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病的识别及防范措施-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败血病的识别及防范措施

新生儿败血病的识别及防范措施

2015-12-07

  怎样识别新生儿败血症

  1、临床症状不典型疗;

  2、体温不升手足发凉是指新生儿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平时小儿手足温暖,败血症时小儿手足发冷。

  3、哭声低微如猫叫败血症的孩子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4、吃奶减少吸吮无力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

  5、全身软弱四肢少动本来新生儿屈肌张力高,四肢屈曲,或不停地活动,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败血症的孩子四肢及全身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6、反应低下昏昏欲睡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惊醒、注视、微笑等;而败血症的小儿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7、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甚至并发黄疸可能是唯一表现。

  8、局部或有感染病灶败血症的小儿可有局部感染灶,如皮肤脓疱疮或疖肿,或脐部有脓性分泌物等,败血症的致病菌很可能是从这些病灶进入血液的。

  9、免疫低下容易扩散由于新生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尚不成熟,体内的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细菌容易在全身扩散,当细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时,则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使病情加重、凶险。

  无论你的宝宝是否仍在住院,或者已经住院,只要观察到以上异常表现,都应该赶快报告医生或再就医诊治,及时合理地治疗还是大有希望。绝不可贻误时机,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方法是什么

  1、保护性隔离:

  避免交叉感染,当体温过高时,可调节环境温度,打开包被等物理方法或多喂水来降低体温,新生儿不宜用药物、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刺激性强的降温方法。体温不升时,及时给予保暖措施;降温后,30min复测体温一次,并记录。

  2、保证营养供给:

  喂养时要细心,少量、多次给予哺乳,保证机体的需要。吸吮无力者,可鼻饲喂养或结合病情考虑静脉营养。

  3、保证抗生素有效进入体内:

  病原菌未明前,可选择氨苄青霉素抗感染治疗,病原菌明确后根据药敏选择用药。

  4、清除局部感染灶:

  如脐炎、鹅口疮、脓疱疮、皮肤破损等,促进皮肤病灶早日痊愈,防止感染继续蔓延扩散。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加强巡视,每4h监测T、P、R、BP的变化,如出现面色发灰、哭声低弱、尖叫、呕吐频繁等症状时,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并做好抢救准备。

  6、健康教育:

  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减轻家长的恐惧及焦虑,讲解与败血症发生有关的护理知识、抗生素治疗过程长的原因,取得家长合作。

  新生儿败血症预防措施要做好

  1、预防新生儿败血症要注意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孕妇感染,以防胎儿在宫内感染;在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产房环境、抢救设备、复苏器械等要严格消毒;对早期破水、产程太长、宫内窒息的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做新生儿护理工作,应特别注意保护好皮肤、粘膜、脐部免受感染或损伤,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此外,还要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保持口腔、脐部皮肤黏膜的清洁,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身体免疫功能也较差,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后很难局限而导致全身广泛炎性反应,出现新生儿败血症,危险性极大,需要爸爸妈妈做好及时地护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与“新生儿败血病的识别及防范措施”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宝宝咳嗽怎么办 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 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 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矫正
看过“新生儿败血病的识别及防范措施”还看
胆道闭锁
新生儿血管瘤
宝宝在春季易患湿疹
唐氏综合症
新生儿热痱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不要让婴儿过早学坐和走路
    新生儿大脑发育有先后之分
    婴儿脑瘫有什么早期表现呢
    刚出生宝宝就对声音有反应
    孩子聪不聪明一出生就知道
    新生宝宝的视觉发育的规律
    快来了解下婴儿触觉发育吧
    新生宝宝无论男女更像母亲
    发育迟缓超过3个月需警惕
    窥探宝宝的卤门常见疾病
    宝宝3大发育异常要早发现
    宝宝智力和语言发育黄金期
    宝宝前几个月应该会些什么
    小宝宝听力障碍的早期信号
    不同地域新生儿的能力比较
    解读蜷缩反射与旋转反射
    新生儿五官生理特点是什么
    新生儿并非是越大就越健康
    影响宝宝听力的隐形杀手
    站立和走路本领的训练要点
    宝宝42天体检检查什么内容
    宝宝从抬头到迈步的35问
    如何辨别新生儿是不是聪明
    新生比成熟脑细胞更“好学”
    婴儿期宝宝能力发展对照表
    婴儿期宝宝大脑发育的重要要素
    为宝贝提供安全的活动场所
    婴儿腿蜷缩未必都是罗圈腿
    婴儿肥是健康还是肥胖征兆
    了解孩子的身高及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