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自己动动手-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鼓励孩子自己动动手

鼓励孩子自己动动手

2015-09-22

这一代的孩子们,除了受到成人或社会太周全的照顾与保护之外,拜科技发展及现代都会居住时空限制的影响,孩子们的生活更趋便利,演变成越来越不需要自己动手的趋势;不但外食的习惯盛行,连休闲也多数是在看电视、打电动,或在电脑上网等视听声光刺激的项目。想改变这些情况的家长,只要用对方式并加以引导,定可帮助孩子养成自主的个性。

西方文化中,多数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观念,旨在培养成为独立的个体,目标订在18岁高中毕业时,要具备成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在成长过程采取的教养策略,注重的是教孩子钓鱼的方法,而不赞成直接给孩子鱼、不宠溺放任孩子依赖家庭经济的供给,所以,我们会看到西方社会训练孩子从小就要学习剪草、洗车、当小褓姆来赚取零用钱,以便为18岁以后的独立生活能力预做准备。

反观我们的家长,常常因为疼惜孩子,舍不得孩子吃苦,常有过度保护的情形,凡事为孩子设想周到,生活上的琐事多由照顾者代劳,养成孩子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从表面的现象看起来,我们的孩子是比西方的孩子好命啦!但是,不免担心孩子未来迈向独立生活之路,是否会产生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

虽然家长们也知道,太多声光刺激对孩子的发展是有负面影响的,对眼睛视力也多有危害、太沉迷虚拟世界会影响社会人际的互动、久坐不动等,但是家长往往因处于忙碌及生活压力中,声光媒体正好发挥简单方便的休闲功能,而未予察觉更正,一旦孩子接触太多电视、电脑,发展受到不良的影响时,亲子关系才紧绷起来,抑或亲子互动因为媒体的吸引力而呈现疏离的现象,这些情况都是现代人育儿过程无奈的困扰。

自己动手做全脑智力UP!

建议家长要克服惯性,以具体行动带着孩子远离电视、电脑,利用每日宝贵的亲子相处时间与空间一起来动动手,一、二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安排涂鸦、玩沙、玩水、玩黏土的活动;三岁可以开始提供安全小剪刀让孩子练习剪纸做劳作,慢慢的还可以加入其他的工具进行更多的创作: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配合不同的年龄阶段,让孩子自己完成生活上自理上的工作。家长们别小看这个自己动手做的起步,只要持之以恒每日执行,就能逐步培养孩子日后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唷!

以人类学习能力的发展程序来看,孩子们如能越早、越多动手从做中学习,就越能帮助其认知、智力、动作、品德、人际、健康等均衡发展。多安排一些不同性质的四肢、身体、大小肌肉的活动,不但可以促进孩子手眼协调、身手敏捷,且能刺激大脑对应部份的连结反应,进而提升全脑智力的启发。

研究发现,当孩子越小熟练拿筷子吃饭或使用剪刀、工具的技能,未来越有机会挑战完成更多精密手眼协调工作的操作,这些精密的工作包括有:书画、工艺、乐器、科学实验甚至医生的手术等。

妈咪help,我不会!

家长们,您已经了解孩子自己动手完成事情,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女子处多多了,是否更有动力来推动居家生活自己动手的习惯?很多家长反映,要求孩子自己动手做的经验并不顺利,当孩子说:我不会!或不愿意主动时,家长除了苦恼孩子太依赖了,生气或干脆帮他做了算了,遇到这种情形还能怎么办呢?

其实家长们只要认真的想一想,就不难理解,孩子要完成一件工作或作品并不简单,在动手做的时候,不但要有很灵活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要一边做一边动脑,才能使工作顺畅进行。所以一个我们看似简单的工作,可能会让孩子略带挫折感的说:我不会做!。父母的心情就会变得非常矛盾,既忧心又无奈的帮孩子代劳,却不知道要如伺改善这样的状况。

1、教出主动的孩子

从孩子最有兴趣、最容易完成的事务开始。

有些孩子会对父母做家事很有兴趣,但是父母嫌麻烦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其实,父母亲应该把握孩子的动机给予机会参与,无论摺衣、收拾、扫地、清洗、捡菜、购物等工作,都可以适度的让孩子参与喔!

2、享受过程乐趣,不直接要求成果,

父母既然愿意让孩子参与,就要更进一步耐心的与孩子一边做、一边分享过程的乐趣,例如:摺衣时的分类或配对也可以变成智力游戏、收拾也可以像竞赛、拖地扫地加上音乐可能变成肢体律动、清洗加上玩泡泡会更有趣、捡菜顺便玩扮家家酒、购物时加上数的游戏等,都可以让孩子的参与过程,变成有趣的亲子互动喔!

3、协助孩子分解工作步骤,或先选择可以完成的步骤进行。

在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做的过程,难免会遇到学习瓶颈或挫折,把工作分解成五至十个步骤,慢慢一次完成一个步骤,给予信心。别忘了,当孩子们发出:我不会!的讯号时,正是运用分解技巧,来协助孩子克服困难的最佳契机。

4、允许孩子有停滞或依赖的空间。

孩子的工作能力自然是无法达到成人的高标准,父母在孩子做得不好或不想做的时候,要有包容心,不要苛求,态度要转缓。例如:情绪不佳时,可以请他先暂停工作;做不好或做不完的时候,可以贴心地跟孩子一起收尾,但是,代劳后一定要记得讨论不想做的原因,并调整下次再尝试的心情!

5、认同孩子创新的方法。

有些工作的步骤或方式并无一定的规则,父母有自己的习惯,但是孩子不见得要跟父母的方式一样,例如:水饺、馄饨的包法:餐具摆法;衣服的搭配等,认同孩子的点子,会增添生活更多的乐趣喔!

6、亲子经常讨论、执行、奖励自己动手做,

民主要落实在生活中,经常讨论家中有那些活动需要分工,引导孩子主动认养工作,例如:要出游前,可以先讨论要带什么东西,然后让孩子负责一部份的工作;上菜市场采购前,先讨论采购的清单及路线等。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依赖性,父母亲就要更有智慧和耐心,从上述的策略中找到跟孩子互动的启动之钥。培养一个喜欢自己动手做的孩子,是追求幸福快乐人生的起步喔!

小故事大启示

我们来看一个让父母、师长在照顾孩子过程中,有所警惕省思的小故事:

有一个人无意中捡到一个蝴蝶蛹。几天后,他观察蛹出现了一个小孔,过了几个小时,蛹里面的蝴蝶持续奋力用它的身体,想从小孔挣扎出来。

他持续观察了很久,因不忍看着小蝴蝶似乎尽了最大的努力,却没有明显进度的情境,决定要帮这只小蝴蝶一把,用剪刀将蛹的出口再多剪开些,心想这样小蝴蝶就可以不用这么辛苦,应该很快就可以出来了吧!

于是,蝴蝶轻松的从蛹出来,身体明显肿大,翅膀却又细又弱。这个人认为蝴蝶体态上虽然有些奇怪,但翅膀应该会自己慢慢长大吧!

然而这只蝴蝶的余生,翅膀并未如预期长大,蝴蝶只能拖着肿大的身体和细弱的翅膀,在地上爬行,对这只蝴蝶而言,飞行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蝴蝶从蛹孔里挣脱出来,是为了成就那双能展翅飞翔的翅膀,唯有透过挣扎用力的过程,才能让蝴蝶身体里的体液压进它的翅膀,成为有能力飞翔的羽翼。

孩子从出生开始也有他的成长功课要完成,未来才能成为快乐、自信、健康且独立的个人。生命里有许多锻练是必须要经历的,就像小蝴蝶从蛹中挣扎出来,是为了预备它将来飞行的需要。这个多事的人为蝴蝶帮的倒忙,是否能让我们体悟省思,不当的协助反而破坏了蝴蝶的成长程序。

家长做太多孩子学太少

为人父母者在育儿的过程中,如何避免不知不觉的成为无知多事的剪蛹人,想一想,您是否也会因为舍不得孩子受苦,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直接帮他排除困难,自以为是在帮助保护孩子,或是以为辛苦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过多享福、少受苦的生活,被父母要很伟大的情怀迷惑着,不自觉的帮孩子做太多,造成孩子日后变成一个双手无力(力气与能力)的人呢!

让孩子从小就自己动手管理日常生活的工作,举凡吃饭、穿衣、穿鞋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动作,皆为孩子学习独立的开始,家长要站在陪伴学习的角色,不剥夺或主宰他的学习机会,只要多点耐心、给孩子机会,就能培养孩子应有的能力。

在生活和工作上,遇上困难时,蝴蝶接受帮助反而飞不起来的故事,可以鼓励自己和孩子,蝴蝶经历辛苦挣扎的学习过程才能够飞行,孩子也要靠着自己的力量,才能通过层层叠叠的成长关卡,父母亲千万不要当那个剪蛹的人,让被照顾、被保护的人反而不能成长喔!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与“鼓励孩子自己动动手”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鼓励孩子自己动动手”还看
摇小编对话夏克立:我是小公主夏天的爸比
尴尬的幸福,女儿扬言要嫁爸爸
宝宝看电视上瘾,怎么破?
家有萌宝爱化妆,怎么破?
宝宝说“不”该纠正还是保护?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应注意十点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
    婴幼儿也会精神抑郁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孩子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培养自控能力,不同年龄宝宝区别对待
    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顺应婴幼儿从依恋到独立的规律
    莫忽视孩子的成长烦恼
    依恋行为有利孩子心理健康
    如何让宝宝学会“不认生”
    夸奖是提升孩子自信的良言
    怎样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宝宝5大人际交往难题
    让爱从小充满孩子的心灵
    哪些声音给会给婴儿安全感
    美国人是怎么带孩子的?
    爱哭闹宝宝的心理解读
    如何让胆小的儿子变胆大?
    六招帮增强孩子自信心
    抓住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
    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
    孩子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孩子的喜怒哀乐,家长你读懂了吗?
    做好六件事 改善宝宝害羞
    告诉你孩子的七个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