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用改-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用改

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用改

2015-09-06

妈妈对于宝宝有些行为,总是觉得很困扰,例如:吃脚趾、抓到什么都放嘴里、拉扯妈妈的项链和头发、把桌上的东西用手扫到地上,甚至抓起玩具随处乱丢等。事实上,这些行为都是宝宝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可以用游戏来帮助宝宝发展得更顺利!

老师,我们家宝宝总是吃脚趾头,感觉很脏,要怎么办呢?老师,我家宝贝会爬之后,抓到什么吃什么,我已经把家里收得干干净净了,他还是有办法挖出东西来咬,我该怎么办?专家提醒家长,首先必须思考的是,这些看起来不雅的动作或行为,真的是坏习惯吗?

不论是吃脚趾还是用嘴巴探索世界,都是宝宝发展过程中的一环,妈妈首先要做的是准备好适当的环境,让宝宝啃得尽兴,而非一味地把物品收走,宝宝这方面的发展欲望没有获得满足,还是会想尽办法去找东西来咬,妈妈很难制止。因此,建议家长先了解宝宝每个阶段有什么需求,准备好适当的环境,或是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玩乐中满足发展需求。

图片素材

part10~6个月小宝宝

新手妈咪的前半年,是跟宝宝的磨合期,这段期间家长会熟练关于宝宝衣食住行的种种技巧,包含喂奶、换尿布、洗澡、哄睡等,然而这些日子,宝宝的发展一日千里,抬头、翻身甚至学坐等,都会一一出现。

肢体刚起步满足生理需求为主

0~6个月宝宝肢体上的发展尚未健全,因此不会有很多目标性的动作出现,心里所想的事情也很单纯,几乎都是生理上的需求,家长可以很容易观察出来,例如:宝宝常常注视某物品,即表示他喜欢或关注此物。小宝宝的情绪也跟身体直接相关,通常哭闹就是累了、饿了、尿布湿了等;如果开心,宝宝身体会动,并且发笑或发出声音。

宝宝爱尖叫,为什么?

有些孩子满4个月后开始会发出啊~呜~咿~等无意义的声音,有时甚至会持续一阵子,让妈妈很困扰。家长可以观察一下,有时宝宝会针对特定的人或玩具,发出特定的声音,虽然成年人听不懂,但对宝宝来说应该是有特定的意义。等宝宝大一点,发出声音则通常是要引起旁人的注意,如果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尖叫一般不会持续很久,重点是要观察宝宝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与“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用改”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用改”还看
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敏感期?
儿童换牙期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家长对小儿咳嗽认知的误区
生活中能提高孩子逻辑智能的那些细节
智力开发最佳时间是婴儿时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父母吵架孩子被吓出抽动症
    怎样解除儿童的厌学
    蒙特梭利的儿童观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九大发现
    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有影响吗
    蒙特梭利感官训练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要点
    美国孩子的能力是如何培养的
    孩子“照书养”对不对?
    蒙特梭利方法论(一)——设计环境
    父母不要扼杀孩子的善心
    打屁股会导致孩子智商低
    哄宝宝睡觉的错误方法
    皮亚杰儿童的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是什么
    好奇心强的孩子独立早
    父母10宗罪将“扼杀”孩子
    教育女孩父母易犯哪些错误?
    老外看中国养育孩子怪事多
    蒙特梭利教具
    专家:宝宝爬行,其实没那么难
    婴儿过早加辅食影响发育
    中外妈妈育儿方式比较
    蒙特梭利方法论(三)──教具
    聪明孩子为什么学习差?
    让婴儿多倾听大千世界
    孩子颈椎受伤症状
    在BB面前“裸奔”的利与弊
    儿童考试紧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