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定做全职妈妈吗?-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需要一定做全职妈妈吗?

需要一定做全职妈妈吗?

2015-10-02

有一个对幼猴的实验。小猴一出生,就被隔离长大,这样的猴子前额叶皮质中,神经连接密度比较稀疏,神经传导物质如正肾上腺素偏低,有明显的社会互动失常现象。但是,小猴只要出生后跟母亲共处3个月再被隔离,行为的偏差就不严重了;如果共处6个月,之后再被隔离,则几乎看不出情绪发展受损的迹象。

6个月的时间就造成了这样永久的差异,很令人惊讶。难怪美国的学者一直呼吁政府应把钱用在幼儿教育及父母成长班上,因为现在省这个钱,以后的社会成本将难以计数。

母爱是孩子的守护神。物质欲望在人年轻时好像比较重要,我们不停地与别人比较有形的外表,追求别人有而我们没有的东西;但是到人老了,经历过世事沧桑后,我们才明了内心的满足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家庭和美,孩子孝顺,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满足,其他的都是镜花水月。给孩子什么,都不如给他母爱。

现代的母亲多是职业女性,陪伴孩子的时间自然减少,不少妈妈在有了孩子后,担心上班没时间陪伴孩子,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妈妈和孩子早期的相处确实很重要,因为人的情绪发展的窗口开得非常的短。

但这并非意味着妈妈一定要辞职在家养育孩子。

我有一个学生是护士,当初因为“非典”被征召,不能回家照顾襁褓中的婴儿。她的先生是军人,在外无法分身,只好将宝宝交给保姆全天候照顾。她轮完值还得隔离,非常担心这样会影响孩子以后情绪的发展,所以写信来求教,信中也提到了职业妇女的罪恶感与无奈。其实,从研究上看,她是多虑了。

美国的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院有一篇长期追踪的报告,探讨早期的婴幼儿照顾对日后情绪发展及认知功能的关系。这项研究追踪1300名儿童,从一出生开始。这项大型研究做得很仔细,涵盖种族、宗教、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职业妇女与全职母亲、单亲或双亲等变项,可以说是目前做得最完整的一个计划。

到现在为止,报告中没有任何一项指出“母亲上班对孩子有不良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响孩子未来发展最大的因素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而不是谁来照顾婴儿。也就是说,真正影响孩子的依恋行为的是母亲是否了解孩子的需求,是否能对孩子的需求做出立即的反应,而不是她在家的时间长短。如果母亲虽然人在家中,但是心不在焉(看电视或忙自己的事),对孩子不理不睬,孩子一样会有不安全感。

研究发现,最重要的是婴儿要能预期得到什么样的对待。只要找到理想的、有爱心的人帮忙照顾宝宝,自己下班后,全心全意陪孩子,就不必担心以后会有不良的后果。

看护人对孩子影响很大,忽喜忽怒会使婴儿不知所从,从而产生不安全感。上班的妈妈一定要保证请到的保姆或其他看护人不虐待孩子,也不忽略孩子。

有了核磁共振的脑造影技术,可以直接在幼儿大脑中看到神经活动的情形,因此,现在对幼儿情绪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研究指出,曾遭到严重忽略的孩子,他们的大脑比正常儿童小30%。童年受虐者长大后,储藏记忆的海马回有萎缩的现象,创伤后症候群患者的海马回也有萎缩现象;但现在不确定两者有关联(即童年受虐易出现创伤后症侯群),受虐儿在掌管情绪的边缘系统、及额叶与颞叶与情绪有关的大脑活动也不正常。所以,母亲可以去上班,但是找一个好的看护人是非常重要的事。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这个趋势,都在大力推行幼儿教育。国外许多大企业开始提供公司内托儿所的服务,为职业母亲提供更多和孩子见面的机会。有人说,钱不用在教育上,将来必用到监狱上。那么我们的为政者是否也该为未来一代想一下,为妈妈们提供更多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呢?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与“需要一定做全职妈妈吗?”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需要一定做全职妈妈吗?”还看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 原因感动无数人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怎样开启孩子的自闭心扉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怎么办
    妈妈的心理问题可能影响孩子的生理健康?!
    不要在天使面前扮恶魔
    父母必读:亲子阅读的10个忠告
    孕期胎教 孕妈要告别四种心理
    老人带娃的负能量 九成人中招
    5首季节儿歌 让宝宝感觉秋意浓浓
    硅谷精英子女上“原始”学校
    抱有这4种早教心态的父母必败!
    孩子总失望 你是哪种跑题妈妈
    经典绘本阅读《逃家小兔》
    聪明妈妈要学会让孩子自己学习
    有没有让孩子不沉迷电子游戏的方法?
    宝宝自己看DVD、iPad坏处多
    给孩子讲个成语故事:精卫填海
    毁掉宝宝一生的三大邪恶早教
    莫让你的口头禅毁掉宝宝自信力
    男孩最爱的绘本TOP 8
    适合宝宝的床上亲子游戏
    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教育“天才儿童”的误区
    望子成“笼” 关注孩子成了关住孩子
    小时候的爸爸也爱玩——滚铁环、拍洋画、骑马打仗……
    你是强势的家长吗?
    人生处处是起跑线
    外国父母追捧的中国式早教
    幼儿园不是万能的 家长必备功课你做没?
    老外竟用婴儿治疗校园暴力
    早教就是“早早教”?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