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开十指?如何知道开了几指?-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分娩百科 >分娩征兆 >什么是开十指?如何知道开了几指?

什么是开十指?如何知道开了几指?

2015-10-13

  大家都知道,产妇进入产妇后不会立马生出宝宝,而是要经过十指全开,宫缩等过程后才能分娩。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开了几指呢?

  

  产妇西西开了一指后,就疼的哇哇叫,妈呀这要开十指得等多久啊,我怎么知道它啥时候开到十指啊?疼的受不了不想生了有没有?

  子宫开始收缩时,产妇会感到子宫发硬、小腹或腰部有疼痛感并伴有下坠感。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人对于这一阶段的感觉和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一般第一次生孩子的产妇因宫颈较紧,产程时间也会相对长一些。

  什么是开指?开十指是子宫开口,我们正常的子宫口大概有1cm的开口,等到产妇进入产房等待生产期间,子宫口会逐渐扩张,直到可以让胎儿头部顺利通过,这个距离大概是10cm左右的。子宫颈长2cm,连接阴道与子宫腔。在生产前孕妇宫缩加剧,这迫使子宫口周围肌肉组织扩张,胎儿也逐渐往下坠,进入骨盆使得子宫口扩张,子宫颈管会随之变短直到消失。

  十指全开才能生出宝宝产妇生孩子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子宫口扩张,第二阶段胎儿生出,第三阶段胎盘在宝宝生出之后排出体外。

  宫口如果开了1指,那么说明妈妈快要临盆了,但还没有真的的生产。这时候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胎动,如果有问题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子宫口开了3指妈妈就可以进入产房待产。要十指全开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十指全开妈妈就要做好生宝宝的准备了。生第一胎时间都会比较长的,一般在12小时左右,因为开指速度慢。开指次数的增加也就代表疼痛系数也在增加,这时候妈妈要忍受无尽的疼痛。

  如何知道开了几指?老一辈的人看产妇开了几指是从阵痛程度来看的,但这不科学。只有医生才能知道产妇开了几指。胎儿在落入骨盆之后,产妇产道会变得松弛,为生宝宝做好准备,医生查看宫口打开情况有两种方法:观察与指诊。

  观察很简单,但是指诊就有点难度了,指诊就是把手指伸入产妇体内进行检查。一般分阴道检查与肛门检查两种。阴道检查就是指医生带上无菌手套把手指伸入阴道内,阴道与宫口距离不是太远,中间也有一层薄薄的腹膜,所以可以用手指来测量宫口张开情况。在生产前还需要做肛门检查。做肛门检查主要是因为宫口还没有完全打开,医生需要反复阴道检查,这样就容易造成感染,所以还需要做肛门指诊来判断。

  与整个分娩过程相比,内检十分短暂,期间可能会有不适,但这是为了让产妇能顺利生下孩子,产妇一定要放松。

  加快宫口扩张的三种方法:1. 利用瑜伽球:医院医护人员会让产妇张开双腿,坐在球上左右运动。

  2. 搓乳头:用力揉搓自己的乳头,这样可以加快宫缩,刺激宫口扩张。

  3. 来回走动:身体各个指标都正常,那么可以走动一下,这样可以加快宫口扩张。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与“什么是开十指?如何知道开了几指?”相关文章
早产信号有哪些 孕晚期如何预防早产
什么是胎儿入盆 促进入盆的7个小运动
生二胎要比第一胎快吗 二胎与一胎有何不同
黄圣依被曝怀二胎 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
还在纠结顺产还是剖腹产?这里有最全答案
看过“什么是开十指?如何知道开了几指?”还看
真真假假!真宫缩与假宫缩的区别
高位破水
孕妈产前焦虑,准爸爸如何为妻子解忧?
产前见红
四川一产妇剖腹产被切掉子宫 家属状告医院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早产儿的产后喂养和护理很关键
    早产儿贫血是比较常见的症状
    早产和体重偏低免疫器官不成熟
    给早产儿补充盐分发育有益
    给婴儿宝宝洗澡须特别注意
    怎样给宝宝穿衣有效御寒
    为什么早产宝贝非常容易腹泻呢?
    如何科学的护理早产儿呢?
    新生儿护理的必备常识
    早产儿的后天护理很重要
    焦虑和抑郁与早产的关系密切
    奶茶妹妹曝怀孕写真 与刘强东相拥
    如何预防新生儿肚子胀气?
    宝宝出现吐奶时的应对技巧
    详解 产后乳腺炎
    剖宫产儿的最佳护理方法
    如何给宝宝减轻肚子胀气与疼痛?
    宝宝脐带护理需牢记的原则
    音乐对于早产宝宝的生理
    新生儿的视力发展与呵护
    脑瘫的早期症状不明显
    新生儿打嗝的常见原因
    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疾病?
    睡眠是宝宝抗病免疫的自卫武器
    抬头训练降低脑瘫可能性
    观察孩子是否对周围感兴趣
    产后气血不足 如何调养
    袋鼠式护理有助于你的宝宝
    对早产儿出院后护理不规范
    早产儿于体重满2公斤才能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