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常见的眼科疾病及防治措施(3)-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新生宝宝常见的眼科疾病及防治措施(3)

新生宝宝常见的眼科疾病及防治措施(3)

2015-12-09

  四、宝宝麦粒肿应该如何应对?

  1、什么是麦粒肿?

  麦粒肿俗称针眼。西医认为麦粒肿是睑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上称麦粒肿为土疳或土疡。麦粒肿也是儿童常见的眼病。宝宝年幼无知,加上本性好动,经常用脏手揉眼,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麦粒肿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以麦粒肿多为化脓性炎症。宝宝得各种全身性疾病时全身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引起麦粒肿。

  2、宝宝眼睑为何易长麦粒肿?

  麦粒肿分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两类:

  内麦粒肿是眼睑皮脂腺或睫毛毛囊的感染为外麦粒肿,睑板腺感染。这是宝宝很容易患的一种。由于宝宝免疫机能差,对感染的抵抗力不强,加上本性好动,若同时伴有卫生习惯不良,脏手揉眼等,易致细菌侵入腺体而发病。内麦粒肿因其炎症部位在坚实的睑板内,一般范围较小,看起来不重,但疼痛却明显,近外眦部 (小眼角)的重症麦粒肿可引起白眼球(球结膜)水肿,呈水泡样,甚至突出于睑裂之外。在睑结膜上的病变区呈红色或紫红色中心部有黄白色脓点,脓肿自结膜面自行溃破,脓液可排出,症状消失。

  外麦粒肿病变部位初起时红肿、疼痛、近睑缘可摸到硬结,形如麦粒,3~5天后脓肿软化,7天左右可自行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排脓或因排脓不畅自行吸收消退。

  3、麦粒肿如何治疗?

  局部热敷,以促进化脓,轻的炎症也可在热敷后完全消失。

  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疗可促进炎症的消失,青霉素族的抗生素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均可,它对化脓菌的作用都很好。局部可点眼药,一般使用0.25%氯霉素眼药水即可,如分泌物多可用利福平眼药水效果好。小儿入睡后可涂金霉素眼膏。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与“新生宝宝常见的眼科疾病及防治措施(3)”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宝宝咳嗽怎么办 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 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 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矫正
看过“新生宝宝常见的眼科疾病及防治措施(3)”还看
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颅内出血
猫叫综合症
新生儿肺炎,需加强护理和监护哦
新生儿复苏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适合3岁宝宝的补钙食谱
    婴儿出牙期的营养与食物守则
    喂养不当断奶宝宝生长慢
    足月新生儿的5个身体特点
    针对发热不同症状中成药
    史上最全的孕妈咪产后恢复攻略
    产后妈妈快速恢复的方法
    如何护理产后伤口 产后伤口护理要点
    产后乳腺护理小贴士(附手法)
    如何应对出牙期的不适感
    正确护理高热患儿的方法
    产后如何恢复身材?产后恢复身材饮食
    产后第一次,老婆为啥不想要
    常感冒发热孩子护理建议
    新生儿肚脐常见问题
    产后妈妈变美的方法,绝对有用
    产后如何护理外阴
    关于宝宝出牙,你最想知道的问题
    爬行训练课促进宝宝脑部发育
    剖腹产如何坐月子 剖腹产后遗症有哪些
    夏季产后伤口护理要点
    含铁制剂不可用牛奶冲服
    宝宝发烧咳嗽 应避免错误喂养方式
    产褥期护理需要注意哪些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贫血了
    让宝宝爱上喝水的小秘籍
    新生儿的原始反射:令人惊讶
    娃娃生长发育的数字“指导”
    产后为何会失眠 产后失眠怎么办
    剖腹产后头三天的护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