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如何培养独生子女的社交能力
2015-10-02
独生子女很可能更善于同成人交往,而拙于跟同龄人交往。这是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成人中,而跟同龄人的交往又受限于生活环境或过多地受到父母的干扰和控制。
父母过多地参与和指导孩子之间的交往,往往使孩子们不知所措,使他们对这类正常交往存恐惧小理。
有个九岁的孩子新结识了一个小朋友,父母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学校老是惹麻烦,认为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不良影响,千方百计想把自己的孩子与他的朋友分开。他们训斥孩子,强迫孩子做出保证。孩子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非常愤怒,背后依然同那个朋友来往。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免受“坏孩子。的影响,竟然让孩子转学。父母阻碍孩子交朋友的方式还有如下几种:
——沉默。孩子对朋友缺乏判断,试着去交往时,父母沉默不语,孩子以为父母不欢迎他的朋友。
——评论别的孩子。父母看见孩子与别的孩子交往,随便用不恭敬的词汇评论别的孩子。
——代替孩子选择。这个孩子可以交往,那个孩子则不行。
——判断。跟父母一样可以玩,何必跟那些孩子在一起。
——限定。只准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环境交朋友。
孩子拙于交往的状况令父母担忧,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总和别的孩子相处不愉快,他们一回家便向父母告状有人欺负他,有人对他不礼貌等。父母不知如何解决这类没头没尾的事,除了安慰孩子,别无他法,结果孩子在学校依然不愉快。
父母对孩子的交往应该持鼓励态度,而不是横加干涉、阻拦或妄加评论。至于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让孩子自己判断处理。父母们可能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受坏孩子的影响,恨不能来个“孟母三迁”。三迁办不到,严格限制孩子跟“坏孩子”来往却办得到,孩子却因此而丧失交往能力和判断能力。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呢?
改变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孩子在家里总处于优越的地位,成人们都围绕他转,为他服务。父母对孩子持宽容的态度,孩子便形成“我是中心”的心理。但孩子在外面交往情景并不如此,所以难以与伙伴相处,自己往往感到不愉快。父母要设法改变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局面,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让孩子摆脱居高临下的心理。
培养外向性格
听话温顺的孩子被父母夸赞为“好孩子”。但这种好孩子也有不利的一面:他们性格内向,害怕主动与人交往,寡于言谈,内心封闭,生活能力差。父母须有意识地改变孩子的内向性格,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敢于与人交往,不要以为“内向”是好性格。
让孩子学会交往
孩子在交往方面没有成人那些相互提防、相互怀疑的障碍。胆怯、不适应、方式不妥是孩子交友遇到的常见困难。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帮助,给他们提供一些交朋友方面的经验,帮助孩子分析在交朋友上遇到的困难,并教导孩子交友的一些重要原则。
对朋友不能低三下四,也不能高傲怠慢。
答应了朋友的事一定要做到。
对有弱点的朋友,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讽刺挖苦。
对朋友谦虚,不要自以为是。
朋友有困难,要尽力帮助。
努力结交比自己强的朋友,以提高自己。
对朋友要有责任感、信任心。
上一篇:警惕家长失去威信的六种做法
下一篇:如何让宝宝自己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