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防治措施-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新生儿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2015-12-09

  不论产前、产时或分娩以后,有细菌侵入血液后就可引起败血症。如羊膜早破、 滞产、助产过程消毒不严,出生以后皮肤粘膜破损都是引起败血症的常见原因。新生儿败血症表现为不吃、不哭、不动,早期不易发现,等进一步发展嗜睡、抽痉,合并核黄疸或脑膜炎时,已为时过晚。 及早发现,送医院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的典型特征

  1、吃奶减少吸吮无力

  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吃奶时易呛奶。

  2、哭声低微如猫叫

  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3、体温不升,手足发凉

  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不是体温高,而是体温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发冷。

  4、全身软弱四肢少动

  新生儿屈肌张力高,四肢屈曲,或不停地活动,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5、反应低下、昏昏欲睡

  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惊醒、注视、微笑等;而败血症的宝宝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6、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

  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7、体重不增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宝宝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而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如何治疗新生儿败血症?

  一般和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适量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给予输血、血浆、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烦躁者给予镇静剂等。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与“新生儿败血症的防治措施”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宝宝咳嗽怎么办 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 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 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矫正
看过“新生儿败血症的防治措施”还看
攒肚
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
新生宝宝7大疾病易与感冒混淆 妈妈们要当心
新生儿呼吸急促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宁愿花钱找保姆,也不让婆婆带娃?网友的回答,太真实了!
    暑期带娃尽情走进大自然的超实用指南
    新生儿一直正常便便,从不肠绞痛,3个好办法,第1个效果好
    生二胎不是想生就能够生的,各位家长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89岁屠呦呦再次震惊世界!孩子,这才是你要追的明星
    一口电饭锅搞定一日三餐,不煎不炒0难度,好吃到舔碗
    DIY火箭-探索神秘太空
    洞口那么小,宝宝头那么大,妈妈们是怎么把宝宝生出来的?
    如何避免因孩子产生的家庭矛盾
    医生强调:6月天气再热,4种食物也不能给孩子吃,家长别大意了
    下周开始吉星闪耀,财禄在怀,福禄双全,生活幸福的生肖
    人贩子冒充家属当街抢娃,宝妈用一招化险为夷,值得所有父母一看
    父母近视孩子视力一定差吗?怀孕期间注意这些有助于孩子视力发育
    “妈妈,我怕”,教孩子勇敢面对恐惧,建议用“行为接触改善法”
    孩子越长大越难管?面对孩子的“不听话”,爸妈可以试试这4招
    名画,给孩子最深度的人文启蒙!
    10岁男孩比同龄矮了30厘米,这三大“拔高”误区,家长别犯
    “心直口快”的孩子,会成为社会中的“炮灰”,家长不能再忽视了
    “妈妈,爸爸为什么压着你?”父母的反应,对孩子价值观影响巨大
    宝宝总是不想吃饭是什么原因?
    怀孕期,这个时间孕妈还没感觉到“胎动”,可能是宝宝发育不良了
    《好朋友》亲子游戏 幼儿律动
    对孩子说话要小心,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今后要注意
    经典茶诗汇总
    4个迹象暗示夫妻关系正在恶化,及时调整,拯救婚姻家庭!
    6岁孩子近乎失明刺痛无数人,戳穿了多少家庭的真相
    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婴幼儿应尽早补充维生素AD
    唐筛检查的常见误区,中一个都可能伤胎儿,孕妇要心里有数
    妈妈们的4种“最无用唠叨”,怎么破?
    拒绝校园暴力,避免孩子成为受害者或实施者,它远比你想象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