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气球的故事-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早教资源 >两个气球的故事

两个气球的故事

2015-09-04

中国人的春节探亲有太多的意味。来去九天,先作为孙子去了老家看爷爷,又作为儿子在城里陪妈妈过生日,再作为叔叔、大爷、表舅等各种身份见了各种亲戚,散了n个红包。浓浓的亲情、乡情中,再没有人称我“教育专家”,我只是象邻家表哥一样普通的年轻人,但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教育家眼中都是教育的职业习惯却没有因此而变。今天,我就要和大家分享发生在我们家的两个气球的故事。

一天上午,不知谁给三岁的侄女言言买了两个氢气球,一个是米老鼠,一个是小红猪。两个气球头顶着天花板,尾巴上系着长长的细绳,煞是好看。自然言言也喜欢非常。总是牵着绳子领着气球满屋跑,笑声不断。

可是,两个气球的绳子长短不一样,米老鼠的长些,小言言伸手可及,而小红猪的短些,小言言跳着够也很吃力。我在客厅看电视,见此就给她加油,她来了劲头,不停地跳,十次只有一两次成功,但是小言言乐此不疲,每当成功就高兴得不得了。我也很高兴,心想既能锻炼宝宝的身体,又能让宝宝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真是一举两得。但是,事情很快出现了变化。

过了一会儿,小言言跑到客厅和卧室中间的走廊里跳给妈妈(嫂子)看,我则继续看电视。稍后就听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没有马上过去看。等小言言出来的时候,我发现她眼角还有泪痕,手里小红猪的绳子已经加长了一大截,不要说跳起来够,差不多用脚都能够着了。

结果是,小言言牵着小猪跑了一会儿,就没有了兴趣,再也不玩了。以前通过跳跃够气球的欢乐、成就感、对身体的锻炼,就像燃完了的爆竹再也不见了。

我从嫂子那里了解到,原来刚才小言言兴冲冲地跑到妈妈面前“表演”够气球,结果越急越够不着,最后就气急败坏地哭了。嫂子见状,把言言抱在怀里,说:别哭,别哭,是绳子太短了,妈妈给你再加一截。然后,就出现了我刚才看到的那一幕。

我跟嫂子说:作为妈妈,有很多本能的感情是需要克制的,你看到宝宝哭,心马上揪起来,然后就想办法制止,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对宝宝意味着什么,常常做出妨碍宝宝的事情。如果我是你,我会在孩子还没有气急败坏之前,对他说‘别急,再来’,假如宝宝到最后也没有够到,我就会说‘这没什么,妈妈知道你能够到的,你是继续够,还是先玩别的’。

嫂子很聪明的,听我说完转身就去找言言。她把帮言言接上的绳子解下来,又把另一个气球的绳子高高挽起,然后和言言一起跳,我看到言言的兴致很快又来了,母女俩玩得不亦乐乎。

我忙转头问妈妈:楼下会不会找上来。妈妈说:不会,还没有人住。我们俩都笑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与“两个气球的故事”相关文章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给爸爸们看!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痴迷不悟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伶俐!100首,请收好!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子的变化让人吃惊!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看过“两个气球的故事”还看
10本,可以“玩”的图画书
多大的宝宝才适合背诗?
共情:汤姆也去幼儿园啦
5首季节儿歌 让宝宝感觉秋意浓浓
男孩最爱的绘本TOP 8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美国家庭育儿最常见十种做法
    父母的20个坏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早教疑惑10问
    父母如何保护好宝宝的头型?
    五花八门的国外早期教育
    幼儿教育的七大注意事项
    用十招打造“万人迷”孩子
    学洋妈妈育儿哪些事情
    教育孩子贵在“时时处处”
    0-3岁幼儿礼仪教育启蒙进行时
    夏季什么凉鞋最适合宝宝
    六种蔬果有效消除宝宝痱子
    专家总结11条最实用育儿经
    时尚老太的育儿方法
    翔通动漫贺卡片蛙入围动漫形象奖
    出牙早晚与补钙无直接关系
    父母做好榜样教导BB尊敬老人
    这10种老人才适合带孙子
    外国家长如何教育不听话BB
    要强的妈妈当心教出笨孩子
    婴儿湿疹的预防护理方案
    如何区分婴儿湿疹与痱子
    放眼未来拯救我们的下一代
    60秒帮宝宝纠正坏习惯
    父母错误教育导致孩子胆小
    “独一代”遭遇“独二代”难承责任
    一岁宝宝要开始学“规矩”
    做好3件事让你成为杰出父母
    听懂宝宝的“糊涂话”
    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