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必修课:哭-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入园必修课:哭

入园必修课:哭

2015-08-31

在入园的前两周,绝大部分孩子都会哭闹,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离开爸爸妈妈,会产生分离焦虑;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开始尝试着独立生活,难免心生恐惧。因此,哭闹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而且幼儿园的老师会有足够的经验,很快能帮助宝宝顺利渡过哭闹期。

既然宝宝入园哭闹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情,那么不妨给宝宝一次完整的哭泣,充分释放宝宝的情绪,反而更有利于宝宝成长哦!而且宝宝的思维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很有可能前一秒还在上演生离死别的戏码,一转身到了班里就又活蹦乱跳了,所以你大可不必过分紧张。相反如果宝宝不哭,反而要当心!有可能是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过两三天才是哭泣爆发期,也有可能是宝宝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情绪,兼具讨好型人格。想知道更多,不妨听听摇小编有话说。

A.给孩子一次完整的哭泣孩子的表达方式都是简单而直接,当宝宝不安的时候,哭泣是很自然的表现,并且哭闹能缓解宝宝的情绪,某种程度来讲更利于宝宝成长,因此不用急着制止。反而,如果宝宝不哭,家长才应该格外注意。有可能是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过两三天才是哭泣爆发期,也有可能是宝宝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情绪,兼具讨好型人格。

B.孩子进到班里就不哭了?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三岁左右的孩子,思维具有情境性,离开了和妈妈分离时的场景,很快就会恢复。另外,这和孩子的注意力也有关系。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注意力还不不会很长,进了班里以后,如果小朋友没哭,又看到了新鲜事物,注意力被转移,很快就忘记哭泣这回事儿了。

C.纳尼?哭泣也会传染?是的。这也和前边提到的情境性有关,宝宝本来没哭,但是看到班里的小伙伴大哭不止,会受到感染,忍不住哭起来。这种时候,老师可能会把哭闹厉害的孩子带到教室外边进行安抚。

D.孩子不哭正常吗?这样的孩子可能并不是适应能力超强,而是安全感更低。正常情况下,在刚刚入园时,每个孩子都会或多或少表现出舍不得妈妈的情绪。适度的哭闹恰恰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分离焦虑的体现。用哭闹的方式表达出内心情绪的孩子,反而说明内心有足够的力量。过分顺从的孩子很可能内心忍受着巨大的焦虑,只是自己没有力量将这种焦虑表达出来。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地很平静,甚至很冷漠,就好像周遭发生的一切都跟他无关一样。也有些孩子表现地过分配合甚至讨好。这样的孩子往往从小被父母要求过多,常常要求他配合大人,而大人很少照顾他的感受。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社会化的部分过早发育,就会过分关注外界,喜欢讨好成人。因为他会认为,只有顺从和讨好成人,他才会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表现出哭闹的孩子,反而更应该被关注。

E.解决宝宝哭泣的根源虽然大部分孩子都会经历入园哭泣的历程,但是有些宝宝几天就没事儿了,有些宝宝则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一方面和宝宝的气质类型有关系,另一方面和家庭的养育方式也有很大关系。父母是否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安全感?对孩子是否给与了足够的爱和信任?是否在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等等,都是决定宝宝哭泣的原因。所以想让宝宝不哭泣,功夫还是在平时,另外要根据宝宝的性格因材施教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与“入园必修课:哭”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入园必修课:哭”还看
3个方法 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
父母多陪伴,孩子智商更高
切记!别用命令的语气跟孩子说话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更多的尊重(男孩篇)
睡前是跟孩子沟通的黄金时间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与宝宝交流的神奇瞬间
    美好人生,规划先行
    你不知道的“惩罚”教育
    外国人眼中“午睡”是奇葩?
    揭露五个育儿“伪真理”
    改善BB害羞要做好六件事
    “幼小衔接”要上学前班?
    幼儿园“奇葩”作业引吐槽 家长“求放过”!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家长和孩子不要轻易“算帐”
    隔辈育儿常遇的10矛盾
    7种有效惩罚让宝宝更优秀
    别让早期教育成为心理虐待
    妈妈的语气影响孩子一生
    如何让宝宝成为"万人迷"
    笑是宝宝智慧感情发展的标志
    家长溺爱孩子10大“典型”
    孩子到底能不能“一心二用”?
    惩罚孩子要掌握的智慧
    别让尊重孩子变为顺从
    美国父母育儿五原则
    哪些户外运动能使孩子增高?
    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
    孩子智力的八次飞跃有哪些?
    性早熟造成孩子哪些伤害?
    父母犯哪些错会让BB"变笨"
    父母怎么搞定爱耍赖皮的孩子?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大人的错
    养育快乐宝宝把握10个细节
    看《功夫熊猫》学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