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过早教孩子识字(干货)-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为什么不能过早教孩子识字(干货)

为什么不能过早教孩子识字(干货)

2017-05-23

1.认字不能抢时间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从孩子刚会说话开始,就教给孩子认字、算数,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很聪明,欣喜过望,于是就让孩子背诵《唐诗三百首》,甚至背诵字词典。一些幼儿园也是如此,直接以教孩子识字、背诵为主要的教育功能。

你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吗?

日本的绘本之父松居直说:“让孩子提早认字,或强迫他们早日养成自己看图画书的习惯,很容易让孩子形成阅读障碍,还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前几年,国内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教师通常培养不出好的子女?最诡异的是,那些优秀的高级教师,桃李满天下,可自己的子女的成长状态却是一塌糊涂。

为什么会如此呢?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却让人震惊,那就是他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想要给孩子灌输知识,让孩子认字。

有个从小学开始就逃学的教师子女说:“我爸在我出生的时候就给我买了一个小黑板,我刚会说话他就把我按在黑板面前,让我认识abcd。我爸写的‘a’像极了隔壁面包店里的甜甜圈,我就喊‘甜甜圈’,结果被我爸胖揍了一顿。然后我爸一遍遍在我耳边说,这念‘啊,啊,啊,啊’,那天晚上,我做梦脑子里都是啊啊啊的惨叫声……”

别强迫孩子学习,去激发孩子的自我学习力

这些被父母强硬地灌输识字的孩子,在小学会有一个阶段表现得特别优秀,但到了小学后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阅读障碍、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对老师和课堂有极强的仇恨心理。严重的,还有的出现了情绪障碍、睡眠障碍、饮食障碍等等。

过早识字,强硬地塞给孩子字词,只会压制孩子的自我学习力的成长和爆发,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抗心理。

早在1968年,美国妈妈们就已经对不能让孩子过早识字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这还得从一场官司说起。

内达华州一个幼儿园的老师薇拉小姐收到了法院的传票。幼儿园里一个叫露丝的小女孩的妈妈,状告薇拉小姐教会了自己只有三岁的女儿字母“o”,赔偿她的女儿精神伤残费1000美元。

精神伤残费?

哦,no!

一听到这里,很多妈妈肯定会觉得奇怪,这是多好的事啊,为什么还要告状?是不是这位妈妈神经了?要知道,在中国,一些家长接幼儿园的孩子回家时,差不多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又学了什么字啊?”

似乎薇拉小姐比窦娥还冤,可案件的结果却是露丝的妈妈赢了。露丝妈妈的理由是,薇拉小姐虽然教会了露丝认字母,但她却剥夺了露丝的想象力。

如果不知道“o”是字母,露丝可以把它“o”说成太阳、苹果、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可现在她只知道那是字母。

孩子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已经开始认字了.

2.学习是什么?学习不光是认识字词,会计算,学习是面向整个世界的一场没有边界的探索。而这场探索需要大脑的各项认知功能,比如看、听、嗅和感觉。

孩子的耳朵、眼睛等等感觉器官,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世界,识别着陌生的事物,因此,我们常听见小孩子发出好奇的提问。

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在学习。可我们却看不到孩子在用心的学习,反而觉得不耐烦,举着大棒,“别问那些没用的,过来,把这个字认一遍”。这就像什么呢,就像本来你就站在一座钻石宝库面前,你却停下来,费劲地抠下大门扶手上镀的那一点金。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另外,像婴儿动辄就把东西放进嘴里,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可很多父母不懂,强行把东西从孩子嘴里拿出来。

除此而外,人类的认知和反应还有一个回路,那就是“身体——情绪——理智”,简单说,孩子的大脑是在运动中发展发育的。有时候,让孩子跑跑跳跳,比让孩子坐下来看书写字更有意义。

孩子在跑跑跳跳中就已经学习了

3.语言缺乏趣味性现在,绘本成了妈妈们陪读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可一些妈妈还是脱不了这个窠臼,拿着绘本,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给孩子念,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字上,而不是画面上,不是故事上。

为什么提倡绘本阅读,就是因为绘本的画面是最直观表象的表达。孩子只要看到画面,就能联想到生活中的所见,并能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故事轮廓,再经过妈妈的讲述,孩子会很快就记住一个故事。

可是,绘本上的字却恰好相反,那直接隔断了孩子感受生活、感受故事的思维。就像透过蒙着厚窗帘的窗子向外看世界,孩子看到的是那块厚厚的窗帘,这只会让他兴味索然,绘本的功能也会彻底丧失。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存在着一个符号阶梯,即真实的物体、玩具、图画、词汇。简单说来,儿童最先理解的就是真实的物体,比如桌子,然后是桌子在玩具中是什么样的,图画里是什么样的,最后才学会这个东西被叫做桌子。

语言具有任意性,比如“桌子”一词在不同的国家、地区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也是儿童认知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只让孩子看图画,听你讲故事,那么孩子反而对你读的那些字产生兴趣。

松居直曾经说过,有个小孩子在听妈妈讲过几遍绘本之后,居然看着图,手指着字,一字不差地将绘本故事讲述了一遍。

媒体人中流传着内容三要素:有趣,有料,有用。其实对孩子学习来说,也应该具备这三个要素,只是先要有趣,有料,然后才是有用。很多时候,有趣、有料已经是有用。

4.孩子一边社交一边学习最后,孩子的学习还具有强烈的social性,尤其是语言功能,更是如此。

所谓social性,就是互相交流。这个相互,自然是人与人之间。比如,即使我们没有刻意去教授孩子说话,孩子还是在父母和亲朋的交流中很快就学会了一门语言,而且,孩子会用自己学到的一个词,不断去尝试着和人进行沟通。这种沟通越多,孩子的语言发育得就越快越好。

孩子的语言发展是有一个期限的,过早识字,就等于用一个硬邦邦的符号隔绝了孩子语言发展的social的环境。孩子的语言发展都受到了限制,再学习其他的知识,自然就更加缓慢。同时,孩子的自信心一旦受挫,他还会变得厌倦、自卑。如此,你又怎能让他取得好成绩呢?

总之,0-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尽可能地发挥孩子的感官能动性,让孩子以他自己擅长的方式去学习,激发孩子的自我学习力,而不必拘泥于细节,过早让孩子识字。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与“为什么不能过早教孩子识字(干货)”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为什么不能过早教孩子识字(干货)”还看
从小做家务的孩子,将有这2种优点
孩子被抓破脸,这位家长的做法绝了!
孩子的未来,离不开爸爸4个方面的教育
儿童防虐,家长做好这一点很关键
人贩子骗术升级,家长千万要注意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警惕:宝宝受到伤害的错误教育
    专家答疑:亲子园是家长学校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
    最具破坏力谎言:为孩子负责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
    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好处
    更好的教育方法——零吼叫教养
    潜能开发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特征
    美好人生的家庭原动力
    教育孩子的先决条件:控制情绪
    尊重孩子 梅兰芳“溺爱有道”
    宝宝早期教育应从家庭开始
    宝宝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拥有幽默感,孩子多元能力加分!
    美国天赋教育计划给我们的启示
    专家访谈:爱探索宝宝动个不停
    宝宝早教考验家长智慧
    教育绝不是将孩子作为遥控目标
    家庭教育应避开的两大误区
    该不该送宝宝去早教?
    民间育儿经,值不值得信?
    “儿童经典诵读”家庭教育方法
    家长不要忽视婴儿最初的微笑
    盘点早教主流理念
    莫将情绪化反应迁怒于孩子
    一位父亲的感言“父母的焦虑”
    6个生活小事件折射育儿大问题
    如何成为孩子真正需要的酷爸酷妈
    教育的关键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职场妈咪育儿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