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常见的眼科疾病及防治措施(3)-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新生宝宝常见的眼科疾病及防治措施(3)

新生宝宝常见的眼科疾病及防治措施(3)

2015-12-09

  四、宝宝麦粒肿应该如何应对?

  1、什么是麦粒肿?

  麦粒肿俗称针眼。西医认为麦粒肿是睑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上称麦粒肿为土疳或土疡。麦粒肿也是儿童常见的眼病。宝宝年幼无知,加上本性好动,经常用脏手揉眼,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麦粒肿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以麦粒肿多为化脓性炎症。宝宝得各种全身性疾病时全身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引起麦粒肿。

  2、宝宝眼睑为何易长麦粒肿?

  麦粒肿分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两类:

  内麦粒肿是眼睑皮脂腺或睫毛毛囊的感染为外麦粒肿,睑板腺感染。这是宝宝很容易患的一种。由于宝宝免疫机能差,对感染的抵抗力不强,加上本性好动,若同时伴有卫生习惯不良,脏手揉眼等,易致细菌侵入腺体而发病。内麦粒肿因其炎症部位在坚实的睑板内,一般范围较小,看起来不重,但疼痛却明显,近外眦部 (小眼角)的重症麦粒肿可引起白眼球(球结膜)水肿,呈水泡样,甚至突出于睑裂之外。在睑结膜上的病变区呈红色或紫红色中心部有黄白色脓点,脓肿自结膜面自行溃破,脓液可排出,症状消失。

  外麦粒肿病变部位初起时红肿、疼痛、近睑缘可摸到硬结,形如麦粒,3~5天后脓肿软化,7天左右可自行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排脓或因排脓不畅自行吸收消退。

  3、麦粒肿如何治疗?

  局部热敷,以促进化脓,轻的炎症也可在热敷后完全消失。

  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疗可促进炎症的消失,青霉素族的抗生素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均可,它对化脓菌的作用都很好。局部可点眼药,一般使用0.25%氯霉素眼药水即可,如分泌物多可用利福平眼药水效果好。小儿入睡后可涂金霉素眼膏。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与“新生宝宝常见的眼科疾病及防治措施(3)”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宝宝咳嗽怎么办 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 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 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矫正
看过“新生宝宝常见的眼科疾病及防治措施(3)”还看
脊柱裂
新生儿感冒
新生儿低钙血症
新生儿发热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剖腹产伤疤
    输卵管积水
    外阴前庭炎
    产后阴道痉挛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断奶后来月经
    卵巢肿瘤
    顺产后伤口护理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子宫积脓
    产后头痛
    产后恶露不尽
    产后恶露多久干净
    产后宫颈息肉
    剖腹产后来月经
    产后皮肤松弛
    阴道肿瘤
    产后心脏病
    顺产后恶露
    产后恶露
    产后内脏下垂
    结核性盆腔炎
    产后阴道前后壁膨出
    外阴肿瘤
    卵巢上皮性肿瘤
    产后子宫肉瘤
    外阴擦烂
    输卵管脱垂
    产后荨麻疹
    产褥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