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耐药不会遗传-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抗生素的耐药不会遗传

抗生素的耐药不会遗传

2015-12-08

  抗生素用量不足也会导致耐药

  面对抗生素,有人趋之若鹜,但也有人走进另一个极端。

  这些家长对抗生素的第一反应是:离它越远越好,仿佛抗生素就是洪水猛兽。甚至还有些人怕产生耐药性,孩子明明已经出现扁桃体化脓或者肺炎,也对 医生使用抗生素表示怀疑,甚至坚决拒绝使用抗生素。也有的人,擅自将医嘱里服用一周的药,自行改为两天,待孩子的症状稍微有些缓解就停药。对此,刘海燕提 醒:自行减服、停服或不按时服其实也是滥用抗生素,因为用量不足或疗程不够的抗生素治疗都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

  一般来说,如果是轻度的细菌感染,常规要用三天抗生素,如果是肺炎则需用够7天。至于败血症等严重的细菌感染,则需使用10天。

  含抗食物不会直接增强耐药性

  新生儿对抗生素耐药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医学上称作多重耐药,这种情况我们在临床上就非常常见。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 刘海燕说。而对于上面报道中所说的,孕妇体内的抗生素耐药菌会传播给下一代的问题,刘海燕认为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因为对抗生素耐药的是细菌,而不是 人,这是很多患者常常混淆的概念。刘海燕指出,新生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差,因此对环境中的各类细菌都非常敏感。 抗生素耐药菌其实也是细菌的一种,它们同样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环境里,新生儿稍不注意就能感染。不过,这种细菌只是比普通细菌更狡猾,因为它们对人类常用 的抗生素产生了抵抗力,更难对付。

  因此,刘海燕分析,报道中提及的那位对7种抗生素耐药的新生儿,很有可能是感染了抗生素耐药菌,而不是妈妈把抗生素耐药菌传了给他。广大孕妇 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摄入营养,而无需对肉类、禽类和鸡蛋等产生恐惧。而要避免新生儿感染多重耐药菌,关键措施是注意卫生,凡是接触新生儿之前都要把手 洗干净,孩子使用的奶瓶和餐具要注意消毒,尽量做到无菌。

  含抗食物不会直接增强耐药性

  医生告诫,生病后我们不能滥用抗生素,然而目前养殖业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很普遍,人们很难避免进食到加了抗生素的食物。有报道称,长期食用这些有抗食品,人体的耐药性也会不知不觉增强,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将来一旦患病,很可能就无药可治。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检验科主任万根平说,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人们进食了添加抗生素的食物,残留的抗生素会进入人体堆积起来,但这并不 代表着人体的耐药性就增强了。不过要警惕的是,在人们使用这些抗生素的过程中,很可能培养出对这些抗生素耐药的细菌。以后如果被这种耐药细菌感染,再 使用同类抗生素就无效了。

  但就个体而言,使用了一定量的某类抗生素,但如果人体或环境中没有产生对这类抗生素耐药的细菌,那么下次患病用这类抗生素还是有效的,不会耐药。然而我们周围环境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太普遍,耐药细菌也在不断增强自己的战斗力。万根平强调。

  耐药菌的前世今生

  那么耐药细菌是如何产生的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检验科主任万根平介绍,人类发明和使用抗生素,目的在于杀灭致病细菌。而细菌在和抗生素的 搏斗过程中,出于生存的需要,会基因突变出新一代的菌种,这些菌种可以对抗抗生素,就是耐药细菌。旧的抗生素对耐药细菌无效了,人类于是研发级别更高 的新一代抗生素,而细菌在应战过程中又突变出新一代耐药细菌。抗生素与细菌的这种战斗一直没有停止过,造成的局面就是抗生素换了一代又一代,而耐 药细菌也在不断出升级版。

  今年广受关注的超级细菌,就是一个极其强有力的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碳青类抗生素均耐药,治疗起来就非常麻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与“抗生素的耐药不会遗传”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宝宝咳嗽怎么办 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 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 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矫正
看过“抗生素的耐药不会遗传”还看
新生儿肺炎的治疗
新生儿感冒
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
胆道闭锁
新生儿泪囊炎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生儿“斜颈”是怎么回事
    婴幼儿期是最佳的治疗期
    治疗小儿慢性泪囊炎用药物点眼
    唇裂修复手术最佳时机
    有害物质的致畸作用敏感性最强
    梅毒妈妈在孕期经过适当治疗
    试管婴儿儿童期癌症危险增加42%
    宝宝可能会常有过敏反应
    防止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
    导致畸形儿的5大原因
    易让宝宝窒息的食物有哪些
    宝宝泪囊炎要注意早期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是啥?
    有些新生儿患先天性耳聋
    婴儿斜颈的临床表现
    婴儿受影响的程度于致病的原因
    宝宝“胀气”该怎么办?
    宝宝生长发育中的“特殊病”
    新生儿惊厥与现象鉴别
    导致佝偻病的原因是什么?
    预防指对已出生新生儿早期诊断
    哪些宝宝容易患佝偻病?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2%
    隐睾有哪些临床表现症状?
    先天性胆道闭锁5大信号
    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病原因
    防心血管疾病要从婴儿抓起
    导致宝宝患佝偻病的原因
    新生儿肚子胀气怎么办?
    宝宝胀气的原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