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愿“生二胎”的原因-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备孕百科 >优生优育 >日本人不愿“生二胎”的原因

日本人不愿“生二胎”的原因

2015-11-2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对人口与生育政策做出了很多调整,其中最值得一提的鼓励符合政策的家庭生二胎。但是大家却发现,面对长期困扰国家发展日本人却不愿意生二胎,这也导致了日本一直存在低生育率的问题,为什么日本人不愿意生二胎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日本人口数据分析:日本低生育率问题正在持续恶化中。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日本新出生人口刷了历史的最低纪录。而与此同时,每个女性在育龄期间平均生育子女数的“总和生育率”指标也出现了时隔9年后的再次下降。

  同时,此报告分析得出:在日本,由于未婚生子的女性数量比较少,所以提出了为年轻人创造稳定就业环境、提供相互结识以及交往的时间与场所等手断鼓励婚姻的相关措施,这一措施对“头胎”的出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效果。

  但是,就算日本每个家庭生育一个孩子也不能让国家走出低生育的问题。如果“二胎”的数量不能有明显增加的话,日本人口数量自然就会慢慢减少以至于不会有逆转的可能。然而,通过这几年的数据对比来分析,可以得出:2014年“二胎”的减少趋势变得很明显,在下降的出生人口构成中占比达到55.94%。分别是2013年的5倍、2012年的12倍。(官方解答:单独生二胎你最关心的3个政策问题)

  日本人不愿“生二胎”的原因对日本关于夫妻生育意识的调查发现,有高达8成的人回答自己想生孩子的数量是“2个以上”。但是,有75%的人却一直在为生二胎纠结,在这些有生胎纠结想法的人中,有86.5%的人是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有64.7%的职业女性是因为工作的原因。

  与此相对应,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21世纪成年人纵断调查”的统计数据得出:在一个家庭里,丈夫在休息日投入到家务与育儿中的时间与“二胎”子女的出生比例呈明显的正比性。

  假设丈夫在休息日投入到家务与育儿的时间不到2小时,这样的家庭“生二胎”的比例仅占31%,但如果超过6小时以上,“生二胎的”比例便会迅速提升到76.5%。

  如果日本人想要消除大家的“二胎纠结症”,一方面要改变“长时间工作”的现状。

  另一方面,想要减少“二胎纠结症”,还要解决“休产假难”的问题。很多日本人害怕休产假后,就不会得到重任等。

  日本如果能让公司有对产假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的意识,生育“二胎”的比例会增长到10%。所以说,职场的“生育氛围”对生二胎起到关键性作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与“日本人不愿“生二胎”的原因”相关文章
怀孕前哪些疾病必须治愈
吃药祛痘半年后再怀孕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大
优生优育与受孕时机有关吗
高龄生育是违反自然规律
看过“日本人不愿“生二胎”的原因”还看
新婚夫妻怀孕不利于优生
孕前必不可少的八项检查
遗传疾病
孕前禁忌的7大因素你注意了吗
异地结婚有利于优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秋冻"来袭,宝宝保暖措施要做好
    新生儿保健具体是指什么?
    秋凉预防婴儿肠套叠方法
    为什么婴儿容易发生肠套叠
    什么是新生儿脱水热
    如何预防婴幼儿长奶瓶龋?
    工作压力让你生不出娃
    如何才能提高受孕质量
    想生男孩吃什么?
    为什么宝宝会长奶瓶龋?
    新生儿惊人的运动能力,原来是这样!
    刚出生的宝宝怎么早教?
    专家称国民生育能力趋于下降
    准爸爸疲劳程度影响生男生女
    想怀健康宝宝应避开7大不利
    新生儿气质对照表,你的宝宝属于哪一类?
    别烦恼!让孩子吃饭有方法
    孕期高血压和不育不孕症有关
    怀男孩和怀女孩6大不同症状
    宝宝喝水攻略
    纤维瘤可致生育力下降
    秋冬季,宝宝肚脐最容易生病
    “生子秘方”贻害无穷
    生男孩的两种有益食品
    减肥 贪吃易打乱排卵规律
    家庭护理:新生儿窒息了怎么办?
    关于生男生女那些事
    孕中期开车最危险
    孩子得了“橡皮综合征”,这是什么病?
    生物钟是否有助于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