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冲奶粉方法宝宝最容易吸收?-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喂养 >哪种冲奶粉方法宝宝最容易吸收?

哪种冲奶粉方法宝宝最容易吸收?

2015-11-27

  新生儿问世后,母乳尚未分泌或母乳不足,可用全脂牛(羊)奶粉喂哺,但不要配制太浓。

  目前全脂奶粉或强化奶粉均含有较多钠离子,如不适当稀释,可使钠摄入量增高,对血管增加负担,使血压上升,可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抽风、昏迷等危险症状。

  强化奶粉还补充了加工制作中损失的维生素与牛奶中容易缺少的元素,更应加以稀释,才能适用于新生儿。

  此外,奶粉中的蛋白质,虽经过高温凝固,相对较牛奶蛋白质好消化,但新生儿的消化能力差,奶粉如过浓,仍不好消化,故必须稀释才可代替母乳。

  将奶粉按重量以1∶8,按容量为1∶4的比例稀释,则得到的为全奶成分。按重量较为精确;按容量虚与实差别悬殊,不好掌握。

  调制的具体方法是先将所需奶粉放人锅内,把计划好所需水的一小部分先倒人,调成糊状,再倒入全部的水,搅匀,即为所需全奶。然后根据新生儿周龄, 适当加水稀释(生后1周加水1/2,2周为l/3,3周为l/4)。煮沸消毒后,加入5~8%的糖,待温度适宜即可喂哺。

  哪种冲奶粉方法孩子最容易吸收?

  给孩子冲奶粉,一定要先倒入开水,冷却至60度或70度的时候再添加相应的奶粉,摇匀就可以了,如果水温太热,就会把奶粉里的营养成分打散,影响更好的吸收,水温太低也不好,60度或70度的水温冲奶粉,会让奶粉里的营养更加完整的释放,让孩子更好的吸收。

  冲奶粉最好用清水

  奶粉一定要用清水冲。有些母亲为了提高奶粉的营养价值,经常用骨头汤、海带汤、绿茶、决明子茶等冲奶粉,这种做法应该坚决禁止,这样做会因为营养过剩导致宝宝肥胖,或者使宝宝习惯了有刺激性的味道,甚至引起过敏等。

  把水放入奶瓶(量控制在宝宝所需乳量的一半左右)。但不管是自来水纯净水还是矿泉水,都要先煮沸之后再晾凉。这时,奶嘴要盖好盖子倒放以防感染细菌。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与“哪种冲奶粉方法宝宝最容易吸收?”相关文章
学会选择配方奶的几大要点 帮助我们更好的喂养宝宝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方法
母乳的保质期长达12个月 如何做到不变质
背奶妈妈你要背多久 背奶妈妈的注意事项
看过“哪种冲奶粉方法宝宝最容易吸收?”还看
母乳喂养 奶粉不能代替的宝宝最佳天然食物
新生儿喝几段奶粉
正确使用奶瓶喂奶有学问
人工喂养 鲜奶跟配方奶哪个比较好
宝宝感冒吃什么 分阶段性调节饮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生儿出生后的异常表现症状及应对方法(5)
    新生宝宝常见疾病的保健常识及防范措施(上)
    新生宝宝常见皮肤疾病的护理及防治(3)
    导致宝宝鼻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5)
    新生宝宝患破伤风的表现症状及防治方法(下)
    小儿艾滋病的表现症状及防治方法(3)
    新生宝宝常见的眼科疾病及防治措施(3)
    秋季宝宝患流感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新生儿先天性代谢缺陷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新生宝宝常见疾病的保健常识及防范措施(下)
    新生宝宝患鹅口疮的病因i防治措施(中)
    秋季宝宝患哮喘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新生宝宝常见皮肤疾病的护理及防治(9)
    导致宝宝鼻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3)
    新生儿易患败血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新生宝宝患血友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下)
    新生宝宝常见皮肤疾病的护理及防治(4)
    新生宝宝常见疾病的保健常识及防范措施(中)
    家长给宝宝点眼药时的注意事项
    小儿艾滋病的表现症状及防治方法(2)
    家长应该如何预防宝宝患上爽身粉综合征?
    导致宝宝鼻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4)
    新生宝宝患血友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上)
    新生宝宝败血症对智力有哪些影响?
    新生宝宝常见的眼科疾病及防治措施(6)
    新生宝宝常见的8大疾病盘点(4)
    新生儿皮肤疾病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新生宝宝患鹅口疮的病因i防治措施(上)
    新生儿出生后的异常表现症状及应对方法(2)
    新生宝宝常见皮肤疾病的护理及防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