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抱着宝宝睡的坏处-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一直抱着宝宝睡的坏处

一直抱着宝宝睡的坏处

2015-10-02

抱睡弊大于利

宝宝需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孩子独自躺在舒适的床上睡觉,不仅睡得香甜,也有利于心肺、骨骼的发育和抵抗力的增强。如果经常抱着孩子睡觉,孩子睡得不深,醒后常常不精神,影响睡眠的质量;抱着孩子睡觉,他的身体不舒张,身体各个部位的活动,尤其是四肢的活动要受到限制,不灵活、不自由,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抱着睡觉也不利于孩子呼出二氧化碳和吸进新鲜空气,影响孩子的新陈代谢;同时,还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总之,经常抱着孩子睡觉对孩子而言是弊大于利。

宝宝为何放不下

主观因素:宝宝的本能需求

新生儿初到人间,肌肤渴望爸爸妈妈的爱抚。躺在父母的怀中会让宝宝感到温暖、安定,这是宝宝的正常心理需求,爸爸妈妈应尽量满足。这也是培养亲子关系的好方式。但是,父母如果总是爱不释手,只要宝宝一哭,就抱在怀里哄,尤其在晚上,常常抱到孩子睡熟后才把他放在床上。时间长了,宝宝就有了过分依赖的心理,最后变成了只有抱着才肯睡觉的坏习惯。

客观因素:错误做法导致坏习惯

很多时候,宝宝的坏习惯都是大人帮他养成的,要改正宝宝的坏习惯,家长们首先要避免以下错误的发生

错误1.没做好睡前准备

大人喜欢在安静舒适的环境里睡觉,宝宝也是这样。睡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错误2.未给予充分的安全感

宝宝要人抱睡正是他渴望父母关爱的表现,宝宝缺乏安全感,或者不能感受到爸爸妈妈充分的爱,就会怕一个人睡觉。平时要经常抚摸宝宝,不要让他感到孤单。

错误3.过于宠溺

有些大人特别疼爱宝宝,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就整天抱着,渐渐的宝宝就养成了在手上抱着睡的习惯。

错误4.生病时过于迁就

宝宝生病的时候特别会粘人,抱睡的坏习惯很多都是这个时候养成的。特别是感冒鼻塞的宝宝,大人抱着时呼吸会通畅一些。等病好了,他就再也不愿睡到小床上去了。

解决宝宝放不下的问题

1:不断重复

如果孩子放在床上醒了就再哄他睡,睡了再放床上,这样反复,一般45次后,他实在困了就会睡着了。不过一开始可能睡眠质量不太好,会老是醒过来。反正醒了就哄、睡了就继续放,这样不断重复,让宝宝慢慢习惯吧。

2:硬起心肠

刚开始不抱孩子时,孩子会大哭大闹,这时候不要管他(只要不是身体不舒服的哭闹就不管,但要注意看着),让他哭,第一天哭得4--5个钟,第二天可能就哭两个钟,第三天就会慢慢好了,关键是要硬起心肠

3:等待睡熟

要改变宝宝的睡眠习惯只能靠反复训练,有这样几条经验:

1).在床上铺些柔软的绒毯、毛巾被之类的东东,不要让宝宝接触硬而冷的床面,这样更容易成功放下。

2).宝宝刚吃饱后容易放得下,肚肚饿时就比较困难了。

3).抱在手上多坚持一会儿,待宝宝深睡眠时易成功。辨别宝宝是否熟睡可以这样判断提一下他的小胳膊,如果小手是软塌塌,就说明宝宝已经睡熟了。

4:半怀抱、半床铺

开始时依然是抱着宝宝睡,一旦睡着马上放在床上,但是妈妈不要马上离开,依然用身体挨靠着孩子,这时孩子正处于轻度睡眠,以为还是在妈妈的怀里,让他慢慢适应半怀抱、半床铺的感觉。

5:把宝宝放到床上可是要有技巧的,妈妈盘腿坐床上,把宝宝抱怀里,等孩子入睡后把腿分开,轻轻地把宝宝放在床铺上,然后撤出抱着宝宝下半身的那只手,把小枕头塞在宝宝头下面,再轻轻地抽出另一只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与“一直抱着宝宝睡的坏处”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一直抱着宝宝睡的坏处”还看
2岁孩子喂酒变痴呆 千万别这样逗孩子
虎妈猫爸——你该不该看孩子的日记?
6件事 千万别让孩子学太早
打造交际高手的萌娃
你知道孩子心里想要什么吗?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婴儿也有“星期一焦虑症”
    BB为何这么缺乏安全感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6种黄金性格要从小培养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父母可知孩子最想成为谁?
    1岁女婴嚼舌缓解孤独 婴幼儿更需陪伴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读懂儿童心理5个主要标志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从幼儿时培养孩子自我肯定感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