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成长父母怎么做-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面对孩子成长父母怎么做

面对孩子成长父母怎么做

2015-10-15

对成长有帮助的10件事

0~3岁,这是一段充满惊喜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进步。要知道,他的成长你可不能仅仅是旁观者。在下面这些最佳的时间里,去参与、去倾听、去鼓励,相信你一定能给他最好的帮助。

0~2个月,他喜欢和你亲密接触。你把他抱在怀里,看着他,轻轻抚摸他这种安全而平静的感觉他会非常喜欢。

3~5个月,告诉他你在干什么。当你给他换尿布时,做抚触时,喂他吃奶时,抱他晒太阳时跟他说话,告诉他你在干什么,你要干什么,保持你说话的温柔语调。

8个月,他可以有个朋友了。想办法给你的小婴儿创设和其他宝宝交往的机会。尽管最初他们好像彼此都不愿多看对方一眼,但是渐渐地你会发现,他越来越高兴与小伙伴在一起,然后试着做和小伙伴同样的事情。

9~15个月,给他一个爬行的空间。让他可以自由地到处爬,甚至可以带他爬一会儿台阶。你会看到他不停地爬上爬下,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毅力。

12~15个月,扩大他的视野。如果你总是把他放在一个熟悉的、你认为绝对安全的地方,他就永远也不知道别人是为保护他而设立了界限,这反而会让他的探索变得不安全。

18个月大,可以让他帮你做些家务。孩子各方面的技能都是从生活中得到的,比如做家务。当他兴致冲冲地来帮忙的时候不要吝惜你的鼓励,多对他说你比妈妈做得都好。

2~3岁,重组他的语言的板块。他的词汇量扩大了,但是词序可能混乱,前后颠倒,你需要帮助他重新组织语言,更准确地说话。

2~3岁,教他照顾自己。3岁左右,大多数宝宝都要上幼儿园了,在此之前,你需要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东西,并且学会等待。

3岁开始,邀请小朋友到你家玩。聚会最好在孩子熟悉的小朋友之间举行,在生活中教他如何同大家分享。

3岁以后,慢慢脱掉超人妈妈的外衣。3岁以前,你在孩子心目中肯定像是个无所不能的超人一样,没什么不好,这会让他感到安全。但是3岁以后,你应该慢慢地让孩子明白,其实,我们就是我们,一个普通的妈妈,我们不能使时间倒流,我们不能让所有的动物都来陪他玩,我们也不能让春天永远不走。我们的孩子需要在现实中成长。

在对孩子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父母做好宝宝成长的辅助工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与“面对孩子成长父母怎么做”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面对孩子成长父母怎么做”还看
小编说早教:妈妈不懂我—审美敏感期
我爱涂鸦——别错过宝宝的绘画敏感期
小编说早教:我从哪里来?--性别敏感期
远离这8个伤害孩子的生活隐患
早教 该不该让孩子赢在这条起跑线上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育儿课堂:少夸孩子你真棒
    “好孩子”的定义是什么?
    教育BB抓住10个最佳时机
    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怎么办?
    新生儿该多抱还是多躺躺?
    周末 请让你的孩子喘口气儿
    养育出色女儿 父母各不同
    电子儿童,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
    数学启蒙 给宝宝数数123
    2岁宝宝为啥不喜欢一起玩
    教育孩子时,请控制你的废话
    父母不该说的6大关键词
    警惕伤害孩子身心10种溺爱形式
    溺爱可让孩子发育成低能儿
    解读儿童学习动力消退的原因
    谁是扼杀孩子天性的刽子手?
    最容易伤害宝宝自信的口头禅
    父母错误心态毒害宝宝心灵
    切记家长绝不能说的四句话!
    孩子学习艺术的4大误区
    要温和对待孩子大声尖叫
    细数2岁孩子4大怪癖
    完美父母容易教出自卑孩子
    让宝宝更好的独坐和扶站
    学才艺,好奇和热情最重要
    德国人的传统:继承父辈玩具
    “太吵”的玩具让孩子变笨
    教育孩子也得学点辩证法
    3个月婴儿已能察觉他人情绪
    三种“早教错误”有益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