让宝宝保持兴致勃勃;二,感官是否得到了丰富、恰当的刺激。3岁前的宝宝,具体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其实无足轻重,所形成的那点差距很快就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消失。

与学习不同: 宝宝的“早期阅读”可以很轻松

了解了这些,宝宝的阅读就会变得轻松很多,撕书、扔书,其实锻炼了宝宝手的能力以及对纸张的认识;盯住一幅图不动,那么颜色正在刺激并发展宝宝的视觉;反复听大人讲同样的故事,发展了宝宝的听读能力,以及最初的理解和逻辑;而宝宝对什么感兴趣,又逐渐展现了天性所向……

这样,把阅读作为一种随意而尽兴的游戏,让宝宝在兴致勃勃中破译自己的精神密码、发展潜能,何乐而不为呢?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孩子的早期阅读是游戏吗?”相关文章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给爸爸们看!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痴迷不悟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伶俐!100首,请收好!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子的变化让人吃惊!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看过“孩子的早期阅读是游戏吗?”还看
童谣:急急修
童谣:你放炮仗我放鞭
童谣:蝉子叫
童谣:燕儿燕儿
童谣:裹馄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把BB谎言变成智慧的四策略
    “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
    齐常才:如何有效亲子沟通
    如何成为宝宝最爱的父母
    早期教育需遵偱的五大原则
    咋应对三岁BB的敏感期
    解密:你的BB为什么要撒谎
    宝宝学走需要注意的细节
    家教:别用物欲淹没孩子
    爱孩子要敢于说“不”
    妈妈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学英文 重在沟通先行
    宝宝太“兴奋”也是问题
    助你亲手“打造”聪明宝宝
    有效的育儿真经四字诀
    必看四句"少年派"对白
    隔代抚养,危害多多!
    "饭碗教育"还是"梦想教育"
    五步骤助你培养孩子情商
    维护良好亲子关系的六误区
    什么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奥巴马谈育儿:平等与纪律
    “压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吗
    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如何培养
    如何有效让BB听话又有主见
    怎样掌握快乐的亲子沟通术
    别让孩子成为“草莓族”
    BB的领袖教育,你重视了吗?
    和执拗宝宝交流的5个技巧
    父母惩罚孩子的10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