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来临,警惕小儿过敏性紫癜-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1-3岁百科 >幼儿护理保健 >寒冬来临,警惕小儿过敏性紫癜

寒冬来临,警惕小儿过敏性紫癜

2015-11-24

  冬季是过敏性紫癜的好发季节,如果发现孩子感觉腹痛、身上有出血性皮疹,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累及皮肤最常见,其次是胃肠道、关节及肾脏,起病较急,症状多变。好发于3周岁以上小儿,尤多见于学龄儿童,男性发病约2倍于女性。发病前1到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于春秋季发病。除累及肾脏以外对激素等治疗反应较好。病程多在1个月左右,偶有延长,但复发率高,约30%的患者有复发倾向。

  过敏性紫癜症状体症:

  (1)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臀部及上肢次之,对称性分布,分批出现,压之不褪色,鲜红或脂红色,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

  (2)腹痛:可为钝痛、隐痛或阵发性绞痛,部位不定,腹肌软,可伴呕吐及血便。

  (3)关节疼痛:可伴红肿及活动障碍,主要累及膝、踝、腕及肘关节,可单发或多发,可游走。

  (4)肾脏症状:血尿、水肿及高血压。可表现为肾综或肾炎样改变,偶可发展为急、慢性功能衰竭。

  小儿特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经过40多年的研究,证明本病与机体免疫有关,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为特点,患病前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小儿多为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ITP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但以婴幼儿时期多见,春季发病数较高。此病在小儿急性型中约80-90%于6个月恢复,10-25%转为慢性。慢性病例多见于学龄儿童,病程在6个月以上,约有1/3-1/2于5年内恢复。急性病例中个别可能发生严重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而导致死亡。

  小儿特发性紫癜症状体症:

  (1)病前1-6周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等。

  

  (2)突然起病,出血严重,以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为主,常见为皮肤、口腔粘膜、牙龈及眼结膜,鼻腔及外伤部位。胃肠道、泌尿道出血少见,偶见颅内出血。

  (3)皮肤见针点样出血点、瘀点,少数病例轻度肝脾肿大。

  毓璜顶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孙月眉介绍,过敏性紫癜是小血管炎症,一般与患儿的过敏体质有关,可由过敏、感染、寒冷刺激造成。多发于低学龄儿童。孙主任提醒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要及时就诊。

  关于紫癜症专家提示:该病因受损部位、程度不一,表现各异,如无紫癜者易误诊为胆虫症、急性阑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故遇不明原因的腹痛、关节肿痛及肾炎时必须想到该病的可能。本病经抗过敏等治疗,大部分病例病情可很快得到控制好转,故疑患了此病应到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本病的复发及发病均与呼吸道感染及接触过敏原有一定关系,患者平时需注意预防感冒、减少与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接触。

  小儿如有流鼻血、牙龈渗血、皮肤出血,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最好住院进一步检查及系统治疗。门诊治疗的病人必须按医生嘱咐去做,以免发生严重出血危及小儿生命。

  温馨提醒: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限制活动,最好卧床休息,避免外伤;

  (2)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干的、硬的、带刺食物不要吃,以免损伤粘膜引起出血;

  (3)避免应用阿斯匹林、潘生丁等药物;(4)注意预防病毒感染(如感冒),以免使好转的病情再度加重。

  总之,平时注意孩子的保暖,预防感冒,饮食要均衡,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与“寒冬来临,警惕小儿过敏性紫癜”相关文章
宝宝总是感冒 如何应对
关于肺炎球菌疫苗7问 什么是多价疫苗?
宝宝嘴角烂了怎么办 宝宝烂嘴角抹什么药
宝宝可以吃盐蒸橙子止咳吗?
宝宝游泳要小心游泳性耳病
看过“寒冬来临,警惕小儿过敏性紫癜”还看
孩子皮肤过敏怎么办
宝宝长痱子怎么办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怎么增强孩子免疫力?
秋冬季预防小儿感冒要“四暖一凉”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孕妇洗澡时的注意事项
    为何宝宝睡觉时总是不踏实?
    新生儿不宜搂着入睡
    睡姿可影响宝宝五官长相
    父母如何看懂宝宝睡醒后的表情语言?
    导致宝宝夜啼的主要原因《下》
    孕期产检抽血抽出白色液体是什么东西?
    防止宝宝睡偏头的方法
    有助宝宝睡眠的建议
    宝宝睡眠跟枕头有何关系
    宝宝的睡眠姿势
    新生宝宝的睡眠质量与特点
    枕头多高才最适宜宝宝
    新宝宝晚上哭闹的10个原因
    新生宝宝睡眠特点有哪些
    新生儿睡眠不安的原因及睡眠习惯培养(2)
    新生儿一天睡眠有规可循
    关注宝宝出牙期那些事儿
    新生宝宝睡眠不安如何纠正?
    如何护理新生婴儿的睡眠
    1~3个月宝宝的睡眠情况
    宝宝的睡眠特点
    哄宝宝睡觉的几种错误做法
    宝宝晚上哭闹要注意什么?
    培养新生宝宝的睡眠习惯
    如何培养新生宝宝自己入睡的习惯?
    可爱好看枕头不一定适合宝宝
    宝宝睡眠问题的常见8种原因
    婴儿睡觉用哪种姿势好?
    预防宝宝晚上哭闹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