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孩子面前收起你的无知-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请在孩子面前收起你的无知

请在孩子面前收起你的无知

2015-09-07

编者按: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对问题夫妻(一个问题家庭)。看来,不良的家庭是制造孩子问题的温床。而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在家庭所遭受的伤害,将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一生。标榜最爱孩子的天下父母们,究竟给过童年的孩子怎样的伤害?是否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或无知给孩子带来的深重灾难?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

伤害之一:夫妻吵架,孩子担心受怕

小玉(2岁2个月)扑在奶奶的怀里哇哇大哭,奶奶怎么哄也哄不住,只好抱着她离开房间。身后,依旧传来吵闹声。奶奶知道,小两口又在吵架了,无非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意见分歧,脾气上来,谁也不让谁。而每当这时,小玉都要被吓哭,但战火来得快也灭得快。夫妻俩也知道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好,但这对80后夫妻也够任性的了,吵起来顾不了这么多了。

伤害分析:

人常说,婚姻要经过七年之痒。相互间由于性格、脾性、习惯的不同,需要彼此磨合、适应,逐渐走向成熟。这本也无可厚非,毕竟是完美婚姻必走之路。但也是这个阶段,宝宝正经历幼年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心灵脆弱,她无法理解这两个最爱自己的人为什么经常要吵架、互相攻击。婴幼儿对成人的解读,首先不是听其语言,而是观其表情、看其神态。大人吵架时凶神恶煞、歇斯底里的与平时的迥异的表情和动作,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和不安,导致严重的不安全感,而婴幼儿期正是建立安全感的时期。

安全感是孩子生命的支柱,心灵的港湾,没有安全感,就无法积极地探索周围世界,无法阳光自信地融入集体和社会,比如,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胆小怕生、怀疑、自卑、退缩、逃避,不敢主动积极与人交往,或争取自己的权益,而这一切,都源于对周围世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因为他怕受伤害,因为他曾经在本该是最温暖的家中,本该是最安全的父母身边已受过伤害!

三句话建议:

为了孩子,夫妻之间尽量不要吵架。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发生口角或吵架,则一定要避开孩子。

如孩子知道了父母吵架,事后父母一定要对孩子说明原因,并讲明这是大人之间的事,和你无关,爸妈永远爱你。

夫妻如避免不了吵架,也要就事论事,不要在孩子面前攻击另一方,因为不管哪一方,都是孩子身边最亲最爱的人。

伤害之二:吓唬捉弄,孩子缺乏信任

由于带棒棒(4岁)的外婆生病回了老家,爸爸又在外地工作,这段时间妈妈常常把棒棒带到自己的工作单位上,一边做事一边看孩子。这里人来人往,棒棒又长得很可爱,逗人喜欢。一些叔叔常常会逗棒棒玩:棒棒,你爸爸多久没回来了,是不是不要你了?棒棒,叫爷爷,叫不叫?不叫,我不给你糖吃!棒棒要听话,要是不听话,我就把你卖了。而这时,棒棒的眼睛睁得老大,流露出害怕、惊慌的神色,身子往后退,那些叔叔看着信以为真的棒棒,更开心了,进而继续捉弄而妈妈呢,隐约觉得同事们的逗弄有点不妥,但碍于面子,又不好意思阻止。

伤害分析:

大人觉得小孩子天真无邪,开开玩笑逗逗他,觉得很有趣、很好玩,却不知道这是一种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玩物的不良行径。孩子再小,也有一颗需要他人尊重的心,需要他人认真对待他的愿望。如果有人告诉孩子这只是叔叔和你开玩笑,不要哭、不要当真,则孩子会感到自尊心受伤,感到愤怒、生气,并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孩子今后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大胆、阳光等。幼儿限于认知水平和人生经验,根本无法分辨成人话中的真假,不懂那是成人和孩子玩的语言游戏,因此信以为真,被吓着,被恐惧所笼罩,特别是把你卖了爸妈不要你了等这些话会严重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在书中说过: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这里,我们更要说,哪怕是没有恶意的玩笑,毫无真实性的假话也不能说,否则,就是不当孩子当人看。

三句话建议:

远离捉弄孩子的场所,避免让成人捉弄孩子或开有损于孩子自尊的玩笑。

已发现有成人捉弄孩子,鼓起勇气,礼貌且坚定地向他说明:你这样说话对我孩子的成长不利,我请求你,不要再逗我孩子好吗?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不舒服。

平时父母自己一定要注意不说吓唬、捉弄孩子的话,比如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再闹,我就把你扔到马路上等。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与“请在孩子面前收起你的无知”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请在孩子面前收起你的无知”还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任性是宝宝成长期的心理需求
    掌握正确方法转移宝宝注意力
    不同年龄段儿童害怕对象不同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BB为何这么缺乏安全感
    如何对待宝宝的依恋?
    父母可知孩子最想成为谁?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宝宝最恐惧的6件事,你了解吗?
    两岁半:孩子叛逆分水岭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0-3岁宝宝的心理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宝宝胆小是种病?
    宝宝不爱走路怎么回事?
    自闭症儿童会有哪些表现?
    独睡,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测一测你家宝宝是什么性格
    1岁女婴嚼舌缓解孤独 婴幼儿更需陪伴
    从幼儿时培养孩子自我肯定感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害怕什么?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宝贝有时为啥爱自虐?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宝宝“恋母情结”的是与非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如何控制好孩子愤怒的情绪
    婴儿从3个月起就有嫉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