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的发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动作的发育

动作的发育

2015-09-24

孩子的运动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肌肉运动,如抬头、坐、爬、站立、行走等;另一类是精细运动,主要是手的运动。有时这两类运动是密切配合的,如爬的动作,手也要参加。

[大肌肉的发育]

孩子生后1个月时,下巴能离开床面,但时间很短。到8周时,下巴离开床面的时间长些,面部和床面的角度可达到45度。3个月时,胸部也可以部分地离开床面,上肢可以支撑部分体重。4个月的时候,胸部可以完全离开床面,用腹部承受身体的重量。5个月的时候,坐在母亲身上,头就稳当多了。6个月时扶着两个前臂可以站得很直。7-8个月时,自己可以稳稳当当地坐着玩耍并可以向前爬动。8-9个月的时候,扶着栏杆能站立,如果向侧面倾斜时会跌倒。到了10个月,向两侧歪斜时不再跌倒,并能推着小车走几步。11-12个月会自己站立,牵着一只手会走。13个月的孩子,不用扶就能自己行走了。15个月的时候,虽然走路的技巧大有提高,但还不会转弯,也不会突然止步,不会抬腿上楼梯,只能手脚并用向上爬,爬上去再站起来。1岁半的时候,会双脚同时跳。2岁时能自己上下楼梯了,但不会两脚交替上下楼梯。3岁的小儿上楼时可以一步一个台阶,还可以单脚站立数秒钟。

[手部动作的发育]

新生儿的手常常表现为握拳的形状,偶尔能张开。到了3个月,手便经常呈半张状态了。

4个月的时候,小儿的双手能够凑到一起玩。能把衣服拉到脸上或用手去抓周围的东西,位定位较差。

5个月能主动取物品并愿意往嘴里放,但动作不协调,不准确。

6个月能双手握着奶瓶,可以有意识地去取面前的物体,但再去取第二件物品时,他便会把第一件物品丢掉。

到了7个月,孩子就会将物品从一只手倒换到另一只手了,而且知道拿着食品放到口中。

9个月的孩子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比较小的东西,而且不论拿起什么东西都愿意往嘴里放。

10个月的孩子会用拇指和食指去捏取东西,如若要他手中的玩具,他会把玩具伸给你,但不松手。

1岁的孩子喜欢把东西往地上扔,当你拣给他后,他还会再次扔到地上,并且越扔越高兴。

1岁3个月后就不再乱扔东西了。此时孩子的手已比较灵巧,可以搭简单的积木。

2岁的孩子可以将6-7块积木搭起来,能旋转圆的盖子。

3岁的孩子可以用笔画一个圆形,会自己脱衣、穿衣、扣扣子。

4岁的孩子会用笔画十字形。动作的发育固然受神经、肌肉发育的制约,同时也与社会条件、锻炼、教育、营养等外界条件密切相关。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动作的发育”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动作的发育”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早教到底该教什么?——小天才专家现场详解
    这些无心的育儿错误你犯了吗?
    婴儿在子宫里就开始学说话了
    孩子不认错 都怪教育方式惹祸
    宝宝性别教育需要家园共育
    宝宝听力发育特点妈妈们知道多少?
    男孩子的缺点大多源自父亲
    全职奶爸 更易培养出天才宝宝
    孩子6岁前不宜学写字
    家庭早教问题大调查
    绘本阅读 四个误区爸妈要避开
    老外眼中不合理的中国式早教
    解读世界十大名门贵族教子十训
    透视新生儿5种有趣“潜力”
    如何教育孩子防止性侵
    早教比遗传更影响孩子智力
    专家:爸爸的育儿经
    父母注意:一句话会让孩子变笨蛋
    孩子老看电视怎么办?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严惩凶手 让惨剧不再重演
    培养宝宝良好的情绪智力
    母亲为让子读公办校办假章被抓
    教育“逆反”宝宝勿入5误区
    爸妈莫急 这些事宝宝不用太早会
    专家呼吁:树立科学早教观
    受过胎教的宝宝会更加聪明
    犹太人独特的育儿方程式
    蒙氏解读触觉敏感期
    给孩子报兴趣班常犯的四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