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操可增进母婴情感-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婴儿操可增进母婴情感

婴儿操可增进母婴情感

2015-09-24

婴儿按摩和体操可以刺激宝宝的淋巴系统,增加抵抗能力;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改善睡眠;平复宝宝急躁的情绪,减少哭泣;促进母婴间交流,使宝宝感受到爱护与关怀,是一项适宜的锻炼。

对于新生儿而言,父母可以选择对其进行抚触,具体操作时可分为脸部、胸部、手部、腹部、腿部和背部六个方面的运动。以脸部和腹部抚触为例,脸部抚触主要是为了舒缓脸部紧绷的肌肉,其动作是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眉头、眼窝、人中、下巴也同样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我们把这组动作叫作:永远的微笑。腹部的抚触有助于宝宝肠胃的运动,其方法是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三个连贯动作,正好是英文:ILOVEYOU的第一个字母连在一起。

0-6个月的小宝宝还可以进行一些被动操的锻炼,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宝宝参加体智训练应在喂奶一小时后进行,避免训练中回奶;

2、宝宝锻炼时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衣裤;

3、做操时间尽量安排在宝宝清醒,情绪好时;

4、做操前拥抱,亲亲宝宝;

5、爸爸、妈妈尽量和宝宝一起锻炼,增进彼此感情;

6、每天做1-2次,循序渐进;

7、做操时注意动作亲柔,让宝宝有舒适感;

8、应灵活掌握,逐渐完善。

对于3-4个月的宝宝可以选择的动作有:

脚屈伸运动:让婴儿仰卧于床上,成人立于体侧,一手握住婴儿一只脚踝把腿举起,另一手拇指贴在婴儿脚背上,抓住婴儿的脚。脚踝绷,脚踝勾。每次左右脚各做2个八拍。

双臂屈伸:婴儿仰卧于床上,两臂置于体侧。成人把拇指放在婴儿掌心,握住婴儿双手。使婴儿双臂同时弯曲,再还原成开始姿势。每次做2个八拍。

回旋运动:婴儿仰卧于床上,成人握住婴儿双手,放在婴儿体侧。使婴儿双臂前平举,接着使婴儿双臂上举,然后两臂分开成侧平举状,还原成开始姿势。每次做2个八拍。

单、双腿屈伸运动,手指伸屈运动,脚回旋运动,直膝举腿运动等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5-6个月的宝宝可以做俯撑后屈腿运动和坐起运动等:

俯撑后屈腿运动:婴儿俯撑,成人用双手握住婴儿的双脚踝。使婴儿双腿屈膝,还原成开始姿势。每次做2个八拍。

坐起运动:成人让婴儿握住自己的拇指。再用其他4指握住婴儿的手背,慢慢拉起至坐姿,保持3-5秒,还原。每次做2个八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与“婴儿操可增进母婴情感”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婴儿操可增进母婴情感”还看
不要让你的“情绪”影响到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睡眠习惯
做事磨蹭也许是隐形多动症
你的宝宝是哪种性格?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良好的环境养育高智商宝宝
    王雅明:特好动的孩子怎么管?
    聪明宝宝10大“特质”揭秘
    父母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很重要
    中国娃抱大美国娃爬大
    “糖衣”后妈PK“严管”亲妈
    专家揭密婴儿最喜欢什么音乐
    “逗”孩子,还是“捉弄”孩子!
    婴儿外部刺激并非越多越好
    父母必看:教你解读孩子最初的语言
    浅谈中国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家庭主夫”令宝宝更聪明
    四月龄宝宝的早期“阅读”
    防小三 女性教育从娃娃抓起?
    孩子的早教到底要多早?
    扔摔玩具也是一种学习
    选购玩具需避开哪些陷阱?
    妈妈太勤快孩子“长”不大
    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教材露骨 英性教育从5岁娃抓起
    “听话”的孩子难成才
    两会代表犀利观点谈入园难
    只为春节露两手 2岁宝宝“狂”背诗
    谁决定了你的教养方式?
    谈谈家庭教育中奖惩的度
    “望子成龙”,不能“拔苗助长”
    幼儿翻书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玩具过多容易影响宝宝智力
    王雅明:家长怎么配合幼儿园的蒙氏教育
    法国加拿大:给孩子更多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