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 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亲子沟通 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

亲子沟通 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

2018-03-16

家长,请站低点细看孩子思考问题的角度,孩子不是不努力不是不用功,只是这世界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孩子需要的是你的鼓励与支持;孩子不是难沟通,只是需要你用心去关怀。

单元测验的成绩出来了,婷婷一脸喜悦地回到家。“妈妈,我们今天考数学了。”“是吗,这回得了多少分?”“82分,比上次高10分呢。”婷婷有几分骄傲地说。“哦,这回是比上次进步了。对啦,你知道隔壁的扬扬考了多少分吗?”“好像是90分吧。”婷婷有点不高兴地回答道。

母亲似乎并没有察觉,接着说:“怎么又比她考得差?你努点力行吗?”“你凭什么说我没努力?比上次提高了10分,老师还表扬我进步了呢,就你总是不满意。”婷婷生气了,她提高嗓门喊了起来。“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这不是为你好吗。你看人家扬扬,每次都考得那么好,哪像你时好时差,也不知道争点气。”“我怎么不争气啦?你嫌我丢你的脸是不是?人家扬扬好,那就让她做你的女儿好啦。”婷婷气冲冲地走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类似事情在很多家庭时有发生,本来很平常的对话,说着说着双方就吵了起来。与孩子对话为什么就这么难呢?孩子怎么就不能理解父母呢?像这位母亲一样,很多父母也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要使双方能有良好的沟通,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很重要。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内心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说好每一句话。简单点说,站在对方的角度,就是要学会进入人的内心,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和所盼,这样交谈才能流畅、愉快和有效。

比如上例,母亲听到女儿“妈妈,我们今天考数学了”的话后,可以对女儿说:“是吗,妈妈相信你这次一定比上次考得好。”当女儿回答说“82分,比上次高10分呢”时,母亲应该说:“都提高10分啦,真是太了不起了。我说了你很有潜力吧,妈妈相信你一定还会有提高!”女儿听到母亲的鼓励后定会很兴奋,这样对话就能顺畅地进行。

作为父母,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一定要与孩子一起高兴,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不但能密切母子关系,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使孩子更加努力。在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要注意给孩子支持和安慰,不要雪上加霜地数落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有信心。如果发现孩子不高兴,也不要埋怨和唠叨,要引导孩子把烦恼和痛苦宣泄出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抚。时间长了,孩子就能感觉到父母像伙伴、像朋友,就会在心里接受你,主动与你交流,并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站在孩子的角度,是对孩子的尊重,是有效沟通的一种重要技巧。它能避免和减少对话双方的戒备和猜疑,弱化和消除对话过程中的不愉快,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传递我们的意图,从而使对话朝着期望的方向进行。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亲子沟通 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亲子沟通 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孩子早期教育的黄金时段
    孩子好性格从小咋培养
    “想我吗”别老这么问孩子
    教孩子,尊重7大底线!
    管教孩子要有底限原则
    0-4岁宝宝成长20个里程碑
    如何表扬我们的宝宝?
    "现代好妈妈"六大判定标准
    状元妈妈谈育子的经验
    美国孩子为啥"伤不起"?
    孩子上托班家长注意啥?
    宝宝“偷钱”爸爸怎么办?
    好孩子养育的四个新标准
    男孩养育五大误区
    家长怎样看到孩子独立性?
    "穷养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莫把母子之爱变成伤害
    两三岁的孩子怎样才会听话
    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
    孩子养成坏习惯的三大罪魁
    莫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你尊重BB创造的童话世界吗
    老人带孩子到底哪儿不好?
    怎么培养好动宝宝的专注力
    父母虚夸让BB陷入困惑之中
    教育的价值是激活学生梦想
    让我们这样对孩子表达爱
    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
    怎样让你的孩子自信?
    孙云晓:怎样防止童年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