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岁启智方案:听音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才艺培养 >零岁启智方案:听音乐

零岁启智方案:听音乐

2015-10-12

根据日本东京儿童俱乐部多年研究与实践研制出的“零岁方案”来看:音乐的魔力并不仅仅体现在胎教中,如果从零岁开始让宝宝接触音乐,并一直坚持下去,就可以挖掘和启发儿童的多种智力和各项潜能。

藤泽礼子小朋友可以说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之一。她现在已经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她的父母从未强迫她用功,可她却的成绩在班上总是第一名的,因为她却非常自觉:每天放学一回家,她马上就开始2个小时的电子乐器的学习;接下来是读书、做作业。每周一次她还要去英语课堂和书道馆。

闲暇时,她要么自己一个人制作偶人和贴花,要么与附近的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孩子这么懂事,礼子妈妈认为并非天生,而是全赖于从零岁时即开始的音乐养分。

礼子降生后,她的母亲就开始每天为她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尽管当时她只是一个刚能勉强看清东西的小婴儿,但不可思议的是,她竟也能“领会”古典音乐的精髓:每当听到“命运”的旋律,不管之前怎样哭闹,她都会一下子安静下来,并表现出一种欢喜无限的样子。

在礼子妈妈为女儿安排的时间表上,每天早晨8点到10点是听录音机的时间,雷打不动。每个月反复听同一内容以使之习惯。礼子母亲解释这种做法时说:“我认为,重要的是使她养成习惯,到时不听她就会感到寂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

这一点我们中国的父母应该予以借鉴,因为给孩子听录音本身并不稀奇,我们不少父母从胎儿期就开始实施了,但孩子出生后却中断了,结果没有让他们养成听音乐的习惯。

当然,录音机不仅能播放古典音乐,还能讲故事。因为有了听古典音乐的基础,礼子在听童话故事时一开始就表现出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绝不会走神。1周岁后,她就能随着录音机一起说了,后来甚至配合以翻看画册和图书。结果,令人吃惊的是,在她1岁8个月的时候,就达到了能阅读文字的程度。

对此,专家们并不感觉意外,因为他们早就清楚其中的科学道理:从零岁开始给孩子听音乐,可以尽早地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听力机制,孩子也就能尽早地理解别人的话,其记忆力和注意力也能充分发掘出来。这一点当然不光表现在学习上,还会表现在社交方面,因为“听”也是社交的基础。正如礼子的母亲所说,除了从上小学开始礼子就总是班上第一名之外,她还是一个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他人富有同情心的优秀女孩子。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与“零岁启智方案:听音乐”相关文章
学演讲可以提升孩子的创造力
六种音乐启蒙智力的方法
“2018小小世界杯”—超萌兔幼儿足球联赛盛大开启 211支超萌战队震撼来袭
孩子学篮球的最佳年龄 你真的知道吗?
2-3岁培养绘画能力关键期
看过“零岁启智方案:听音乐”还看
五月初五 和宝宝一起玩转端午
炎炎夏季来袭 带娃游泳去
孩子必须学会的生存技能
宝宝的入门乐器不宜用电子琴
培养宝宝艺术才能的最佳时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
    解读80后育儿经:穷养还是富养
    多元智能里的“音乐智能”
    看外国爸爸的哄孩子绝招
    奥尔夫音乐游戏:鼓的故事
    难于说教就请试试“暗示”教育
    警惕!教育误区会阻碍孩子成长
    关于婴儿之间独有的交流方法
    0-6岁宝宝的早教要点
    前龄前孩子敏感期你留意了吗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你知道玩具的教育奥秘吗?
    孩子的“底线”雷区您知道么?
    向左或向右,别和孩子较劲儿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知道么?爸爸才是带孩子高手!
    怎样避免家长走进早教误区
    2个游戏提升宝宝自然观察智能
    可以让孩子打破的10条规矩
    孩子爱说谎是智力在增长?
    中国的“隔代教育”问题
    正确育儿,早期教育要“得法”
    提升多元通知之音乐智能(下)
    “蒙氏教具”开启幼儿智慧大门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拒绝“填鸭”启蒙重在“四教”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日本幼儿园里开始修炼分类精神
    “起跑线”渐成多元成才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