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喂养新生儿的9大要点-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喂养 >人工喂养新生儿的9大要点

人工喂养新生儿的9大要点

2015-11-27

  选择好的代乳食品。4个月以内的婴儿可选择含蛋白质较低的婴儿配方奶,6-8个月可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配方奶。那些对乳类蛋白质过敏的患儿,可选用以大豆作为蛋白质的配方奶。新鲜牛奶要经煮沸消毒、稀释及加糖调配后食用。

  奶量按婴儿体重计算。每日每千克体重需牛奶100毫升,如婴儿6千克重,每天就应吃牛奶600毫升,约3瓶奶,每3-4小时喂1次奶。

  奶粉的浓度。需要注意的是奶粉的浓度不能过浓,也不能过稀。过浓会使宝宝消化不良,大便中会带有奶瓣;过稀则会使宝宝营养不良。

  母亲每次喂奶前试奶温。可将乳汁滴几滴于手背或手腕处,试试奶温,以不烫手为宜。

  喂奶时,奶瓶斜度应使乳汁始终充满奶头,以免婴儿将空气吸入。哺乳后应将婴儿竖抱拍气。

  适量补充水。母乳中水分充足,因此吃母乳的宝宝在6个月以前一般不必喂水,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则必须在两顿奶之间补充适量的水。

  重视奶具消毒。宝宝用的奶瓶、奶嘴必须每天消毒,可以清洗后,高温蒸煮10分钟左右即可。

  4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以米糊为主食,以免引起蛋白质和腞缺乏而导致营养不良。

  应提早添加辅助食品,如婴儿米粉及麦粉,其营养均衡全面,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还含有多种蛋白物质及维生素,容易消化吸收,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要。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与“人工喂养新生儿的9大要点”相关文章
学会选择配方奶的几大要点 帮助我们更好的喂养宝宝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方法
母乳的保质期长达12个月 如何做到不变质
背奶妈妈你要背多久 背奶妈妈的注意事项
看过“人工喂养新生儿的9大要点”还看
妈妈必看 不同阶段宝宝每天对奶的需求量
新生儿补钙吃什么好
八种让宝宝日益强壮的妙招
早产儿奶粉
各种母乳喂养忌用的药跟行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生二胎不是想生就能够生的,各位家长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妈妈批评孩子,孩子直接离家出走,不管多么宠孩子,这些也要注意
    女孩戴银镯上幼儿园,家长发现不见后质问,老师的解释让她脸红
    宁愿花钱找保姆,也不让婆婆带娃?网友的回答,太真实了!
    10岁男孩比同龄矮了30厘米,这三大“拔高”误区,家长别犯
    下周开始吉星闪耀,财禄在怀,福禄双全,生活幸福的生肖
    4个迹象暗示夫妻关系正在恶化,及时调整,拯救婚姻家庭!
    怀孕期,这个时间孕妈还没感觉到“胎动”,可能是宝宝发育不良了
    夏天孩子总闹着吃冰激凌?这几个坑千万别踩!
    今年这种取名方式很流行,说明宝妈地位提升,但也引发了新问题
    6岁孩子近乎失明刺痛无数人,戳穿了多少家庭的真相
    拒绝校园暴力,避免孩子成为受害者或实施者,它远比你想象的可怕
    如何避免因孩子产生的家庭矛盾
    89岁屠呦呦再次震惊世界!孩子,这才是你要追的明星
    暑期带娃尽情走进大自然的超实用指南
    《好朋友》亲子游戏 幼儿律动
    一口电饭锅搞定一日三餐,不煎不炒0难度,好吃到舔碗
    对孩子说话要小心,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今后要注意
    顺产痛到怀疑人生,打了无痛就好了?宝妈告诉你真实的无痛分娩感受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姥姥带娃?奶奶呢?得知原因后既无奈又心酸
    唐筛检查的常见误区,中一个都可能伤胎儿,孕妇要心里有数
    1岁男娃被父亲从6楼扔下:没“断奶”的父母,不配拥有孩子!
    人贩子冒充家属当街抢娃,宝妈用一招化险为夷,值得所有父母一看
    粉丝给凹凸世界制作组寄刀片,信写在刀片上了,玩笑不能这么开的
    致家长:废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长大!
    孩子是否出色,就看身上有没有这几个好习惯,聪明家长需早点培养
    名画,给孩子最深度的人文启蒙!
    “我的字典里不会有爸妈了”,父母的伤害远比陌生人要扎心太多
    孩子越长大越难管?面对孩子的“不听话”,爸妈可以试试这4招
    儿科医生提醒:这5类孩子,想长高很难,家长要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