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总结:美国孩子为何胆大-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反思与总结:美国孩子为何胆大

反思与总结:美国孩子为何胆大

2015-09-17

国际夏令营的辅导员发现美国孩子胆子特别大,他们不怕天黑,不怕单独外出,不怕山高水急,也不怕昆虫野兽;说话冲,善交际,一般也较有主意,敢想敢闯;不需要大人陪伴,也从来没出过什么险情。

在这方面其他国家的孩子就不如美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具体做法有以下6点,值得我们学习:

1、自立训练从幼儿开始。美国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孩子对黑夜的恐怖。晚上睡觉前父母到孩子房间给孩子一个吻,说:孩子,我爱你!晚安!做个好梦!就回自己的卧室了。孩子就抱个布狗熊、布娃娃之类的玩具安然入梦。

2、决不总是围着孩子转。美国人很爱孩子,但不会总是抱着、盯着孩子。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用刀吃饭。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总是让孩子自己吃。孩子做游戏也是自己一个人做或跟小朋友一块做,很少缠着父母。父母外出旅游,把很小的孩子就交给祖父母或花钱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天。家里办晚会或去参加别人的宴会,也看不到家长总牵着自己的孩子。

3、让孩子接受锻炼。工程师杰姆斯带着3岁的儿子到城外10公里的乡下看望父母。吃过晚饭,天已黑,进城的公共汽车已经停开发。如果住下,明天再回城也合乎情理,而杰姆斯却带着儿子步行回城。儿子走一段,他背儿子一段,就这样模黑回家。为什么这么做?杰姆斯回答说:为了使儿子从小熟悉黑暗和吃一点苦。

4、教孩子使用工具。美国家长教孩子从小认识和使用各种工具及电器。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应学会用这些工具,有什么东西坏了,你就可以自己动手去修理。工具包括手锯、刨子、锉刀、螺丝刀、钳子等。父母教给孩子这些工具的用途、性能,让孩子掌握操作要领,并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五六岁的孩子,父母就要教他们使用煤气灶、电炉和洗衣机。家里东西无论哪里出了毛病,父母都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修理。

5、教孩子适应环境。约翰-柏拉姆夫妇假日里常带着8岁的儿子与5岁的女儿到山区旅游。每遇山涧需渡过时就叫儿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如果选择不当,就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上山时,他们从不乘坐缆车,而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让孩子判断决定有无危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该怎样保证安全。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6、进行自我保护训练。时装设计师密契尔有一个10岁的女儿和一个7岁得男孩,他带他们上街时,随时随地教给孩子交通规则并嘱咐其他注意事项,说明怎样走危险,怎样才安全。许多家长还叮嘱孩子记住必需的电话号码,如:父母的单位电话、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医院电话等。

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做,之所以不做,是因为观念的问题。以前的家教注重家庭、亲情,是沿袭和互相依赖的文化,而现在的社会更要求独立和创造性。美国人的家教理念非常适合我们揣摩和学习。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与“反思与总结:美国孩子为何胆大”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反思与总结:美国孩子为何胆大”还看
装酷的小孩子长大后难成功
妈妈应给幼儿适量吃些肉
宝宝便秘千万别给吃蜂蜜 小心肉毒杆菌中毒!
宝宝何时断奶最合适?
幼儿家教中的误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BB为何这么缺乏安全感
    读懂儿童心理5个主要标志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独睡,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宝宝最恐惧的6件事,你了解吗?
    如何控制好孩子愤怒的情绪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父母可知孩子最想成为谁?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1岁女婴嚼舌缓解孤独 婴幼儿更需陪伴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幼儿成长的四个敏感期
    0-3岁宝宝的心理
    0—3心理常见问题问答
    如何对待宝宝的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