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幼儿的敏感期很关键-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早教资源 >了解幼儿的敏感期很关键

了解幼儿的敏感期很关键

2015-10-27

幼儿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专心吸收周围环境某一事物的特性,并不断进行重复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儿童对其生活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行认知、学习、掌握的过程。所以,家长要把握好幼儿的各个敏感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0-6岁是孩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从咿咿呀呀学语到背着书包上幼儿园,爸爸妈妈关心,爷爷奶奶操心,除了吃得好穿得暖外,有的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细微习惯,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把握好幼儿的各个敏感期,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学习能力,今后可谓受益无穷。

从出生起就是一个感官敏感期,家长会发现孩子喜欢咬手,喜欢到处摸一摸,往往拿来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啃一啃,这都是孩子的天性。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举动有时候是大声呵斥,这么做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以及不安全的感觉,甚至让孩子变得胆小,不利于孩子气质培养。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把家里的小玩具清洗及消毒后允许孩子去尝。对于孩子的一些探索要求,只要不具危险性,家长都可以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让孩子学会用五官去探索世界。

2岁至4岁是动作敏感期,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比如蹦、跳等动作,都可以循序渐进让孩子尝试,这个时候给家长的建议是不要仅仅注意动作做了没有,还要注意动作协调性,特别是手、眼的协调性。

一般两岁半到6岁,是进入了常说的社会规范敏感期,这个敏感期最为重要,两岁半之前的孩子,往往显得比较“自私”,喜欢独处,以自我为中心,但两岁半之后,孩子的交际圈渐渐扩大,他的朋友开始多了,而且喜欢加入到群体活动中,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我们经常说让孩子“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就是文明礼仪规范的启蒙教育。

所以从这个时候起,教会孩子一点生活中的规范,很有必要,建议家长与孩子多沟通,教一点日常礼仪,如见到人主动打招呼,别人帮助时要道谢等。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孩子同入各种公共场所及参加社交活动时,注意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作用,让孩子有样可学。

4.5岁至5.5岁进入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主要是孩子学习能力的一种启蒙教育。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建议最好有个小书房,没有这个条件的话,父母常常阅读书报,常常与孩子一起阅读小书,给孩子讲故事等。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与“了解幼儿的敏感期很关键”相关文章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给爸爸们看!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痴迷不悟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伶俐!100首,请收好!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子的变化让人吃惊!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看过“了解幼儿的敏感期很关键”还看
10本,可以“玩”的图画书
多大的宝宝才适合背诗?
共情:汤姆也去幼儿园啦
5首季节儿歌 让宝宝感觉秋意浓浓
男孩最爱的绘本TOP 8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孩子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