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孝顺,不如教孩子爱自己-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教育孩子孝顺,不如教孩子爱自己

教育孩子孝顺,不如教孩子爱自己

2017-11-13

中国自古以来的所谓“孝顺”,其实是有一个不平等的阶级观念在里面,认定小孩一定要服从家长,要“顺”。父母跟孩子的关系,说到底也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也应当平等自由,没有高低阶级之分。

这是早年李安导演拍完父亲三部曲的《喜宴》之后,接受采访时候说的一段话:

与父母的关系,能够彼此相爱就够了,不必要制造一个阶级观念。

你一定要小的服从大的,但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你都要尊重他,他的性向,他的爱好,他的任何东西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这是和平相处的一个基准。

我觉得“孝顺”是一个过时的观念。

当然跟中国人讲,几百年也讲不过去,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可是在我的思想里面,我已经不教小孩“孝顺”这个东西,只要爱我就够了。

李安提到,中国自古以来的所谓“孝顺”,其实是有一个不平等的阶级观念在里面,认定小孩一定要服从家长,要“顺”,它跟现在的普世价值中的“平等”冲突,是一种过时的观念。

父母跟孩子的关系,说到底也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亲子关系也应当平等自由,没有高低阶级之分。

看到这个观念的时候,很多人豁然开朗,如释重负——这些年,因为“违背”父母意愿而产生的罪恶感终于开始消散。

父母和孩子都是平等独立的人,孩子的想法也应当获得尊重,不听父母话不是不孝顺,不是忤逆,那只是个人的自由选择罢了。

说实话,作为一个不怎么听话的小孩,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背负的成长压力特别大。

大人们总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给你规划好人生轨迹,一旦你做出了另外的选择,“不懂事”的帽子就扣在了头上,并会施加各种压力,甚至把养育你的辛苦作为一个杀手锏,每次谈不拢就放大招。

孩子真的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那更为现代的观念是什么——“育儿先育己”

父母首先需要把养育的注意力从孩子转向自身,唯有改变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以充满爱、价值感、尊重人际界限、拥抱改变的积极状态,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也就是说,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应该更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姿态,应该努力去成为一个充满爱与责任、独立而追求自我价值的人,成为小孩模仿的榜样。

而不是一味对着孩子指手画脚,用一些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小孩。毕竟,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户。

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在最近两年已经讨论得很充分了。

大量影视的矛盾主体都是人和原生家庭的关系。

比如去年的大热的《欢乐颂》,樊胜美极度扭曲的原生家庭环境让她变得不幸,即便樊胜美再努力,再拼,最终还是成为“家庭”的牺牲品。

让观众看得无比愤怒而心疼。

很多父母喜欢把“我这辈子都是为了你”之类的话挂在嘴边,把一生的重量都压在孩子身上,这样的爱,太沉重,让人喘不过气。

这种思想包袱笼罩下的小孩,很容易闷闷不乐。

 

不要认为父母的给予都是理所应当

当然,期望父母平等的对待我们,那么我们也要学会正确地对待父母。

独立自主,不向父母索取,不认为父母的给予都是理所应当,对于养育之恩,要心怀感激。

传统文化宣扬长幼尊卑,大多数父母显得很强势,而她们的强势,需要的是包容,而不是指责、埋怨。

看到很多关于“母亲强势毁灭家庭”的言论,想替我强势的妈说几句话。

我承认有个强势的母亲是挺不好过,但如果你用爱去解释她的强势,会变得美好。

我曾把一篇关于“强势妈妈对家庭毁灭”的文章转发给我妈,她没有回复我,两天后才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后来才知道她看完这篇文章哭了,难过了两天不知道该跟我说什么。

我那时选择站在对立的角度,用一篇文章来责怪她的行为,而非女儿的角度理解她,这很残忍。

父母要理解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意识到它们不同年龄段的行为都有其正当性,就会对他们的行为更加宽容。

反过来,我们不也应该这样去包容她们吗?

爱和理解,尊重和沟通,在任何关系中都适用。

和父母产生矛盾的时候,不妨试着脱离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孝顺”枷锁,让爱而非血缘成为这段关系的纽带,把父母当做朋友,用沟通代替指责,争取把给彼此的伤害降到最低。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与“教育孩子孝顺,不如教孩子爱自己”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教育孩子孝顺,不如教孩子爱自己”还看
如何做孩子各阶段挫折教育
呵护创造力小妙招
让宝宝“爱”上打招呼
聪明妈妈的4个育儿故事
孩子最大三个天性您了解吗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幼儿园小朋友需要多少证书?
    断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小魔术可以提高孩子注意力
    孩子说话越晚越聪明科学吗?
    说反话吓唬孩子有讲究
    钱文忠:教育不可能无惩戒
    春节拜年,孩子很烦心!
    学习知识≠开发智力
    亲子共读的3种方式
    警惕!宝宝看电脑弊大于利
    3岁前认人比认字重要
    多元智能品质在儿童早期设定
    “女要富养、男要穷养”是啥标准?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父母打骂孩子实乃不可为之事
    深度好文:富养女儿不如富养自己
    儿童就是玩 没有别的事
    教育重英语轻母语不可取!
    孩子需要“笑容教育”
    父母当孩子的面吵架害处多
    适当“放养”孩子益处多
    解读兴趣班的六大误区
    笑是宝宝聪明的秘密武器
    谈谈家庭教育中奖惩的度
    宝宝看动画片的度怎么把握呢?
    耐心训练 让孩子学会等待
    送宝宝上“兴趣班”的3原则
    正视宝宝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
    父母适当示弱 宝宝才会更强大
    育儿:夫妻应该讲究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