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哭就抱的孩子很难带?-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一哭就抱的孩子很难带?

一哭就抱的孩子很难带?

2015-10-20

婷婷本想再度抱起宝宝,可是手伸出去一半又缩了回来,因为她的脑海里记起已经有两个宝宝的朋友告诉她:小婴儿宠不得哟,如果一哭就抱,那你就惨了,只能整天抱着他,什么事都不能做,所以噢

对,不能一哭就抱,从现在就开始养成习惯,以后我才有好日子过!婷婷心里打定了主意,竟然不顾哭得满脸通红的宝宝,转身出了房间,还顺手把门带上,免得听得心软了。于是,宝宝哭得声嘶力竭,最后累得睡着了,眼角还带着泪水

多么教人心疼的画面啊!奉劝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忽视宝宝的哭声, 千万不要忽视宝宝的哭声,尤其是满周岁以前的婴儿。你想想,这么小的孩子,他不会说话,也不会手语,你叫他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呢?除了哭以外,他什么也不会呀!(正确的观念:不要忽视宝宝的哭,设法找出哭的原因,并且解决问题,以满足宝宝的需要。)

试着去体会一下小宝宝的感受

有一天,你突然肚子疼得不得了,你呼喊家人,你确实知道家里有其他人在,可是你喊了半天却没人理你,那时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是无助、紧张、恐惧;如果家人走过来看你一下,然后又走开去做他的事,无视你痛苦的表情和哀号时,你又是什么感觉呢?愤怒、绝望、挫折;甚至你的家人还在一旁谈天说笑,我想你大概会气疯了,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要跟他们说话,或是离家出走再也不回来了。

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那么,你还会忍心不理会宝宝的哭吗?

不管宝宝的哭是为了什么,他最终的目的都是叫人、引人注意,因为他有某种需要,他想告诉你他怎么了:可能是尿布该换了,可能是肚子饿了或肚子胀得难过,也可能是衣服上有个小东西,刺得他难过,更可能是太热或太冷了。

而睡觉前的哭闹(这是婴儿极为常见的哭,稍哄一下就会沉沉入睡了),也可能是他就是觉得寂寞、无聊,希望有人来陪陪他,跟他说说话,说什么都没关系不管是哪一种原因的哭,父母都不能不去理会他,而且还要设法找出原因,解决宝宝的问题。

宝宝刚出生的那段日子,他的哭声可能使初为人母人父的你不知所措,甚至跟着他一起哭。不过,细心的父母不久之后就可以从宝宝的哭声里分辨出不同的需要,一听就能八九不离十地抓出他的问题,满足他的需要。

不要不理会宝宝的哭,不要让他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对周围的人失去信任,不要让他变得悲观,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地哭都不会有人理,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做事消极、没有努力向上精神的人。因为他从小就深深体会了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这件事,而且,根据专家的研究,婴幼儿时期受到关注注意的孩子,儿童期和青少年期会比较少有让父母伤脑筋的行为。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与“一哭就抱的孩子很难带?”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一哭就抱的孩子很难带?”还看
哪些类型的妈妈最讨宝宝喜欢
平息孩子愤怒的5大妙招
宝宝最不愿做的16件事
教你轻松教育孩子的5个方式
细数早期家庭教育误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出牙早晚与补钙无直接关系
    在变化的世界里抚育孩子
    幼儿教育的七大注意事项
    教育孩子贵在“时时处处”
    给妈妈们的话
    一岁宝宝要开始学“规矩”
    养育结实健康的宝宝
    潮妈潮爸替孩子“养”QQ
    父母错误教育导致孩子胆小
    早教疑惑10问
    莫错过幼儿教育的重要时期
    夏季什么凉鞋最适合宝宝
    做好3件事让你成为杰出父母
    用十招打造“万人迷”孩子
    父母做好榜样教导BB尊敬老人
    听懂宝宝的“糊涂话”
    学洋妈妈育儿哪些事情
    湿疹婴儿-衣食住眠护理全攻略
    婴儿湿疹的预防护理方案
    玩游戏体会与人相处的乐趣
    父母的20个坏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婴儿长湿疹的原因
    美国家庭育儿最常见十种做法
    管孩子VS惯孩子观点大PK
    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BB学习写字要注意和准备什么
    好爸爸的8个标准你合格吗
    宝宝6种情况不是病
    孩子的早期教育能力胜于智力
    幼儿个体差异要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