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前的孩子也会有压力-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1岁前的孩子也会有压力

1岁前的孩子也会有压力

2015-09-18

一位妈妈曾经对我说,上小学的老大对上幼儿园的弟弟说:“你现在是最开心的时候哦!”这句话让她忍俊不禁。在妈妈的眼中,小学生也好,幼儿园小朋友也好,能有什么困难呀?但是,孩子们也是有苦衷的。周岁前的阶段看似很幸福,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同样会因为压力而感到难过。到底是哪些事给孩子造成了压力呢?

1.妈妈的情绪会如实地传递给孩子

妈妈因为疲倦而漫不经心地给孩子换尿布,或者换了尿布却忘记把小屁股擦干净,孩子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完成生理性的调节,因而影响情绪发育。即使是不会说话的孩子,也能感受妈妈的情绪状态,明白妈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因此,无论妈妈多么辛苦,对孩子也要充满感情。如果真的很累,就应该大方地请家人帮忙。影响孩子性格成长的并不是换尿布的次数,而是妈妈换尿布时的情绪。

2.不熟练的抚养技能

很多时候,新妈妈因为不知道孩子哭的原因而感到慌乱,这不仅让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妈妈的不安和不熟练也会传递给孩子,从而让孩子感到压力。

孩子哭的时候,妈妈就要看看孩子的尿布是不是湿了,肚子是不是饿了,什么地方不舒服了等等,尽快找到孩子哭的原因。除非特殊情况,一般情况都是这三种原因引起的,所以妈妈不必慌张,而要仔细观察和分辨。如果已经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就要对孩子的微笑和咿咿呀呀给出积极回应,表现出对他的关爱。

3.肚子饿或被迫进食

从孩子的立场来看,肚子饿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生存受到威胁差不多。一方面,如果没有吃够奶,孩子会感到压力和不满足;另一方面,如果被强迫吃不喜欢的辅食,或是吃饱了还被强迫再吃东西,孩子也会感到有压力。

所以,一定要按时、适量地给孩子喂食。每个孩子的饭量各不相同,要了解孩子的饭量并做出适当调整。

4.不能入睡

不满周岁的孩子每天要花半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睡觉。对孩子来说,睡眠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入睡后,疲劳的大脑和身体肌肉可以得到放松,记忆力也能得到提高。另外,睡眠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并能清除不愉快的情绪。因此,要努力让孩子在想睡的时候入睡,并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直到他自然醒来。如果强行调整孩子的睡眠习惯来适应父母的生活节奏,就会对孩子造成压力。

尽可能地顺应孩子的睡眠规律吧!如果孩子夜里不想睡觉,不要强行哄他睡,父母要安排好班次轮流看护。

5.严重的分离焦虑

孩子在出生6个月以后,由于正在形成母子依恋关系,即便暂时和妈妈分开也会变得焦虑。如果和妈妈分开很长时间,孩子就会觉得妈妈不要自己了。对孩子来说,和妈妈的分离感比任何压力都大。

虽然孩子还听不懂妈妈的话,但妈妈要在离开孩子之前详细地把自己为什么出去,要去哪里等跟孩子讲清楚,并留有充足的时间多抱抱孩子,直到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离开。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与“1岁前的孩子也会有压力”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1岁前的孩子也会有压力”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中国的“隔代教育”问题
    在奥尔夫音乐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多元智能里的“音乐智能”
    残缺家庭警惕孩子“父母化”
    “蒙氏教具”开启幼儿智慧大门
    别用孩子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
    独二代:把孤独消灭在起跑线上
    所有的母亲都应当是教育者
    前龄前孩子敏感期你留意了吗
    孩子爱告状,你该怎么办?
    可以让孩子打破的10条规矩
    多元智能:音乐智能给孩子好气质
    “起跑线”渐成多元成才的误区
    教育奉行“富爸爸、穷孩子”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
    孩子爱说谎是智力在增长?
    提升多元通知之音乐智能(下)
    怎样避免家长走进早教误区
    培养孩子,父母可以各显神通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孩子早教家庭需谨防四大误区
    警惕!教育误区会阻碍孩子成长
    中国和美国教育孩子吃饭方法
    看外国爸爸的哄孩子绝招
    热衷于宝宝背唐诗的误区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2个游戏提升宝宝自然观察智能
    关于婴儿之间独有的交流方法
    0-6岁宝宝的早教要点
    日本幼儿园里开始修炼分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