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6个注意事项-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宝宝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6个注意事项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6个注意事项

2015-11-27

  胎儿及新生儿可以通过胎盘及母乳从母体中获得免疫抗体。所以,半岁内的婴儿往往不会患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等,这属于被动免疫。半岁后,这些免疫抗体的水平逐渐降低,婴儿失去了保护作用,便容易患各种传染病,特别是危害较重的结核、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等。因此,国家提出要对儿童进行基础免疫,包括注射或口服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等,来达到预防上述6种疾病的目的。各种疫苗的免疫应按一定程序进行。新生儿期,主要是接种卡介苗及乙肝疫苗。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作好计划免疫是保障儿童生存及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卫生防疫部门、孩子的家长及医务人员三者需要携手并肩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乙型肝炎病毒存在患者的各种体液中,婴儿可通过患病母亲垂直传播而获得。为阻断这一重要的传播途径,对乙肝孕妇所生的孩子应做如下处理:

  (1)出生后即刻吸净咽入消化道的羊水、血液和黏液,并即刻洗澡,清除污染皮肤的羊水、血液。

  (2)出生后24小时内肌肉注射乙肝疫苗20~30微克。

  (3)出生后3个月、6个月备注射乙肝疫苗20微克。以上为主动免疫法,使孩子体内产生抗体。

  (4)如母血e抗原阳性,则可加被动免疫,即生后即刻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毫升,出生后3个月、6个月分别注射HBIG0.5毫升。

  (5)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的联合方法。出生后即刻及第3个月各肌肉注射HBIGO.5毫升;生后4~7天内、第1个月、第3个月各肌肉注射乙肝疫苗20微克。

  (6)主动、被动联合免疫。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母子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期,产后如果母子密切接触,即使不以母乳喂养,同样可以传播乙肝病毒,因此母乳喂养与婴儿的感染率关系不大。如果母体已产生抗体,或新生儿已经免疫,则可以母乳喂养。最理想的是,凡乙肝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进行主动与被动两种免疫,则可进行母乳喂养。

  人们生活的外界环境中有为数众多的致病微生物,但多数人并不得病,这是因为人们有了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在进化过程中与各种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做斗争中获得的。若将某些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细菌或病毒经科学的方法处理,使其减毒或灭活,但仍保留其抗原性,做成菌苗或疫苗。人们注射或口服了这些菌苗或疫苗,便可以获得对相应疾病的免疫力,从而避免发生疾病。这种方法叫做预防接种,属于主动免疫。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6个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宝宝接种疫苗的具体时间表
卡介苗最晚应该什么时候接种
这5类自费疫苗再贵也要打 否则孩子容易生病还影响发育
什么是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的接种对象
黄热病疫苗是什么 黄热病疫苗注意事项
看过“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6个注意事项”还看
珍爱宝宝健康 接种乙肝疫苗要注意
新生儿应做哪些体检项目
新生儿免疫力
流感疫苗接种前后必看
儿童基础免疫程序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早产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宝宝的健康从新生儿筛查抓起
    特殊新生儿生理状况需知
    新生儿度夏4要点
    早产儿怎样供给氧气
    早产儿母乳喂养越早越好
    早产儿忘了呼吸要及时刺激
    什么是新生儿生理反射
    6项指标评定早产儿是否正常
    早产儿长大后可能更怕疼
    弱智宝宝有哪些特征
    新生儿五官护理的重要性
    6种情况不能给宝宝洗澡
    早产儿营养攻略研究
    早产儿一出生就要补钙补维D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必要性
    早产儿营养与喂养标准
    宝宝身上有斑点是怎么了
    宝宝肚子疼的六种表现不是病
    护理早产儿要过五道关
    新宝宝抚触的6项注意
    新生宝宝益智营养(四)
    室温调多高新生儿最舒适
    哪些行为损害宝宝视力
    早产儿皮肤发育差勤洗澡防感染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
    如何面对宝宝早产
    婴儿饮食意外的小窍门
    如何在生活细节中避免新生儿窒息
    6成新生儿易患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