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早产儿按摩的17种手法-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注意事项 >给早产儿按摩的17种手法

给早产儿按摩的17种手法

2015-12-03

  17种手法,做早产宝宝的按摩师

  抚触与穴位按摩都能促进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但穴位按摩由于对相应的穴位进行了刺激,更具有健脾、补肾的功能,对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着更明显的促进作用。下面,我们根据早产儿在不同月龄的生理发育特点,将按摩手法总结如下:

  操作前的准备

  准备工作很重要,会使婴儿感到舒适,起到更好的效果。

  1.选择温暖安静清洁的房间,室温保持28~3O℃。早产儿可在暖箱中进行,冬季箱温保持在30~32℃,夏季28~30℃。同时可播放柔和的音乐,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

  2.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按摩,在吃奶半小时至1小时后进行。或者选择沐浴后,不宜过饿过饱,婴儿疲倦或者烦躁不安时不宜抚触。

  3.操作者保持心情舒畅,充满爱心,富有责任心。在手心倒入少量润滑油,轻轻地在宝宝的肌肤上滑动。操作前抚触者应温暖双手。

  未到预产期的5种抚触手法

  此阶段宝宝还模仿在母亲体内的生活环境,所以不宜过多、过强的刺激,以皮肤接触为主,即抚触。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头部

  用两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两侧推,用两手拇指从下颌中央向两侧以上滑动,让上下颌形成微笑状。两手从前额发际抚向脑后,最后两中指停在耳后,像梳头那样动作。

  2.胸部

  双手在胸部两侧从中线开始弧形按摩腹部,两手依次从宝宝的右下腹向上,再向左到左下腹移动,呈顺时针方向画圆。

  3.四肢

  两手抓住宝宝的胳膊,交替从上臂至手腕轻轻挤捏,然后从上到下搓滚。对侧手臂做法相同。

  4.手和足

  用两拇指交替从宝宝的掌心向手指方向推进,足部抚触是从脚跟向脚趾方向推进,并捏搓每根手指和足趾。

  5.背部

  以脊椎为中线,双手与脊椎成直角,往相反方向移动双手。从背部上端开始移向臀部,再回到上端。用食指和中指从尾骨部位沿脊椎向上按摩,到颈椎部位。

  已到预产期的6种按摩手法

  此阶段宝宝的视觉、听觉发展迅速,适当运用按摩手法,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头部

  推坎宫5~6次,并揉太阳5~10次;开天门15~20次;两拇指自二眉之间沿鼻梁至鼻翼两旁推揉5~6次,并揉四白穴5~10次;揉全耳,往复5~6次,揉听宫15~20次。

  2.胸部

  双手在胸部两侧,从中线开始做弧形按摩。

  3.腹部

  两手依次从宝宝的右下腹向上,再向左到左下腹移动,呈顺时针方向画圆。若遇到宝宝腹泻时,则摩腹应为逆时针方向进行。

  4.四肢

  一手抓住宝宝的胳膊,一手轻揉宝宝上臂和前臂肌肉群。对侧手臂做法相同。下肢同上肢,用拇指端按揉足三里10~20下。

  5.手和足

  一手握住宝宝的手腕,一手拇指以宝宝的手心为中心画圆5~6次。手背以操作者食指、中指托住手心,两拇指由掌指关节端向腕关节推进,往复5~10次。补脾经(拇指末节罗纹面)20~30次,补肾经(小指末节罗纹面)20~30次。足部按摩是从脚跟向脚趾方向推进,并捏搓每根足趾。

  6.背部

  捏脊,用拇指桡侧缘,食、中指三指捏拿脊柱两侧皮肤和皮下组织,双手交替捻动,自下而上(自尾骨端至第七颈椎)。最后用手掌掌侧沿脊柱两侧的肋骨走向滑行,迂回。

  矫正月龄在3~4个月的6种按摩手法

  此阶段宝宝的发音增多,且4个月后的宝宝准备添加辅食,故要加强脾胃功能的调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头部

  推坎宫5~6次,并揉太阳5~10次;开天门15~20次;两拇指自二眉之间沿鼻梁至鼻翼两旁推揉5~6次,并揉四白穴5~10次;揉全耳,往复5~6次,揉听宫15~20次;揉颊车、下关穴各15~20次,可以促进宝宝发音。

  2.胸部

  双手在胸部两侧,从中线开始做弧形按摩。

  3.腹部

  两手依次从宝宝的右下腹向上,再向左到左下腹移动,呈顺时针方向画圆。若遇到宝宝腹泻时,则摩腹应为逆时针方向进行。

  4.四肢

  一手抓住宝宝的胳膊,一手轻揉宝宝上臂和前臂肌肉群。对侧手臂做法相同。下肢同上肢,用拇指端按揉足三里10~20下。

  5.手和足

  一手握住宝宝的手腕,一手拇指以宝宝的手心为中心画圆5~6次。手背以操作者食指、中指托住手心,两拇指由掌指关节端向腕关节推进,往复5~10次。推脾经(拇指末节罗纹面)20~30次,推肾经(小指末节罗纹面)20~30次,推肺经(无名指末节罗纹面)20~30次。足部按摩是从脚跟向脚趾方向推进,并捏搓每根足趾。

  6.背部

  揉龟尾20次可通调督脉、益气理肠;捏脊,用拇指挠侧缘,食、中指三指捏拿脊柱两侧皮肤和皮下组织,双手交替捻动,自下而上。每捏3下将背脊皮肤提1下,称捏三提一,每次3遍。最后用手掌掌侧沿脊柱两侧的肋骨走向滑行,迂回。

  还可根据小儿具体表现适当加减其他穴位及手法。

  解析15种小儿推拿

  1.脾经 位于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罗纹面。循拇指桡侧边缘由指尖向指跟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自指跟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来回直推为平补平泻。亦有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为补的,补脾经和清脾经统称推脾经。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2.肝经 位于食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肝经;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肝经,反之亦为补。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3.心经 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心经,反之为补,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推心经对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有效。

  4.肺经 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肺经,反之为补,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补肺经能补益肺气,清肺经可宣肺清热。

  5.肾经 位于小指远端指节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肾经,反之为补,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补肾经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

  6.坎宫 眉心至眉梢成一横线。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分推,称推坎宫,亦称分头阴阳。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7.攒竹(天门) 两眉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外感内伤均宜。

  8.太阳 眉梢与外眼角中点,向后约1寸凹陷处。可清热明目、止头痛。

  9.四白 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方鼻翼旁,可明目。

  10.听宫 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可促进听力。

  11.下关 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耳前一横指,颧弓下陷处,张口时隆起,闭口取穴。

  12.颊车 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咬肌中。

  13.中脘 脐上4寸,位于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处。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称摩中脘。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对腹胀、腹痛、泻泄、呕吐、食欲不振等有效。

  14.龟尾 在尾椎骨端。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本穴性平和,能止泻,也能通便。

  15.足三里 外侧膝眼下3寸,股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拇指按揉,称按揉足三里。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多用于消化道疾患,与摩腹、捏脊等配合应用于小儿保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给早产儿按摩的17种手法”相关文章
宝宝饮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宝宝饮食的注意事项
老祖宗留下的给宝宝把尿裹腿等方法 现在还能继续用吗
新妈妈遭遇感冒 还要继续母乳喂养吗
新生儿的6种情感交流方式
有损宝宝视力的八种事
看过“给早产儿按摩的17种手法”还看
为了宝宝安全 妈妈最好不要养宠物狗
一岁宝宝看电视的危害
护理百日宝宝的注意事项
妈妈选择补钙产品需要注意哪些
宝宝出游 安全座椅怎么选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补充维生素营养的蔬菜
    10招轻松告别产后情绪波动大
    新妈剖腹产后的注意事项
    产后怎样变回漂亮妈妈呢?
    新妈妈产后心情沮丧就是忧郁症
    破腹产后新妈妈心情不好怎么办
    孕妇居家安全的五点须知
    产后母乳不足的原因
    一孕傻三年?
    产后生气容易引发两大疾病
    宝妈产后抑郁症的七大常见症状
    哪些原因会造成产后情绪低落呢?
    关于新妈妈坐月子时期的情绪
    新妈妈产后安全瘦身运动
    为什么产后新妈妈心里不痛快
    产妇怎样催乳呢?
    孕中期提应该高对营养素的需求
    产妇如果乳太少可以常吃黑芝麻
    丈夫怎样帮助老婆缓解产后的坏情绪呢
    产后情绪低落≠抑郁症
    准妈妈健康需要9大提示
    产后不良的心理情绪可以自我调节吗?
    新妈妈应该如何应对压力呢
    坐月子的期间应该如何生理调养
    如何区分产后忧郁与产后抑郁
    产后新妈最经常出现的三种病症
    坐月子这些知识可别忘了噢
    产妇产后情绪护理的知识你知道吗?
    坐月子期间饮食误区你知道吗
    准妈妈睡不着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