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暴力妈妈交涉-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怎样与暴力妈妈交涉

怎样与暴力妈妈交涉

2015-09-21

如果你想要求暴力小孩的妈妈让她的孩子别再欺负你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什么?

不要与她接触

这是芝加哥地区的育儿教育专家们的建议。曾经是教师的克里斯蒂克拉克,现在通过她的商业机构提供育儿讨论会和上门咨询服务。她看到许多出于善意的父母们在这个问题上经常犯错误。她说:无法忍受自己孩子被欺负的妈妈们认为她们可以用平静、温和的方式来接触对方的家长。她们总是认为只要向暴力孩子的妈妈传达了这样的信息,那些妈妈就会对其孩子的行为做必要的纠正。这种方式在理想的世界里确实会有效。但现实生活中,会适得其反。

那为何不通过与其他理性的成年人展开有意义的对话来处理呢?

兰德尔现居威尔米特市,他曾在FoxNews,CNN和WTTW的今夜芝加哥节目中谈到过欺负弱小的情况。他比喻道:不幸的是,苹果不会从很远的树上掉到你前面。他说: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是在家里学会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他们同样是受害者

克拉克和兰德尔都认为,除了导致同样的暴力事件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从而吓坏他们的孩子之外,家长们并不能通过开展妈妈之间(或者爸爸之间)的交流而加深了解。

克拉克说:暴力具有向后传递的特性。它从一代人传到下一代,又从下一代人传到下下一代。一个孩子喜欢暴力是因为他的父亲是个暴徒,而他父亲之所以是个暴徒又是因为他祖父也是个暴徒。

克拉克永远不会忘记在一所郊外的私立学校发生的一次危机:一位母亲决定就她儿子所遭受的折磨与另一位母亲进行交谈。而另一位母亲突然爆发了,尖叫着吐出一些肮脏粗俗的词语,为满走廊的学生做了一个极其恶劣的行为榜样。那一学年因这次暴力事件,造成那两名同学退学,一些老师被辞退。

零忍耐原则

在研究出怎样做才能减少暴君之前,克拉克和兰德尔认为有些事是不能做的。

克拉克认为,不要教你的儿子或女儿去还击,那样会让问题持续下去。可通过训练军士的方法来指导你的孩子如何去应对。兰德尔也认为还击的方法在现在是不实用的。由于被欺负的孩子们大多都在体能上处于弱势,而且不像欺负他们的孩子那样具有侵略性,所以告诉孩子去还击通常都是错误的。他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向欺负我的人还击,这确实有效。但是今天的社会与以往不同了,打架是不被提倡的。现在的学校都提出了零忍耐原则,还击可能会导致你被开除。

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克拉克认为,最好不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如何解决暴力问题。她建议,家长应该更多地以咨询者而不是教育者的身份来参与话题的讨论。关键在于帮助孩子们发现他们所需要的交往技能,以此来摆脱烦恼的同伴。

克拉克说:父母一定不希望自己像直升机一样突然降落在孩子的面前,给他这样的信息你太没用了,需要我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作为机构里的一名老师,克拉克发起了一项会话课程,通过询问诸如你为何会觉得有些孩子令你不愉快这类的问题来使孩子们自己作出决定。

克拉克建立了精选笑话数据库,目的是抚平那些由于被人欺负而行为古怪孩子的伤痛。她建议孩子们用冷酷、平静地的心态注视镜子中的自己,以及背诵一些应答来对付那些批评的话语,例如感谢你的分享或我从来没这样想过。对身体上的侵犯如肘击或推挤,可以回答这样做不好和你真的想这样做吗?说完坚决地走开。如果侵犯变得越来越暴力的话,那就是法律问题了,兰德尔说。如果一个人收到了恐吓电话或邮件,那就应该联系警方。这种行为可以被认为是折磨和犯罪性攻击。

他说:许多关于儿童侵犯的定义已经违背了法律。我宁愿看到第三方来与家长们交谈,他们可以是老师、校长或警察。

生活的技能

克拉克说,不管孩子是否成为受害者,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都将需要一些技巧来抵御侵犯者。他们可能不得不忍耐来自配偶、上司或同事的欺压。

专家建议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与暴力小孩家长的谈判上。应把精力放在帮助孩子学习如何提高能力和自信上,以便他们长大能战胜那些有暴力倾向的人。

克拉克说:不要去激怒一个暴徒,而要帮助孩子对可能发生的暴力做好准备。应教给孩子能使他们受用终生的技能。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与“怎样与暴力妈妈交涉”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怎样与暴力妈妈交涉”还看
如何锻炼宝宝身体协调能力
父母怎样使宝宝听从要求
纠正吐口水坏习惯
宝宝第一次犯错误要怎么做?
揭晓宝宝发育的4大坏习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难于说教就请试试“暗示”教育
    孩子出生就报班 费用贵过大学
    专家提醒:早期阅读的误区
    假期宝宝看电视应注意事项
    十一期间注意让孩子劳逸结合
    假期让宝宝看电视到底好不好?
    家庭暴力-将把孩子带向何处
    新生宝宝早期教育知多少!
    早期教育,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警惕!孩子们的早教的误区
    宝宝学识字顺其自然误贪多求快
    教育的秘诀在于唤起孩子兴趣
    热衷于宝宝背唐诗的误区
    知道么?爸爸才是带孩子高手!
    你犯了中国式育儿十大致命伤吗
    宝宝学习空间智能的10大妙招
    多数父母会踩的“早教误区”
    日本妈妈用育儿工具一个带两个
    十一长假过后如何帮孩子收心
    多元智能告诉你每个宝宝都有舞台
    父母对宝宝早教理解的对与错
    如何让孩子在放假后收心学习
    孩子爱告状,你该怎么办?
    幼儿教育里的7大注意事项
    安抚胎儿应逆时针 不贴肚皮
    中国和美国教育孩子吃饭方法
    多元智能发展之自然智能
    提升多元通知之音乐智能(下)
    奥尔夫音乐游戏:鼓的故事
    “早教误区”您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