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

2015-12-07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临床上以血清胆红素205微摩尔/升(12毫克/分升)作为诊断高胆红素血症的标准。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种族、地区、胎龄及喂养方式等有关,如东方人高于西方人,我国南方高于北方,早产儿多于足月儿,母乳喂养儿多于人工喂养儿。

  成人血清胆红素超过34微摩尔/升(2毫克/分升)时出现黄疸,而新生儿由于血管丰富,要超过85微摩尔/升(5毫克/分升)时才显黄疸。新生儿出生时脐血胆红素浓度在19~51微摩尔/升(1~3毫克/分升),出生后2~4天胆红素明显上升,以后逐渐下降。

  大部分在出生后第3日出现,最早为第2日,迟者可第5日方出现。轻者黄疸呈浅黄色,局限于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肤恢复正常。超过2周称迁延性黄疸,并要考虑是否有母乳黄疸等其他原因。

  生理性黄疸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重者应予光疗,并进一步检查,以除外病理性黄疸。

  主要因母婴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族血型免疫反应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多见ABO血型不合或 RH血型不合。两者溶血症状基本相同,只是前者轻,病情进展较慢;后者重,病情进展快。轻型者出生时与正常新生儿无异,1~2天后逐渐出现黄疸或贫血,程度日益加深或稍有嗜睡、拒食,往往误诊为生理性黄疸。重型者出现贫血、全身水肿、胸腹腔积液、肝脾肿大而死亡。此病必须住院治疗。

  包括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和风疹病毒等引起的肝炎。主要表现为黄疸。往往因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前来就诊。体检有肝、脾肿大。大便可呈白色。多数在34月内黄疸缓慢消退。可并发低钙性抽搐、干眼病、出血及腹泻。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一般低于171微摩尔/升(10毫克/分升),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以前者为主。谷丙转氨酶升高或正常。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病因诊断,需做多种病毒抗原、抗体检查。本病预后较佳,60%~70%可自愈。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保肝治疗。

  病因不明,有人认为肝内、肝外之胆管闭锁均可由肝炎病毒引起。这些新生儿出生后无黄疸,胎粪色泽正常。在出生后12周内皮肤微黄,且逐渐加重,略带棕绿色,肝脏增大,晚期脾脏增大伴有腹水。营养状况大多良好,大便呈灰白色,血清总胆红素往往超过171微摩尔/升(10毫克/分升)。

  由于本病可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故诊断明确后应在2个月内进行手术,不主张用激素治疗。肝外胆管闭锁者3个月后肝脏开始硬化,6个月到2岁常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与“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宝宝咳嗽怎么办 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 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 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矫正
看过“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还看
控制过敏性鼻炎病情 妈妈应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新生儿风疹
猫叫综合症
小儿脑瘫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胎毛笔祝福语大全 胎毛笔祝福语怎么写
    宝宝牙齿的健康,从婴儿保健做起
    避免宝宝吐奶的办法
    新生儿能用爽身粉吗 新生儿洗澡注意事项
    宝宝便秘不能滥用开塞露
    怎样给宝宝把尿 把尿好不好
    孕期这些错误观念 你还相信吗
    宝宝夏季厌食的原因及调理方法
    8要点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
    8
    给BB冲奶粉用什么水最好
    新生儿怎么吃鱼肝油
    宝宝在妈妈怀里睡,这是好习惯吗?
    孩子喜欢趴睡与疾病有关吗?
    羊水少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宝宝常见问题的集合
    宝宝上幼儿园穿什么衣服好
    宝宝常三浴身体会更加健壮噢
    宝宝偏食的危害 应对小儿偏食的方法
    宝宝便秘的辩证推拿治疗方法
    宝宝漾奶和吐奶需要小心识别
    胎儿体重的测量方法 影响胎儿体重的3大因素
    胎动与胎儿打嗝的感觉有区别吗
    宝宝便秘的家庭护理
    怎样防止宝宝吐奶呢
    宝宝在家四大常见意外伤害
    山西育龄女性必须补充叶酸?
    你的小宝宝也爱“吃手”
    新生儿夏季护理 特别要注意
    缓解孕期不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