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 你懂几个?-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 你懂几个?

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 你懂几个?

2018-03-19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不多不少的有些行为爸妈是不能理解的,那肯定是爸妈不知道孩子在各时期存在着的敏感期。很多爸妈会误以为是孩子的不良习惯,因此而责怪孩子,其实这样是不利于宝宝的成长的喔!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

宝宝成长的敏感期(一)

0-1岁宝宝:口腔和手的敏感期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

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

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两岁宝宝:物权意识的敏感期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

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

宝宝成长的敏感期(二)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注意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注意2: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四岁孩子: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比如看光碟不能被打断;大人不能将衣服搭在臂上;上楼梯时不能大人先上,否则必须退回来;有客人来访,听到门铃声必须是孩子来开门,如果成人开了,他会哭着要求大人出去,重新再开一次;剥糖时孩子要自己剥,如果大人把糖纸撕开,孩子会愤怒地扔掉它,要求重来一颗……

宝宝成长的敏感期(三)

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他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很多家长难以理解儿童的执拗。当成人不能保证儿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时,儿童必定受挫。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这时爸爸妈妈的婚姻关系显得异常重要,只有让孩子感受到你们的婚姻是幸福的,孩子就会去模仿,会感受到这份美好。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与“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 你懂几个?”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 你懂几个?”还看
学前教育至关重要
不知道怎么选择幼儿园?来看看幼儿教育的真谛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宝宝发育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教育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爱吃鞋是患了异食癖?
    这些"私密话"怎么跟宝宝说
    4要点选择好玩具
    宝宝多动,长大后会肥胖?
    幼儿园给家长的教育备忘录
    婴儿是如何认知世界的
    19个月幼儿能力培养游戏
    亲子阅读开始得越早越好
    宝宝感冒不要急于用抗生素
    《爱的误区》访谈实录
    小孩多病 不宜春捂秋冻
    妈妈别怕宝宝乱涂鸦
    父爱让女儿更加有魅力
    孩子发烧夜间如何护理
    千万别忽视孩子的提问
    为宝宝创造良好音乐环境
    陈建翔《必须失败的教育》
    一封来自父母的忏悔信
    如何培养独生子女的社交能力
    怎样正确处理孩子的过失
    宝宝怕小动物怎么办?
    大海一定是蓝色的吗?
    8大战术父母巧妙化解孩子任性
    让宝宝更聪明的表扬法
    宝宝爱咬人怎么办?
    警惕家长失去威信的六种做法
    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全揭秘(2)
    如何从舌头看宝宝健康状况?
    宝宝仰着睡会扁头宽鼻?
    合格家长成长“五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