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宝宝学站立需要注意的事项-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注意事项 >训练宝宝学站立需要注意的事项

训练宝宝学站立需要注意的事项

2015-11-26

  孩子学站每次不应超过5分钟,因为相对体重而言,孩子下肢的支撑能力是不足的,过早过多地站立会影响下肢的形状。有人说孩子站多了所以成X形腿或O形腿,其实不然,形成X形腿或O形腿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小腿不直就怀疑他有O形腿,这不对。几个月的孩子小腿的胫骨都是向外侧弯曲的,并没有谁的小腿骨直得像一根棍子一样。这是生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长大后就好了,因此也不必过于担心。判断真正的O形腿或X形腿应看膝关节和踝关节能否同时并拢,而非长骨是否笔直。以下为具体事项:

  1. 注意姿势

  在学走路的时候,由于下肢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容易出现不正确的走路姿势,但大多数都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宝宝逐渐成长,大多会慢慢自行调整,恢复正常的走路姿势。

  偏内八字的姿势可说最为常见。除此之外,有些宝宝也可能出现脚板重心偏内而出现脚丫外侧翘起的现象。这是由于宝宝的筋很柔软,而且还不会完全控制脚板的肌肉,所以会在脚板内侧发力,造成外侧有些翘起,对此父母不需要过于担心。

  在宝宝刚出生时,小腿多会向内弯。另外,在人体发育初期,大腿骨会偏向内旋,导致宝宝两腿与膝关节向外远离,形成O型腿,也就是医学上所谓的 膝内翻。在开始学站或学走路时,宝宝O型腿的情形会更加明显,但随后便渐渐好转,会自行调整回来,在1岁半以前几乎都会恢复正常。如果宝宝的O型腿超过2岁仍未改善,就需要请医师诊断治疗。

  有些宝宝学走路时经常跌倒,让父母十分担心。事实上,这是由于宝宝的平衡感及肌肉运动协调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容易出现重心不稳,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请在平时多多观察,只要宝宝跌倒的情形在逐渐改善,或是跌倒次数日益减少,那就表示宝宝一直在进步,也就不用太过紧张。

  2. 注意时机

  学走路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随着宝宝肢体运动能力的日益增强,在经历翻身、坐、爬、站之后,走路就被提到日程上来。

  每个宝宝开始学走路的时间都不相同,甚至可能出现较大的差距。因此,学走路并没有所谓最适当的时机,必须视自身的发展状况而定。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宝宝在11~14个月时开始学走路。如果在11个月以前就有学走路的意愿,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只要宝宝在1岁6个月之前能独立走路,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还没有到达学走路的年龄,而且本身也缺乏走路的意愿,那就不能强迫宝宝去学走路,否则很可能对肢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3. 注意异常

  O型腿大多属于生理性的表现,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自然恢复正常。不过,仍有小部分宝宝是因为腿部发育异常所导致,必须接受治疗。如果O型腿现象持续到2岁以上,或是发现有其他不正常症状出现,例如宝宝走路时膝盖部位的稳定性不佳、走路时有疼痛的感觉等,就应该尽早就医诊断,必要时还要转诊到小儿骨科,做更详细的检查与治疗。

  在宝宝学走路时,父母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观察原则,来检测宝宝腿部发展是否出现异常。最基本的就是观察宝宝的双腿(整个下肢),看外观有无异常,比如单侧肥大、大小肢、长短脚等。一旦发现宝宝双腿皮肤的纹路出现不对称的情形,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长短脚。另外,注意宝宝的髋关节在走路时是否能顺利张开、有无发出声响。如果有这种情形,很可能是有先天性的问题,比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与“训练宝宝学站立需要注意的事项”相关文章
宝宝饮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宝宝饮食的注意事项
老祖宗留下的给宝宝把尿裹腿等方法 现在还能继续用吗
新妈妈遭遇感冒 还要继续母乳喂养吗
新生儿的6种情感交流方式
有损宝宝视力的八种事
看过“训练宝宝学站立需要注意的事项”还看
保障宝宝健康与卫生 给宝宝添加果汁要注意的误区
产后恢复
该怎样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五大铁则
宝宝用药安全 小心使用抗生素
十大“坑爹真经” 你中了几个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怎样减肥最快最有效呢?
    新妈产后风湿的治疗方法
    产后肩部疼痛的应对措施
    怎样预防产后心脏病发生?
    产后盆腔静脉曲张的原因是啥?
    天天享瘦就瘦,彩水果瘦身餐
    新妈妈产后腰疼的原因
    产后正确瘦身不要进入以下三大误区
    七种减肥方法不伤身体
    新妈妈产后颈部疼痛怎么办
    产后臂部疼痛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有利于夏季减肥的美食有哪些
    秋季减肥五吃五不吃
    新妈妈产后腰痛怎么办?
    如何健身减肥于旅途中?
    如何让自己的胸部完美呈现
    哪些疾病爱找产后妈妈
    产后会阴伤口感染怎么办
    产后妈妈患痔疮是怎么回事?
    减肥,11种最适合的减肥食物
    新妈妈产后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产后腰疼,新妈妈一定要重视了!
    身体曲线的6大拯救方法
    产妇乳房胀痛的最佳预防方法
    产后痉挛疼痛是怎么回事
    产后轻松享用好吃的减肥餐
    初产妇为何容易得乳腺炎?
    新妈妈使用束腹带的利与弊
    生育后应尽早防子宫脱垂
    产后背腰部疼痛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