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2020-09-22

为人父母,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最考验责任心的一件事了。

0~1 岁对宝宝来说是最为需要父母尽心呵护的年龄段,但作为新手爸妈,百密必有一疏。

以下这些事儿,看看你有木有忘记做

0~6 个月

1.母乳喂养

6个月内请尽量做到。

2.准备好婴儿床

母婴同室不同床,培养孩子独自睡小床的习惯。

3.仰卧姿势入睡

1岁以内的宝宝每次睡觉时,都应该让他保持仰卧姿势入睡。

4.鼓励趴着玩

每天趴着玩一会儿,不仅能锻炼宝宝的腰背部肌肉,还能促进协调能力的发展,为以后翻身、坐、站立、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5.叫醒喂奶

在宝宝刚出生的几周,一天喂奶至少要达到 8~12 次,每隔 2~3 小时喂一次,如果宝宝一次睡的有点久,是需要叫醒他喂奶的。在满月之后,确认宝宝能够睡整夜了,就不必急着叫醒喂奶,可以等宝宝自己醒来喝奶。

6.有意识锻炼抓握能力

从宝宝四五个月大开始,就可以有意识锻炼孩子抓握东西的能力,比如自己抓握奶瓶喝奶、自己抓东西玩。

6~12 个月

7.辅食不加盐

在宝宝 6 个月左右时应该添加辅食,并且 1 岁之间不要给宝宝额外添加盐、糖等调味品。

8.训练用杯子喝水

在宝宝半岁之后,就可以开始训练宝宝使用杯子喝水了,争取 1 岁左右(最迟不超过 1 岁半)离开奶瓶。

9.刷牙

从宝宝萌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需要每天给宝宝刷牙了,每次喝奶或进食后也最好及时喝口水漱口。

10.鼓励宝宝自己吃饭

哪怕刚开始时他总是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这都不能成为爸妈一直坚持喂饭的理由。

11.别偷偷离开

宝宝通常在七八个月大,会开始出现分离焦虑的迹象,一般到 18 个月时达到最高峰。爸妈应该认真对待宝宝的分离焦虑,不建议采取偷偷离开的方式,而应该在每次分离前的 10~15 分钟提前告诉他。

12.不要给孩子使用学步车或跳跳椅

有研究表明:过度使用学步车或跳跳椅,可能会引起暂时的发育迟缓,以后学会坐、爬和走路的时间都要晚于较少使用的孩子。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与“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不同年龄阶段的早期教育
看过“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还看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 等等小花个性大不同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 你做了多少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口水少是好事吗
    孩子的行为为何这么难琢磨
    把控自己,从把控情绪开始
    哄哭闹宝宝睡觉的窍门
    让孩子训练自控的好习惯
    4方法让宝宝不再顶嘴(图)
    “急”父母VS“慢”孩子
    帮助宝宝改掉吃手的坏习惯
    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
    懂得合作的宝宝更有出息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深刻影响
    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
    “太干净”反而不易于宝宝健康
    两个月的宝宝吃手怎么办?
    正确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图)
    目光交流影响宝宝行为模式
    锻炼宝宝小手指的10游戏
    “幼稚”父母让BB缺乏责任感
    新手爸妈必学8个育儿技巧
    改变宝宝“睡倒觉”的习惯
    宝宝生活中常见的坏习惯
    杜绝孩子撒谎行为的四大关键
    儿童礼仪教育全纪录
    正确引导孩子的独占行为
    培养宝宝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幼儿为何越来越爱粘着妈妈
    1岁以后的孩子开始要求独立性
    孩子“胆小”多半是吓出来的
    小孩子犯错如何处罚才合适?
    实践教育:给孩子动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