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居家环境噪音误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注意事项 >宝宝的居家环境噪音误区

宝宝的居家环境噪音误区

2015-11-26

  宝宝真的需要这般安静吗?安静世界中的宝宝才安稳开心吗?

  小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他需要逐渐适应这个有空气、有阳光、有更多各种各样声音的新世界。父母们采取谨慎的、过渡式的方式,让宝宝逐渐接受和适应环境的确是值得提倡和称赞的。但是,如果反日常的安静,就会起到物极必反的效果,那样对宝宝的成长发育却是有害无益的了。

  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不安静

  宝宝在出生前已经就可以听到声音了,孕28周左右的胎儿,他的听觉已经发育得很完善了。在妈妈温暖的肚子里,宝宝不只能听到妈妈心跳和肠子蠕动的声音,肚皮外的各种声音他们也能听到:爸爸妈妈的说话声、音乐声、汽车喇叭的嘀嘀声等等。虽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能给他留有印象,但是他们仍然会记住很多旋律。就像专家说的那样,宝宝出生以后,会对在妈妈肚子里听到过的声音做出反应:在一个新奇而陌生的世界里,那些曾经熟悉的声音会给他很大的安全感,或者使他安静,或者令他开心。可见,我们的小宝宝从来就不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和我们大人一样,身边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同时陪伴着他。试想,妈妈正在大街上走,而在妈妈肚子里的宝宝却要睡觉,在这种时候,即便是喧嚣的街市,宝宝也能在肚皮里睡得高兴。

  声音是小宝宝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当宝宝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其实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发展心理学家指出,自然界本身就不是静悄悄的,不要把宝宝当成特殊的 小动物,在家里有动静的时候,宝宝是同样可以入睡的。而且,当宝宝一觉醒来的时候,如果听到他熟悉的声音,会使他感到非常放松,比如厨房里做饭的声音,或者爸爸妈妈说话的声音,从而使宝宝感觉自己并不孤单。

  听,对于小宝宝而言意味着认识世界

  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宝宝的听觉器官就已经是发育成熟的了。所以,听,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本能:他可能还看不清楚东西,但是他却能够听到声音。可见,宝宝最初是通过声音来认识世界的。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直到孩子上学前,他们还都能把声音转化成画面。

  所以,从宝宝一出生,听,就意味着对这个新世界的各种信息进行搜集和学习。

  那么,平日里,家人的正常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声音,比如:走路声、水声、炒菜声、门铃、电话铃声、说话声等等,这些声音都会给婴儿以听觉的刺激,联合其他各种感观,使他逐渐认识和熟悉他所生活的环境。日复一日,电话铃声让宝宝认识了电话(还会看到爸爸朝着这个东西不停地说话);喳喳的炒菜声让宝宝把它和饭菜的香味联系了起来;收音机叽里咕噜的广播让宝宝终于认识了那个神奇的方盒子,还有爷爷

  唯恐家里的声响吓着宝宝,而把屋里弄得安安静静没有声响,是完全错误的。小宝宝最初会对声音产生惊吓的反射(也许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你突然说出一句话时,尽管声音不大,宝宝也会好像被吓了一跳似的,全身一抖),甚至哭起来,这都是正常的神经反应。因为他们虽然可以听到声音,却无法辨别声音所来的方向,也不能分辨出是什么声音。而且,宝宝对声音的敏感度也不一样,也许尖锐的门铃声就比厕所冲马桶的水声更让宝宝烦感,也许轻轻的翻报纸的声音也能把小宝宝从梦乡中惊醒。让宝宝不再总是被吓一跳是需要一个对声音熟悉和认知的过程的,总不让宝宝接触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宝宝就会永远对这些声音感到陌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无所认识,这种惊吓也就更容易发生和延续时间更长,对宝宝的听力、神经和大脑的发育也都是不利的。

  宝宝的听觉发育不仅是天生 也要后天训练

  尽管宝宝天生有着敏感的听觉,听力的发育完善也是需要后天训练的,因为他需要把那些直观的反射与大脑相关联,产生有意义的反射。美国听力学高等专科学院校长brad stsch教授认为:婴儿的听觉受大脑发育程度的控制,他对声音的处理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新生儿出生时,声音被从听觉的神经带到大脑,但是大脑不知道用这些信息做什么。所以,随着宝宝逐渐对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和事物(包括实物、动作)相关联来认识,他们的大脑才会逐渐将分辨出的信息(如声音的方位、声音的意思)记录下来。由于这样不断的学习,大脑和听力的发展相互促进,才能使宝宝的听觉更加的敏锐。

  同时我们还知道,对于婴幼儿来说,学习语言,模仿是基础。模仿的基础则在于听音。可见,敏锐的听觉,也是学习语言重要的前提条件。

  宝宝的天性:喜欢热闹也需要安静

  白天的时候,给宝宝听音乐、讲故事,和宝宝做游戏;让他看大人做家务事,比如洗碗啊、洗衣服啊、扫地、拖地等等,告诉他这是在做什么。宝宝听着你的话语,看着你的表情,注视着你的动作,辨别着不同东西发出的不同的声音,这些都会使他感到新奇和喜悦。6个月到1岁,是婴儿听力发育的黄金时期,平日里他得到的语言和声音的刺激,会在他的小脑袋里储存起来,成为将来认知和说话的基础。而且,在一个声响和谐而适度的环境里生长,宝宝的心情也会很愉快,性格也会比较开朗。当然,宝宝也同样需要有安静的时刻,不仅让他的小耳朵能够得到休息,也让他的精神不至于总是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在宝宝睡觉的时候,虽然不需要鸦雀无声,但给宝宝提供一个舒适柔和的睡眠环境仍然是必要的。因为良好的睡眠质量才能够让宝宝身心得到更好的休息和发育。只要不发出巨大的噪音般的声响,一般的日常活动是不会影响孩子睡觉的。

  防止家庭噪音污染小宝宝3个小tips

  避免噪音对宝宝的污染,永远都是很必要的。有些特殊的噪音你也要留心:

  * 家人的争吵声。严厉的话语、激动的神情和愤怒的语气,对于孩子的听觉是一种刺激,对于他的心灵也未尝不是一种噪音。

  * 说笑声。大人聚在一起,可能无意中就会谈笑得热情高涨,声音也高涨。如果你准备邀几个朋友聚聚,那么最好不要在家里。

  * 有声响的玩具。有些电动的发声玩具,声音的分贝过高,宝宝抱在怀里玩儿久了,会对听力有所伤害。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与“宝宝的居家环境噪音误区”相关文章
宝宝饮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宝宝饮食的注意事项
老祖宗留下的给宝宝把尿裹腿等方法 现在还能继续用吗
新妈妈遭遇感冒 还要继续母乳喂养吗
新生儿的6种情感交流方式
有损宝宝视力的八种事
看过“宝宝的居家环境噪音误区”还看
妈妈在哺乳期间**的注意事项
产后减肥
宝宝防晒护理会遇到哪些问题
预防调理宝宝身体 食疗缓解更健康
百日宝宝夏天用凉席对皮肤有影响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弱智宝宝有哪些特征
    早产儿营养攻略研究
    如何面对宝宝早产
    什么是新生儿生理反射
    早产儿4-6周要筛查视网膜
    营养不良是早产儿生长迟缓的主因
    新生儿五官护理的重要性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必要性
    拿什么拯救你 特殊婴儿
    为新生儿选衣服的注意事项
    哪些行为损害宝宝视力
    宝宝身上有斑点是怎么了
    早产儿一出生就要补钙补维D
    早产儿家庭护理接触
    早产宝宝的营养与喂养
    母乳妈妈不能替代宝宝用药
    低体重的早产儿营养需开小灶
    如何区分母乳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6项指标评定早产儿是否正常
    6种情况不能给宝宝洗澡
    宝宝的健康从新生儿筛查抓起
    早产儿皮肤发育差勤洗澡防感染
    早期干预是早产儿成长关键
    孩子3~4岁可以学写字了吗?
    留心宝宝头发不听话
    五脏六腑全裸露疑祸首为复印机
    宝宝肚子疼的六种表现不是病
    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
    早期刺激与智能开发
    “月经”新生女宝宝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