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网瘾”-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网瘾”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网瘾”

2014-03-20

孩子们很容易就抵不住网络,放假期间,朋友们阖家团聚,同享天伦之乐,共度佳节。孩子们也难得有个机会,好好放松一下,一起结伴玩耍。但是,有些家长在假期教育方面却遇到了一些棘手问题。例如,一位朋友给我写来邮件,“宋老师,您好!我的孩子今年10岁了,平时特别喜欢玩网络游戏《大话西游》。最近放了寒假更是玩的厉害,每天都要玩上5、6个小时,我要反复催促他才能下网,写作业的时候也都是应付了事,满脑子的游戏,我很担心,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这位家长遇到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寒假期间,大家走亲访友,谈笑娱乐,尽享天伦。为了让孩子们听话,不要总是打扰大人,常有家长出于省事的考虑,放宽对孩子的游戏限制,结果造成了很多隐患,等到假期结束,才发现孩子们已经染上了网瘾。故此,提醒各位家长,在寒假期间要加强对孩子玩游戏的管理,不要放任自流。今天查字典幼儿教育网小编给家长们一些管理方面的建议:

第一、玩游戏要有前提条件;

任何事情都有有利的一面,家长们可以充分运用游戏作为培养孩子计划性的一个有力工具。在假期中,要求孩子制定出合理的学习和玩耍计划,并且要求孩子在玩游戏之前,认真完成一定的学习量、身体锻炼或者家务活。

第二、玩游戏要有时间限制;

为了眼睛和身体健康,中小学生玩游戏时间不能超过每天三小时,而且游戏过程中要起来活动一下,向远处望望,放松眼睛。

第三、玩游戏之后,要给孩子妥善处理一下思维,切忌玩完游戏马上要求孩子学习;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坐在书桌前看书就行了,至于孩子的学习效率如何,效果怎样,却很少考虑。其实,孩子刚刚玩完游戏,很难马上静下心来,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孩子调整思维。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该如何去做了。有个小学生很喜欢玩《暗黑》,我担心他受到其中血腥场面的不良影响,同时希望帮助他较快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于是,我就在他玩完游戏后,要求他说出二十个和游戏场面有关的成语来,开始他满脑子都是游戏场面,张嘴就说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后来,又说出“刀光剑影、前赴后继”;再后来说出“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再后来是“精神抖擞、光芒万丈”等等。最后,随着他绞尽脑汁地去思考成语了,他的思维也逐步从游戏场景中淡出,进入到语文思考的状态。这时,要求他去做语文作业才是真正有效的!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与“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网瘾””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网瘾””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 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美国家庭育儿最常见十种做法
    如何把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
    “独一代”遭遇“独二代”难承责任
    翔通动漫贺卡片蛙入围动漫形象奖
    3大方法帮助孩子长高
    父母如何保护好宝宝的头型?
    BB学习写字要注意和准备什么
    玩游戏体会与人相处的乐趣
    这10种老人才适合带孙子
    专家总结11条最实用育儿经
    宝宝健全人格养成,家长需要“十诫”
    在变化的世界里抚育孩子
    给妈妈们的话
    婴儿湿疹的预防护理方案
    优秀妈妈的45个育儿经
    六种蔬果有效消除宝宝痱子
    0-3岁幼儿礼仪教育启蒙进行时
    用十招打造“万人迷”孩子
    管孩子VS惯孩子观点大PK
    放眼未来拯救我们的下一代
    好爸爸的8个标准你合格吗
    潮妈潮爸替孩子“养”QQ
    父母错误教育导致孩子胆小
    湿疹婴儿-衣食住眠护理全攻略
    莫错过幼儿教育的重要时期
    时尚老太的育儿方法
    外国家长如何教育不听话BB
    60秒帮宝宝纠正坏习惯
    教育孩子贵在“时时处处”
    孩子的早期教育能力胜于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