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游戏-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0-1岁百科 >亲子早教 >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游戏

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游戏

2015-10-20

  孩子们玩的电子玩具就像训练反应速度的游戏,它们仅仅激发了大脑和人格有限的部分,而这些部分对孩子长大后的生活毫无帮助。不仅如此,它们还会阻碍孩子发展和使用别的功能,而这些功能恰恰是人格发展的核心,比如幻想和创造力,温暖的情感等等。

  显然,传统的玩具更符合孩子成长的需求。“传统与创新(过去10年,创新的呼声很高)”的争论后,传统必然更受钟爱。想想也不是偶然,无论是高文明人群还是原始人,无论亚洲还是欧洲,千年前的古墓都出现了玩偶。这说明,宇宙的一致性是一种必然,它起源于人类的生物倾向,独立于单一文化和地方传统。如果说玩具和游戏是生物衍生的结果,看上去有点古怪,但人类的行为在游戏中立即得以呈现,也就是说,它衍生了一种基本的心理状态。

  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游戏那么,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游戏是什么呢?它出现在婴儿出生后的几周内。第一个游戏可能是和母亲的乳头玩。熟悉婴儿的人都知道,婴儿吃饱后还喜欢长时间地触摸、抚弄乳头。也许这是一个不同于游戏的偶然动作。显然,他在获取必要的知识,一旦孩子具有了这种知识,接下来的重复才能称为游戏。

  事实上,这种动作具有了游戏的一切属性:第一:和现实没有直接的联系;第二:没有满足身体的需要;第三:重复性;第四:获得了一种心灵层面的快乐;另一方面,单纯快乐也能成为重复的动机。

  孩子8~9个月的游戏出生后第一年中的游戏似乎更有趣,我们称其为第二种游戏,它们开始于8~9个月。此时,孩子开始在周围兜兜转转,摸摸这里,咬咬哪里。反复试尝试后,他们会找到第一个玩具,然后把它放入嘴里:我们说孩子们在“用嘴探索世界”。但是,他们还有更感兴趣的东西,如果居住条件允许,孩子会开始从书架上取东西,打开柜子,爬高上低,等等。

  一旦东西掉落在地上,他们将开始新一轮的探索。重复地把奶嘴拿出来丢在一边也属于第二种游戏。当孩子意识到活动的自由,他会不断拿、拿、拿,然后不断丢、丢、丢。相反,如果孩子没有自由(比如在床上),他会尖叫或者哭个没完,直到有人拿走奶嘴然后再还给他。接下来会怎么样呢?读者大概也猜出来了吧,他又把它丢到一边去了。

  如何解释孩子的行为呢?这为什么是游戏呢?仅仅因为具有上述元素吗?不,原因很深,只有对无意识的解读才能解释这些游戏的含义。现在,通过对儿童心理的分析,我们得以知晓答案。

  “孩子第一年的生活几乎都是围绕着母亲的。”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游戏的含义。小婴儿还不太理解现实世界,所以,他们对“母亲”这个形象的解读也充满了幻想的元素。孩子不了解母亲的人格,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人格”。他的主要兴趣都在母亲的身体上。母亲的身体是一个精彩的国度,宝物的巢穴:奶水,别的孩子(成千上万的孩子),温暖。所以,书架和柜子象征着母亲的身体,摆满了奇珍异宝。此外,奶嘴一般象征着乳房,“丢掉—再捡回来”带给了孩子力量感,他借此成为主宰母亲的人:这个幻想是孩子走向独立和成长的第一步。

  游戏能帮助孩子“自我疗愈”我们从上述观察中理解了游戏的两个方面:第一:年幼孩子的内心世界可以得到解读。第二:游戏不光消遣时间,其在孩子的成长中至关重要。当然,我说的这些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有一个独特的观点,大家可能并不知道,那就是,通过游戏,孩子发现了象征性解决自己难题的方法。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如果需要,游戏能帮助孩子“自我疗愈”。不幸的是,现实情况下,孩子常常很需要这种疗愈。

  当代心理学和婴儿观察学指出,童年世界并不是成人想象中的天堂。愤怒是孩子童年期一种主要的情绪:它来自对无助的恐惧,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的矛盾情感,对某一方父母的反抗,对家庭内部争斗,对被交给其他人代管等等。然而,孩子必须在恶劣的环境下存活,于是,他们通过象征性的游戏转换情绪。由此,他们得以强化自体,并为创造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举个例子吧,我们来看看“死亡游戏”。孩子年龄不同,游戏的形式也不一样:1岁前的孩子喜欢看物体消失和重现(弗洛伊德早已关注到这个现象):对孩子来说,消失意味着死亡;再次出现则会带给他们巨大的安慰。我们认为,孩子把物体当做自己或父母的一方。3~5岁的孩子热衷于和父母玩各种假装“杀人”的游戏。当父母说“我死了”然后立即倒下时,孩子会欢乐地尖叫起来,但是,当父母从死亡中复活时,孩子会再次欢声大笑。

  孩子的游戏该是什么样的?那么,从上述观点出发,该让孩子玩什么玩具呢?

  第一个玩具就是“大自然”。考虑到小婴儿的世界中,一切都联系着母亲,没有什么玩具比“自然母亲”更合适了。遗憾的是,当代的大都市,孩子没多少机会接触自然,但是,哪怕仅仅在屋子里,孩子还是有机会接触自然,比如所有孩子都钟爱的“玩水”。

  重点是给孩子适合年龄的玩具。对牙牙学语的孩子,最好的游戏是给他一个东西摸摸并告诉他名字。父母给孩子的东西最好能触摸,这样孩子才能仔细地研究,发现物体带给他的所有感觉。然后,这些东西就都被赋予了生命,孩子也开始建立和它们的更加个人化的关系。

  显然,游戏需要大人的参与,那么,当孩子一个人的时候怎么办呢?好,我们必须提醒自己,孩子的世界中一切都能成为玩具。照顾者的问题只有一个——发现合适的玩具。举个例子,大盒子,让孩子放东西进去再拿出来(盒子还是象征母亲的身体),可以撕的纸(帮助释放能量和攻击性)等等。

  可以建立关系的玩具对于更大些的孩子呢?对于必须买来的玩具呢?

  从玩偶开始,玩偶不是女孩的专属,小男孩也可以玩,动物布玩偶,羊毛玩偶,软塑料玩偶都可以。它们象征着孩子自己,也象征着母亲,借助它们,孩子改善了自己和外在世界的关系。长大些以后,显然,只有小女孩才会继续玩“娃娃”。心理学认为它们一点都不过时,但最好尽量简单,不要有机械性。这样小女孩的幻想世界才能得以强化。

  下面所有的玩具都不分性别:拼图,搭积木,可以拆分的小娃娃等等。直到5岁,这些都是必需的玩具。

  小男孩常常偏爱小汽车。但是,大人不要给他们武器或类似物玩耍。

  千万不要忘记给孩子们小乐器玩哦(可怜的家长们需要忍耐一下了!)。

  其他的例子就不说了,我想请大人们牢记,孩子总能找到玩具。大人们必须认识到,最能让孩子童年富足的工具其实是孩子自己的“幻想”,而万事万物都能激发孩子的幻想,另外,所有的幻想都紧紧连接着情感,因为无数伟大的艺术家和诗人告诉我们,创造性是一种爱的行为。童年的幻想恰恰是成年世界中创造性的基础。

  我说的一切不是说现代玩具的存在没有必要,但那些不需要幻想参与,不需要建立关系的玩具最好还是不要给孩子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与“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游戏”相关文章
七个月婴儿早教的五大要点
八个月宝宝早教方法有哪些
七个月宝宝早教的5大要点
宝宝大脑发育从胚胎开始 准妈妈优质胎教3原则
早教:教出聪明的八个月宝宝
看过“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游戏”还看
宝宝玩具安全须知
普通家庭培养出才女的故事 值得家长深思!
享受小屁孩的存在
凌潇肃儿子出生,宝宝寡言少说话?要不得!
宝宝为什么会挖鼻孔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液体避孕套
    月经期间会怀孕吗
    避孕药什么时候吃
    怎么选择避孕套尺寸
    经期同房危害
    避孕套的副作用
    精子活力
    避孕药的副作用
    验孕棒
    安全期避孕法
    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孕前中医调理
    早孕试纸弱阳
    月经有血块是怎么回事
    避孕药吃多了会怎么样
    痛经怎么快速止痛
    取环后多久可以要孩子
    孕前忧郁症
    取环注意事项
    多囊卵巢
    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
    女用避孕套
    避孕失败怎么办
    子宫内膜厚度多少正常
    月经提前
    男性口服避孕药
    月经量多
    同房后出血
    取环后注意事项
    戴避孕套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