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孩子指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怎样给孩子指示

怎样给孩子指示

2015-10-15

那么,我们不妨问一问那些认为无论孩子正被什么有趣的游戏所吸引,只要听到召唤就得立刻过来的家长:孩子什么时候应该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或者独立性,这样他们才不会被其他人所支配?还有另一个问题:孩子究竟是否应该独立,不听从家长的指示?

有研究显示,现在的孩子不再像他们的父母小时候那样家长一叫,就立刻过去。几十年前,没有汽车、电视、漫画等数不清的好玩的东西吸引着孩子。那时候孩子的生活比现在要简单很多,甚至连像样的玩具都没有。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家长召唤孩子的次数远不像现在的家长召唤自己孩子的次数那么多。此外,那时的父母也不像现在的父母有这么多空闲时间关注孩子、对他们的一举一动大惊小怪。也许还有个原因,就是那时的孩子的确也需要听从家长的指示,真正参与家庭生活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家人料理一些家务。

心理层面的分析

当你聚精会神读一本很有趣的书时,会注意周围人在说什么吗?当你在厨房里忙着做饭时,孩子要你去帮他修马车,你会立刻跑过去吗?当你正兴致勃勃地打牌时,孩子要你去讲故事哄他睡觉,你会立即放下手里的一副好牌立刻跑过去吗?

假设一个孩子总是可以立即放下手中的事,去听从别人的要求和建议,那么他自己的思想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学会集中注意力,而老师发现小学生最常见的一个不良习惯恰恰就是不能集中精力,总是容易被周围的事情分心,或是当别人邀请他们出去玩、去郊游时,就会放下手中该做的事。意志薄弱的人总是不能集中精力,随时会被周围的任何事情所吸引。而造成意志薄弱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在当前该做的事情上。

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局面:孩子应该对家长的指示立刻作出回应,但却不应该对其他人的要求作出回应。很显然,大自然并没有赋予孩子这种能力,让他们可以自然区分身为他的管理者、建议者、指引者和保护者的妈妈以及其余那些无关的人。妈妈想要孩子对自己的指示作出回应,同时又对那些玩伴或者街头的陌生人置之不理,她该怎样解决这个微妙的问题呢?

少给孩子命令指示

妈妈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专心致志看书或玩游戏的时候打扰他们。如果不得不打断孩子的活动,那么她应该亲自走到孩子面前将孩子的注意力从手头的事中吸引过来,这样她的指示才能被孩子接受。如果孩子不能高兴地放下手头的事,那么最好不要给他分配任务。

但是一旦叫了孩子,就尽力说服孩子过来,不能有例外,不然孩子拒绝了第一次就会拒绝第二次。如果妈妈一天喊孩子不超过两三次,而每次孩子又都很听话地立刻过来,那么就可以了,今后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下面是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当孩子专心致志地玩耍或做事时,能不叫就不要叫他。记住,精力集中是孩子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如果在他专心致志时总是叫他,那么孩子今后做事情的时候也会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和干扰。现今社会鼓励人们有独立性、有个性、有主动性,不鼓励顺从和奴性。但是,如果某些事情确实对孩子的发展有帮助,或是出于维持家庭秩序的考虑,那就应该让孩子们做。

爱心提示:家长们千万不要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威信或者测试孩子对你尊重与否而随意指使他们。应该考虑孩子的感受的。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与“怎样给孩子指示”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怎样给孩子指示”还看
体重也能影响智商?
亲子教育爸爸必不可少
夫妻相处模式影响孩子性格!超准!
宝宝不爱吃辅食?教你4招轻松搞定TA
孩子身高问题 为人父母应该知道的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让孩子面对一致的态度
    教你笼络宝宝的六大计策
    你敢让孩子"在家上学"吗?
    爱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浪费时间对孩子有益?
    信任宝宝才能有效沟通
    宝宝最怕父母做的八件事
    不愿上学或是分离性焦虑
    10种宝宝必学的生活技能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孩子太好胜 家长怎么办?
    感恩教育勿忘亲子平等相处
    负向告诫使孩子总跟你作对
    美国"虎妈"教育方式大转弯
    五种亲子游戏拉进宝宝距离
    保姆带大的孩子心理问题多
    母体环境可改变BB性格
    哪些批评用语最伤孩子自尊
    从小缺乏母爱BB很可怜
    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顺序
    超级爸爸是这样炼成的
    "隐性单亲家庭"伤宝宝
    春节后让闹宝宝变回乖宝宝
    妈妈误区让儿子变懦弱
    咋判断幼儿是否有自卑心理
    误用奖赏教育惯坏孩子
    教您给宝宝做万圣节面具
    宝宝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
    培养自信宝宝的28大法宝
    现实版的“孟母三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