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

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

2017-11-08

很多时候,家长会在不知不觉中把食物当成育儿工具,控制、诱惑、处罚……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和食物的关系变得扭曲而不健康,对孩子影响深远。

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从食物中获得营养,能够与健康的食物做朋友,远离不健康的食物。可是,就像中了魔咒一般,长辈将食物作为工具的做法一不留神就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让我们陷入误区里。

常见误区1:食物当奖励

“只要你听话,我们就去吃XX。”

这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很多父母都会说:“宝宝乖,我们就吃一个冰激凌。”“宝宝今天睡觉好,奖励一个棒棒糖。”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对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用来奖励的食物常常是不健康的食物或零食。这些食物一般的特征是:高热量、没有太多营养、口感比较好,平时吃不到的。

这些食物由于平时稀缺,再加上积极的奖励,其实已经在宝宝的心理层面建立了关联——

他会觉得被奖励的食物是特别好的。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只是父母无意中给宝宝造成了这样一种不正确的关联。

常见误区2:食物当慰藉

“把这颗糖吃掉,会让你心情好一点。”

还有些父母在孩子心情不好时,或者哭闹时,就用蛋糕、冰激凌或者糖果来哄孩子,这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人在心情不好时,由于生理机制的反应,本来就会多吃甜食,如果父母再进一步强化,就会让孩子产生不恰当关联。

孩子上小学或者成人之后,可能会出现遇到挫折或压力通过吃不健康的东西来缓解压力。这种牢固的心理慰藉就是小时候不恰当的关联所引起的。

现在有很多人失恋了或者工作压力大时,就开始暴饮暴食,或者吃高热量的食物来缓解压力,比如炸鸡、巧克力、热可可、蛋糕等。(原来院君的暴饮暴食是从小埋下的隐患……)

如果在孩子小时候,父母提供的慰藉食物是健康的食物,他长大以后也会偏爱这种食物。哪怕在压力比较大时,他也会选择健康的食物和方式,因为这种选择代表的是安全感,是心理抚慰。

常见误区3:把食物变成愧疚

“把盘子里的东西全部吃掉,还有很多小朋友在挨饿。”

还有很多家长会规定孩子吃一定量的食物,如果孩子吃不完,会告诉孩子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小朋友没有饭吃,不能浪费粮食,必须把碗里的食物吃完。

确实,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但有时候家长给孩子的分量确实太多,超过了孩子的需求。如此下去,孩子不容易建立对食物的控制感,反而容易被食物控制。

现在都倡导吃到七分饱,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不多。

这是因为我们常常缺乏对食物的控制感,很多时候虽然已经饱了,但是如果不把盘子里的东西都吃完,如果不感觉吃饱了,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来自于小时候我们常常被告知:“这一盘东西你必须得吃完!”

于是,我们失去了食物的控制感,被食物控制了。这也是造成一些饮食障碍的原因。

因此,从小建立对食物的控制感,让孩子与食物建立良好的关系其实非常重要。建立吃饭的控制感,比较好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吃多少,而不是一定要限制他必须得吃完。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放到碗里的东西必须吃完。但是,我不知道你可以吃多少,所以,你自己可以每次都少一点,如果不够吃,可以多来几次,直到你自己觉得够了为止。”

常见误区4:食物当处罚

“把蔬菜都吃光,否则别玩游戏。”

还有一个常见误区就是把食物当做处罚。我们发现,把食物当作奖励时,奖励给孩子的都是零食或不健康的食物,而把食物当作处罚时,处罚孩子的食物往往是孩子不喜欢吃的健康食物。

奖励不健康食物:巧克力、蛋糕、冰激凌……

惩罚健康食物:胡萝卜、苹果、大白菜……

如此一来,孩子跟健康食物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更加恶劣了。有些孩子会在大人的强迫下吃掉食物,但他的心里非常抵触。此时,跟食物相关联的是孩子的负面情绪。

基本上可以预料,如果以后没有人强迫,孩子是绝对不会吃曾经被逼迫吃的食物的,因为这个食物在他的心里已经象征着处罚与痛苦了。

甚至,他会将这种厌恶情绪泛化,如果一盘菜里有某种食物,或者像某种食物都会觉得厌恶,而且会非常敏感。

这其实也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孩子一旦讨厌某种事物,这种厌恶的泛化比积极的泛化会更快,而且影响更大。

人有独特的学习语言的能力,能够把事物的概念、意义、功能进行关联,所以我们可以把健康食物与积极的情绪、情感、乃至积极的认同,转移到吃健康食物这件事情上。

如果父母希望能够培养宝宝一些较好的心理品质,或者说希望宝宝能够吃一些健康的食物,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关联,而不是让不健康的食物与好的情绪情感关联,或者让健康的食物与不好的情绪情感关联。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与“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还看
不同阶段,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12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优秀宝宝需具备的四种能力
    亲子关系的五种类型
    根据孩子气质调整教养方式
    家长要常记孩子的“好”
    2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英国人怎么培养孩子顽皮
    什么样的祖辈能带好孩子
    预测宝宝身高
    孩子的性格由谁来决定?
    教孩子不动怒的“三法宝”
    小细节优化亲子时间
    10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不答应我就打你!”
    男孩女孩都要“穷养”?
    培养宝宝心理素质好方法
    教育孩子巧用“三心”
    “好孩子”该怎样夸?
    5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成长需要的几种“维生素”
    改变“胆怯型”儿童三法
    3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爸爸带大的孩子为何更聪明?
    0-3岁是适应社会的关键期
    十首边念边玩的数字儿歌
    11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隔代教育怎样培养宝宝性格
    孩子4岁是道坎么?
    三岁宝宝的家长看过来
    6个月宝宝发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