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急救方法 避免宝宝噎着-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注意事项 >掌握急救方法 避免宝宝噎着

掌握急救方法 避免宝宝噎着

2015-11-26

妈妈如何才能让异物远离宝宝?宝宝吞进异物时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呢?

  典型症状

  小异物:

  如果是较小的异物进入宝宝支气管,宝宝初始有咳嗽、憋气等症状,其后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继而出现咳痰、发热、肺部感染等呼吸道症状。

  大异物:

  如果宝宝吸进的异物较大,不能顺利被吸入体内,多数会卡在咽喉部,这时候宝宝会出现咳嗽剧烈、鼻翼抽动、呼吸困难,如果贴近宝宝的胸部可以听见喉鸣音,宝宝在哭闹的时候偶尔会听见异物撞击声门所发出来的拍击声。

  诱发原因:

  宝宝咽部异物诱发原因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育不全

  宝宝在5~6个月的时候,已经学会吃东西了,但牙齿发育不齐全,不能够将食物充分咀嚼就咽进体内;又因为宝宝吞咽功能与喉部保护机制发育不完全,很容易造成咽部异物。

  部分宝宝的神经系统很脆弱,条件反射不健全,在进食过程中很容易大喘气,这样就增加了食物掉进气管里的几率,出现咽部异物症状。

  食物不当

  不恰当食物也是造成宝宝咽部异物的重要原因。部分食物细小、光滑、质轻,如瓜子仁、果冻、花生米、葡萄等,很容易造成宝宝咽部异物。

  细小物品

  宝宝在学会吃东西后,由于好奇,喜欢将散放在周围的东西,如动物的毛发、硬币、小玩具等顺手放进嘴里。

  不良习惯

  宝宝活泼好动,在进食的过程中不能安静的进食,会跑来跑去,有些妈妈喜欢追着喂;部分妈妈喜欢在饭桌上训斥宝宝,这很容易使宝宝受惊吓而啼哭,食物卡在咽喉部,造成咽部异物。

  家庭急救法

  咽部异物在短时间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新妈妈需要掌握一定的急救措施。1岁以内的宝宝的背部叩击法、适合1岁以上宝宝的立位腹部冲击法是比较简便、实用的家庭急救方法。

  三明治叩击法

  顺序1:

  首先要将宝宝翻转为俯卧位,并且要骑跨于妈妈一侧的手臂上,再将宝宝的头部放低于躯干,同时用手稳固握住宝宝的下颌以便于托住头,并要将此前臂放在自己大腿上。

  顺序2:

  用另外一只手掌叩击宝宝背部两肩胛间部位4~6下。

  顺序3:

  将叩击的手掌放在宝宝背上,手指握住宝宝头后枕部,把宝宝夹在两手臂中间,将宝宝上下一致翻成仰卧位。(两臂夹宝宝,如同三明治)

  顺序4:

  使宝宝头低于身体躯干,施救者前臂放在大腿上,再用另外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在宝宝胸部(把3根手指放在宝宝胸部中线上,食指需要对准乳头连线,抬起食指,用中指、无名指向下压2~3厘米)连续冲击4~5次。

  顺序5:

  如果宝宝能哭出来,说明咽喉异物已经吐出来,这时候要立即将宝宝放成侧卧位,迅速用小手指沿着宝宝口腔低的一侧将异物取出来,防止异物被宝宝二次吸入。

  顺序6:

  如果宝宝咽部异物取出后仍然没有呼吸,妈妈要立即给宝宝做人工呼吸。使宝宝平躺,抬高下巴,施救者用嘴唇封住宝宝鼻子和嘴巴,每3秒钟吹气一次,并且需要密切观察宝宝并用食指中指按压宝宝上臂内侧检查脉搏。如果宝宝没有脉搏,还需要按压宝宝胸部30次,以至少100次/每分钟速率进行,每进行一组压胸动作后,再进行两次吹气。

  立位腹部冲击法

  顺序1 :

  妈妈要站在宝宝背后,双臂环绕于宝宝腰部。宝宝需要弯腰、头部前倾为头低臀高位。

  顺序2 :

  妈妈将一只手握拳,大拇指朝向内部,使拇指侧顶住宝宝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2厘米,注意要远离剑突尖。

  顺序3:

  妈妈另一只手要按压在拳头上,有节奏的快速向内、向上方冲击,连续5~6次。腹部冲击可使宝宝肺受压迫产生气流冲出,很可能将异物冲到口腔里。需要注意每次冲击都应是独立、有力的动作。

  顺序4:

  应随时注意异物是否被冲到口腔里,如果有要及时让宝宝侧头,用手取出,没有可再冲击腹部5~6次。

  顺序5:

  如果不起作用,可以让宝宝张嘴寻找异物。能够看到异物时,可以尝试用小指将它取出。看不到异物,不要用手指探索,这样可能将异物推的更深。

  顺序6:

  如果宝宝在取出异物后还没有呼吸,妈妈需要立即作人工呼吸,可以2/30的比例进行吹气/按压胸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与“掌握急救方法 避免宝宝噎着”相关文章
宝宝饮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宝宝饮食的注意事项
老祖宗留下的给宝宝把尿裹腿等方法 现在还能继续用吗
新妈妈遭遇感冒 还要继续母乳喂养吗
新生儿的6种情感交流方式
有损宝宝视力的八种事
看过“掌握急救方法 避免宝宝噎着”还看
产后会阴伤口感染
预防龋齿 要做到“四坚持”
新生宝宝护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百日宝宝夏天用凉席对皮肤有影响
产后检查项目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产后美白,怎样赶走黑色素
    宝宝湿疹?妈妈护理的四大错误
    爱喝粥的宝妈,产后喝这几种粥润肠又润肤
    开奶迟,宝宝喝奶不用奶瓶
    预防乳头皲裂 ,轻松喂奶
    上火眼屎多,宝宝的喂养方式调整
    怀孕期食谱看着四点
    减肥吃肉兼得, 宝妈看过来
    婴儿奶嘴多久换一次
    告别大屁屁 骨盆修复这样做
    6个方法改善宝宝吐奶
    厉害了我的胡萝卜,产后虚弱吃点胡萝卜
    奶瓶最好的消毒是“干燥”
    宝宝喂奶的正确打开方式
    宝宝晚上磨牙是有蛔虫吗?
    产后初次月经,4个这些问题解读
    按摩手法,告别游泳圈
    吃好睡好, 新妈就能有好身材
    告别一孕傻三年,宝妈这样做
    怎样催奶,奶更多
    坐月子可以吃那些水果
    产后妈妈多吃这几种食物补气
    产后催乳的正确姿势
    这样坐月子,对身体更好
    女性如不孕先搞清楚原因
    发高烧不可哺乳
    母乳喂养的方法
    坐月子正确姿势
    健康饮食,才能有好身材
    分辨真假坐月子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