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小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5-12-09

  一、用药治疗

  1、局部用药: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局部用药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2、全身用药:

  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1%龙胆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

  吃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

  饮食卫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使用后用碱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

  营养供给: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用弱碱性溶液如2 %-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C。

  二、按摩治疗

  1、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

  2、清肝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揉小天心50次。

  3、患儿俯卧,家长以手掌蘸少许麻油,沿脊柱两侧以小鱼际着力上下推擦背、腰部,以热为度。

  4、清胃经50次,揉板门50次,然后,从横纹推向板门20次。

  5、按揉大椎穴1分钟。

  随证加减

  1、心脾郁热型:

  口腔粘膜布满白屑,白屑周围红晕较甚,伴心烦口渴,面赤,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黄。常用手法加①清脾经200次,清心经加至500次。②推下七节骨300次。③按揉心俞、脾俞各1分钟。

  2、脾虚湿盛型:

  口腔粘膜布满白屑,周围红晕色淡,伴面色白,身体瘦弱,四肢欠温,口唇色淡,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常用手法加①摩中脘5分钟。②补脾经300次,揉板门加至100次。③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④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与“小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宝宝咳嗽怎么办 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 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 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矫正
看过“小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还看
新生儿低钙血症
胆道闭锁
宝宝闹肚子
新生儿呼吸急促
新生儿肺不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妈妈产后腰疼的原因
    产后腰腿疼的防治方法
    新妈妈患有肛疾怎么办?
    产褥期发热的饮食原则
    伊能静预产期将至 脚肿似熊掌
    产褥期的后遗症有哪些?
    产后排尿困难是怎么回事?
    关于疫苗案风波的真相
    产后疾病的正确应对方法
    产后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新妈妈急性阑尾炎该如何治疗?
    新妈妈如何克服排尿障碍?
    产后妈妈便秘的5大原因
    新妈妈如何预防子宮内膜发炎?
    新妈妈产后4种疼痛的应对方法
    新妈妈如何预防脱发发生?
    产后月子后遗症有哪些?
    新妈妈产后如何避免患尿潴留?
    产后会阴疼痛的缓解方法
    产后腰酸背痛的原因是什么?
    产褥期如何减轻不适感?
    产褥期预防颈背酸痛的方法
    新妈妈产后进行体检的必要性
    产后可治疗便秘的食疗方
    产后可治疗贫血的食疗法
    新妈妈为何易患肠胃不适?
    产褥热感染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混合喂养的宝宝 奶粉吃多少才合适?
    产后性冷淡的关键因素
    产后妈妈胀奶时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