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妈妈爱的孩子(图)-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不被妈妈爱的孩子(图)

不被妈妈爱的孩子(图)

2015-09-18

13岁的女孩露露家境优越,妈妈是某外企的高管。最近,妈妈听保姆说露露总躲在屋里,不想去上学,还在网上查自杀的方式。妈妈吓坏了,拖着露露来做咨询。临床诊断显示:感受不到妈妈的爱让她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专家建议:

1: 日常交流中传达出对孩子的爱

2: 用行为让他确定母亲是爱他的

3:以愉快的心情面对孩子

一、妈妈 我是多余的吗?

13岁的女孩露露家境优越,妈妈是某外企的高管。最近,妈妈听保姆说露露总躲在屋里,不想去上学,还在网上查自杀的方式。妈妈吓坏了,拖着露露来做咨询。

鉴于露露的敏感度很好,我为她做了深度催眠。催眠中的露露看到自己在四五岁的时候,得了场大病,半睡半醒之间,听到妈妈和一个阿姨谈话,妈妈说:“要不是因为这个孩子,这次的大区经理应该是我。你说要孩子有什么好,三天两头生病,我经常为她请假,干了几年也没有升职的机会。”

看到这个画面,露露流着泪说:“我从小就觉得是个多余的孩子,是个累赘,给妈妈带来很多麻烦。我拼命好好学习,希望看到她的笑脸。可是,不论我多努力,妈妈总有数不尽的烦恼,这些烦恼都是因我而起。”

临床诊断:感受不到妈妈的爱让她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通过和露露妈妈交流,我得知露露是妈妈意外怀孕的结果,当时父母都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没打算要孩子,怀孕后就想堕胎。经过奶奶的不停劝导,妈妈才转变心意,要了这个孩子。露露出生后特别难带,经常得病,似乎是故意给妈妈找麻烦。妈妈为了她,不得不放弃很多事业上的机会。

妈妈说:“当时年轻,确实有段时间以事业为重,但是,我对孩子也很关心,只要露露病了,我都会请假陪她。只是遇到单位的事情不顺时,难免会发些牢骚。”这次发现露露的心理问题,妈妈的头发都急白了几根,她实在不懂为什么露露会觉得她自己是多余的。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每个在妈妈身边的孩子都能得到完整的母爱。孩子的价值感来源于妈妈的评价,因为妈妈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也是最重要的人,她能赐予孩子生命,提供衣食住行,没有她,孩子就无法生存,所以,妈妈的评价对孩子来讲至关重要。父母不关注孩子,甚至说出不想要孩子之类的话,孩子就会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变得自卑、消沉,更有甚者会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妈妈喜爱孩子,重视孩子,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是受人欢迎的,是有价值的,才能活得自信快乐。

育儿建议:让孩子清楚地感受到妈妈的爱

1、日常交流中传达出对孩子的爱

侄儿2岁多时,嘴里经常念一句话:“小宝宝不听话,奶奶还是喜欢他。”这是他根据儿歌歌词“小宝宝不听话,奶奶就不喜欢他”改过来的。侄儿改过的话颇有深意。据我观察,小孩子通常有这样的智慧,能说出特别深刻的话。这是孩子的愿望,他从心底盼望着这样的爱,不论他怎么淘气、怎么不合大人的意,家人都依然爱他、疼他。

有心的妈妈可以做个统计,你每天说出的话里,有多少句是这样的:“你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再哭,妈妈不要你了。”“妈妈喜欢隔壁的小云,她特别听话、懂事。妈妈不喜欢你。”

3岁以下的孩子几乎全部当真,3岁以上的孩子分不清哪句是玩笑,哪句是真的。这样的话说多了,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觉得妈妈不喜欢他,不想要他。这种恐慌的感觉深藏在潜意识中,长大后遇到困难、强烈的批评、冷落时会激发出来,会比其他人更不安。

妈妈们一定注意,孩子做错事情,可以批评他,但一定要让他知道,妈妈只是对他做的事情不高兴,妈妈依然很喜欢他。不要长时间生孩子的气,事情过去了就高高兴兴地带着孩子玩。

2、用行为让他确定母亲是爱他的

母爱不仅仅意味着物质上的供给,更多的是温暖、包容。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把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里有两个“猴妈妈”。一个“猴妈妈”是用金属支架做成的,胸部挂两个奶瓶,小猴可以在这个猴妈妈身上吃到东西。另一个“猴妈妈”是绒布做的,身上没有任何吃的,小猴只能坐在猴妈妈的怀抱里,抱着猴妈妈玩。心理学家的问题是:小猴跟哪个猴妈妈呆得时间长?

通过几天的观察,发现小猴只在饿的时候去金属猴妈妈身上吃东西,其他时间都呆在绒布猴妈妈这里,因为这个“妈妈”给了它温暖的感觉。

妈妈能够陪伴孩子时,尽可能多抽出时间来。工作繁忙的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以为把孩子交给保姆、送到全托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孩子仍然会觉得家人不够重视他,不够爱他。

有些妈妈很委屈:“我供他吃,供他喝,要什么给买什么,他怎么就跟我不亲呢?”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孩子需要被爱的感觉,有人陪伴,有人关心,有人陪着一起玩。

3、以愉快的心情面对孩子

和孩子相处时的状态非常重要,孩子能很敏锐地察觉到妈妈的心情。一次咨询中,妈妈对咨询师说她平时心情挺好的。5岁的孩子插嘴说:“不对,我妈妈经常偷偷哭。”过了一会儿,孩子出去上厕所,回来时看到妈妈正低着头,说:“妈妈,你又难过啦?”

带孩子快快乐乐玩一个下午,远远胜过沉着脸带孩子一星期。千万不要把工作的不愉快带回家,更不要把事业发展的不顺归罪于孩子。

下班回家的路上,妈妈可以转换心情,放下工作中的烦恼,多想想孩子天真的笑容,以愉快的心情面对孩子,让宝宝做个母爱滋润下的健康孩子。

二、母亲的抱怨让她对婚姻力不从心

胡瑗是一位媒体记者,就连向我介绍情况时也带着独特的职业习惯,表情端庄、言简意赅:“我们结婚六年了,不知是否还能一起走下去?”

事情缘起于春节前后,胡瑗发现丈夫手机上有一个显示为“小丽”的号码,拨回去,对方未语先挂。胡瑗就此事与丈夫大闹,无论丈夫如何解释,她也不相信。最后,在她的步步紧逼下,丈夫无奈只好搬到外面去住。这下更证实了胡瑗的猜想,丈夫一定和“小丽”住在一起了。她每日独自哭泣,好不伤心。亲友们都劝她与丈夫好好谈谈,再作打算。胡瑗也不想这样草草了断婚姻,让丈夫“称心如意”。这次她前来做心理咨询的目的是想将丈夫拉回来。透过胡瑗的讲述,可以看出,她无意中制造了一种对峙状态。但因力不从心而没有把握取胜,所以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希望有人能帮她把丈夫拉回来。自始至终,她都在设计战局,而不是求和或谈判。她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丈夫的逃避。在未确认事实前,胡瑗的求战意识已决定了一定要把丈夫设为对手,并自我渲染,目的只有一个,缔造对立关系。

临床诊断:母亲的影响让她以有色眼镜看丈夫

1、冷战的父母关系延续至今

通过深入的沟通,得知胡瑗来自于父母长期冷战的家庭。由于父母长期貌合神离,母亲便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形成了相依为命的母女依恋关系。因为女儿代替了父亲陪伴母亲,导致了她从小成为了一个懂事、听话、乖巧,却力不从心的小大人。特别是当父母冷战时,她总会站到母亲一边(一般的家庭都会如此),认为父亲不好,同时得出了“男人不对”的结论。由此,当她结婚后,一旦出现了夫妻矛盾,她的童年经验便开始启动—力不从心却又无力调整,无意中把问题归结在丈夫(男人)身上,无形中又制造出与当年的家庭关系近乎一致的冷战局面。心理学称之为“沉溺性行为”。

2、全盘吸收妈妈的情绪符号

胡瑗坦言,听妈妈说,在她还上幼儿园的时候,父亲曾做过对不起她们娘俩的事。后来,当她有记忆,并随着年龄增长,在家里总能听到母亲说“爸爸心里没有我们,只有妈妈才爱你”之类的话。

这些情绪符号伴随着胡瑗的成长,被她全盘吸收,成为其生存经验—她当然会以“坏男人”的有色眼镜看待丈夫。这种心理游戏就如同一个笑话:有个女人总怀疑她的先生有外遇,每天都会翻先生的皮包,希望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可有一天,她什么都没有发现,便大哭起来。先生纳闷儿:“你不是什么都没有发现吗,那还哭什么?”这女人却说:“我真没想到,原来,连没头发的女人你都要。”

故事听上去虽然好笑,但可以想象:一个从小生活在母亲不良信息包围中,被催眠长大的人,今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毫无疑问,胡瑗的妈妈是爱孩子的,但她却在爱的名义下将自己的不良感受植入了女儿的心间,让女儿不能以真实的感受去面对和处理自己的生活。

育儿建议:妈妈要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大纲,在6岁前就已经全部写成,后天只不过是在往大纲里“注水”(填充内容),而在这个阶段,父母关系、亲子关系等信息,均会被孩子吸纳为经验,这种经验就是性格特质的基础。通过与胡瑗的深入交谈,我不得不感慨,有些母亲对孩子心理成长极度忽视,给孩子的成长和今后的生活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自以为爱孩子的妈妈,爱的原来是自己。

1、反省自己 放下过去

所谓“放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的前提是“提起”,因此,我建议当事者重回过去,“提起”这经验的缘起,再用现在的力量修正它(治疗),即“替当年的自己完成心愿”。那么“因”变了,“果”自然随之改变——他(她)的家庭关系便会从根源上得以修正。

妈妈本身如果有些不良的童年记忆,不妨自行回溯童年往事,并体会当时的感受,无论什么事都可以,总之,要和那个小小的自己在一起,不要以成人的思维去代替她思考,甚至不要阻止她的哭泣与发作,允许自己的“本我”表达一切情绪。那个小孩直接影响着你的今天。就如窗外的树,童年经验是根,后天性格是果。若结果不良,就要找根源,治了根,大树就会健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要知道,家庭系统中的一切“基因”是会遗传的,治疗的唯一方法,就是反省自己,而不是依赖别人。妈妈的态度会影响孩子。如果妈妈表现得像一个受害者一样,孩子也很有可能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如果妈妈很乐观,有勇气,孩子也很可能采取跟你一样的生活态度。

2、不要让孩子成为“肉夹馍”

当父母出现矛盾时,切莫让孩子卷入其中,要告诉他/她:“爸爸妈妈会有分歧,但这是我们的事,与你无关,无论我们怎样,都仍然是爱你的父母,这一点不会改变。” 对孩子来讲,父母矛盾肯定会对他造成心理伤害,孩子不该成为夫妻关系的牺牲品,或者是一方的同盟军。

对孩子来说,特别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他们接受到的信息有7%是语言内容,46%是肢体信息,47%是情绪信息。因此还要在行为和情绪中明确地表现出来对孩子的爱,即“不要当着孩子吵架”、“爱孩子的时候要一致”、“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迁怒于孩子”,更不要带着个人情绪诋毁对方,或暗示孩子“我是因为你才忍受他/她”等等。

这些都是在为孩子施压,意为“你要为我们的夫妻关系负责”。孩子接受这份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压力后,会成为力不从心的小大人,不仅会与父母形成“肉夹馍”的关系,而且还有可能在长大成人后体现为缺乏安全感与责任心。妈妈始终要注意,如果你的孩子跟不快乐的父母在一起,以他们不健康的关系为榜样,他/她可能会丧失掉感受爱的能力。

三、母爱只存在于他的想象中

在别处找回遗失的母爱

陆嘉女友年龄比陆嘉大一岁,是个很有主见,也很会体贴、包容别人的女孩。每当陆嘉觉得压力很大和不开心的时候,在女友身边就感觉整个人都能放松下来。“这些感觉在家里是从来没有的。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好像少了很多烦恼的事情,觉得有安全感,我很依赖、依恋她。”陆嘉谈起自己女友时,脸上隐约闪动着幸福的光芒。

但不知为什么,陆嘉跟女友在一起时,就像变了一个人。原本喜爱独来独往的他不但白天爱同女友粘在一起,睡觉前也要向女友通好久的电话,不然便睡不安稳。而且他事无巨细都喜欢同女友汇报,就像孩子向妈妈炫耀自己的宝贝。甚至被女友批评,他也觉得有种莫名的喜悦,像找回了消失已久的什么东西。

然而,女友却离开了他,因为她觉得陆嘉不像是男友,而像是个孩子。之后,陆嘉的精神也渐渐萎靡下来,整日都昏昏欲睡,完全没有以前的青春活力。老师发现了问题,便带他来做心理咨询。

通过与陆嘉进一步沟通了解到,陆嘉的父亲是一个国企的副厂长,母亲也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两人的事业都蒸蒸日上,但工作压力也非常大,陪孩子的时间很少。

陆嘉特别提到,记得小时候妈妈因为生意的缘故经常出差。而妈妈每次回来,他都感觉像是来串门的远房亲戚,唯一的惊喜就是大大小小的玩具和礼物。虽然在父母的影响下,陆嘉自小要强,一直做学生干部,但他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也不肯同别人讲自己的内心感受。

因为从未享受过与父母在一起单纯温馨的时光,他甚至不清楚孩子与母亲在一起的感觉是怎样的。在陆嘉的想象中,孩子与母亲在一起应该是温暖、安全、被包容的,就像他现在和女友在一起的感觉一样。此时,缺失母爱的陆嘉将未能得到满足的母爱需求投射到其他客体(即女友)身上。

在幼儿时期未得到充足的母爱

06岁是人格成形期。在婴幼儿阶段,大脑发育速度非常快,6岁前人的大脑大部分几乎都成熟了,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求和动机在这个阶段都初步完成。而母爱是帮助婴幼儿完成人格发展最为关键的情感,是任何爱都无法取代的。艾里克森说过,儿童是通过感官去领会世界的,并从母亲的形象中去信任世界。如果他得到了母亲的关怀和爱抚,生理需要就得到了满足,就会感到安全,从而对周围的人也就有了信任感。

因为母亲的关爱不够,年幼的陆嘉对人、对世界产生恐惧,充满不信任。而在他成人以后,这种不信任感就会发展成为对他人,甚至对社会的敌意。所以,当妈妈错过了孩子这个最需要母爱的时期,等忙完了再把这份爱补给孩子时,就已错过了母爱给予的最佳时期。

成人的某些依赖情绪是退化性行为反映

母爱就像一个人身体内好的基因,它让我们具有好的身体素质,能够拥有抵御自然界不良事物侵袭的免疫力。所以说,在早年经历中,母爱是最充沛的营养,它可以决定一个人人格素质的优劣和强弱。弗洛伊德说过:“自幼充分享受母爱的人生充满自信。”拥有充足母爱的人大多一生健康自信。反之,像陆嘉这样自幼缺乏母爱的人常常会脆弱、胆怯,不容易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且他会将未满足的母爱需求投射到其他客体上去,这也是一种自然的需要。所以陆嘉会寻找与母爱相似的,诸如被认同、被保护,甚至被控制的感觉,他为了获得这样的感情,有时会依附他人,形成依赖性人格的特点,如对女友的依赖情绪。而他身上所反映的这种依赖的情绪特征,则是一种退化性行为反映。

育儿建议:职场妈妈要留出与孩子相处的时间

现如今,大多数妈妈都选择继续留在职场为梦想而打拼或为生活而奔波,那么怎样才能协调好工作与家庭,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形成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格呢?

1、做出良好的亲子计划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充分体验到母爱的存在,首先妈妈们要有良好的亲子计划,协调好工作事业和照顾孩子的时间,千万不要因事业而忽略孩子。妈妈们要优先安排与孩子欢度美好时光的计划,如一起去郊游,一起庆祝节日等等;同时要出席孩子的活动,比如孩子参与的表演、比赛等。

2、要给予时间与孩子独处

孩子也需要跟妈妈单独相处,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妈妈应该每天腾出时间跟孩子相处,随着孩子长大,可以让这个时间减少为每周一次的惯例,在这个时间里可以安排妈妈和孩子都喜欢的运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与“不被妈妈爱的孩子(图)”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不被妈妈爱的孩子(图)”还看
零下10度,幼儿园坚持全天户外活动?
孩子被打,却不敢还手
孩子在园里这些事情很重要
寒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
你知道吗?男孩的安全感来自于妈妈, 方向感来自于爸爸!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好家庭”孕育“好性格”
    11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惩罚孩子的十大智慧
    帮助孩子构建健康精神世界
    女宝宝名字——古典篇
    家长要常记孩子的“好”
    小细节优化亲子时间
    宝宝身高体重对照表
    孩子4岁是道坎么?
    5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7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2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好孩子”该怎样夸?
    幼儿的性格特征分析
    收养孩子该怎样教育?应注意什么?
    预测宝宝身高
    十首边念边玩的数字儿歌
    养育方式影响孩子社交态度
    建立是非观,始于婴儿期
    “隔代溺”影响亲子教育
    妈妈应给孩子的六种教育
    宝宝长牙顺序图
    6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三层境界让亲子沟通无障碍
    英国人怎么培养孩子顽皮
    教育孩子最易犯的七误区
    “犟孩子”该如何教育
    9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三岁宝宝的家长看过来
    隔代教育怎样培养宝宝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