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用改-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用改

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用改

2015-09-06

妈妈对于宝宝有些行为,总是觉得很困扰,例如:吃脚趾、抓到什么都放嘴里、拉扯妈妈的项链和头发、把桌上的东西用手扫到地上,甚至抓起玩具随处乱丢等。事实上,这些行为都是宝宝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可以用游戏来帮助宝宝发展得更顺利!

老师,我们家宝宝总是吃脚趾头,感觉很脏,要怎么办呢?老师,我家宝贝会爬之后,抓到什么吃什么,我已经把家里收得干干净净了,他还是有办法挖出东西来咬,我该怎么办?专家提醒家长,首先必须思考的是,这些看起来不雅的动作或行为,真的是坏习惯吗?

不论是吃脚趾还是用嘴巴探索世界,都是宝宝发展过程中的一环,妈妈首先要做的是准备好适当的环境,让宝宝啃得尽兴,而非一味地把物品收走,宝宝这方面的发展欲望没有获得满足,还是会想尽办法去找东西来咬,妈妈很难制止。因此,建议家长先了解宝宝每个阶段有什么需求,准备好适当的环境,或是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玩乐中满足发展需求。

图片素材

part10~6个月小宝宝

新手妈咪的前半年,是跟宝宝的磨合期,这段期间家长会熟练关于宝宝衣食住行的种种技巧,包含喂奶、换尿布、洗澡、哄睡等,然而这些日子,宝宝的发展一日千里,抬头、翻身甚至学坐等,都会一一出现。

肢体刚起步满足生理需求为主

0~6个月宝宝肢体上的发展尚未健全,因此不会有很多目标性的动作出现,心里所想的事情也很单纯,几乎都是生理上的需求,家长可以很容易观察出来,例如:宝宝常常注视某物品,即表示他喜欢或关注此物。小宝宝的情绪也跟身体直接相关,通常哭闹就是累了、饿了、尿布湿了等;如果开心,宝宝身体会动,并且发笑或发出声音。

宝宝爱尖叫,为什么?

有些孩子满4个月后开始会发出啊~呜~咿~等无意义的声音,有时甚至会持续一阵子,让妈妈很困扰。家长可以观察一下,有时宝宝会针对特定的人或玩具,发出特定的声音,虽然成年人听不懂,但对宝宝来说应该是有特定的意义。等宝宝大一点,发出声音则通常是要引起旁人的注意,如果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尖叫一般不会持续很久,重点是要观察宝宝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与“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用改”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用改”还看
宝宝不太合群父母需反思
“孩奴”越来越多源于攀比
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个性
五种情形父母要坚决说NO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5句对孩子伤害最大的无心之语
    专家: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养育优秀宝宝的36个有效方法
    网友谈“富养女穷养儿”
    独生子女6大养育妙方
    11件父母最爱做的育儿蠢事
    宝妈必知,幼儿园能教会孩子的十件事!
    父母不宜在孩子面前争论的4件事
    父母应给孩子更多自由空间
    看中国富豪如何教育子女
    10个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揭示3岁前宝宝的记忆奥秘
    如何通过身边小事巧妙教育孩子
    父母管教孩子时需注意的5个要点
    早教使孩子具备5大素质
    让宝宝更优秀的15个早教区域
    0~12个月婴儿经典早教方案
    早教就是学知识吗?
    11件父母最爱做的蠢事
    全职妈妈带大的孩子是否更好?
    悉数父母常犯的4个育儿错误
    专家:亲子沟通与儿童心理
    早教:凡事朝积极方向考虑
    3位明星妈妈的时尚育儿经
    美国人教育子女的7大忌语
    专家:解读宝宝的情绪
    揭秘盛行欧美的趣味育儿法
    父母必须知晓的6大早教原则
    专家:宝贝们的假期生活
    早期教育必做三件重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