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窝里横,出门怂”,背后暴露了3个家庭真相-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优生优育 >备孕百科 >孩子“窝里横,出门怂”,背后暴露了3个家庭真相

孩子“窝里横,出门怂”,背后暴露了3个家庭真相

2020-09-04

前几天朋友跟我抱怨,越来越看不懂家里那个4岁的小儿子了。

在幼儿园里乖得很,从来不跟小朋友抢玩具、闹别扭。可与此相反,回到家里,儿子却嚣张得很,成天跟姐姐干仗。

说好一人一份的果汁,弟弟喝完就抢姐姐的,姐姐不给,他就动手打人。

有时候妈妈帮姐姐几句,儿子不高兴了,竟然还动手打妈妈,各种不听话,不服管。

在家谁也不能惹他,急了就大吼大叫,但出门怂得连大声叫声“阿姨”都不敢。胆小拘谨、唯唯诺诺,想和小朋友玩,都得大人过去跟人家打招呼,被抢了玩具也不敢吱声,还得央求父母去要回来……

我说,这不就是典型的“窝里横,出门怂”吗?

朋友点头:“是啊,你说这两面派的孩子可怎么办?”

其实,娃“窝里横,出门怂”,并不能全怪孩子,背后暴露的真相更值得我们反思。

- 01 -

“窝里横”,多源于无规则的爱

有一次,我带女儿到朋友家玩。

刚好遇到她儿子在家里闹,非要买跟姐姐一模一样的小猪佩奇玩偶,朋友刚开始不肯买,因为觉得同样的玩具,买一套就够了,姐姐和弟弟可以轮流玩啊。

结果她儿子大发脾气,不停地哭闹,还把姐姐的小猪佩奇摔到地上。朋友连忙哄儿子:“好了好了,我给你买还不行吗!”

儿子哭得更大声了:“我现在就要,你现在就去给我买!”

朋友一边尴尬地朝我笑笑,一边赶紧让老公出门买去。而儿子在爸爸走后,立马从地上爬起来不哭了。

每一个窝里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规则不清、无限宠溺的父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亲子咨询师杨杰老师认为:妈妈的一味妥协,孩子只会从妈妈身上学到两样东西——

第一,发脾气;

第二,只要自己坚持发脾气,妈妈迟早会妥协。

孩子窝里横,因为他知道,父母永远爱他,窝里横不仅能达到目的,还不会被惩罚。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越是有安全感的环境,越容易无拘无束、显露真性情。大人如此,孩子亦然。

用满满的爱富养孩子当然很重要,但无原则的溺爱孩子却容易造成孩子没规矩,不懂尊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和任性!

过分的爱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

- 02 -

“在外怂”,可能是这两个原因

1

离开家,缺少安全感

日本实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曾在自传里说自己小时候是一个“窝里横”的爱哭郎,特别喜爱撒娇。可是他一旦走出家门,就特别胆小。上小学的第一天,要一直能看到妈妈,心里才觉得安全。只要妈妈一走,他就想跟着妈妈跑回家。

孩子在家享受众星捧月般的围绕,一旦离开了这样的环境跟其他人相处时,就容易失去安全感。

而在面对外人时,继续“横”不仅没有效果,还有可能遭到反击。

大人不在身边,无法提供贴身的保护。孩子此时孤立无援,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更不知道怎样亲近他人,进而产生受挫感。

“窝里横,出门怂”的孩子,内心其实是孤独和害怕的。

2

父母的越俎代庖

我在楼下溜娃时,曾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小姑娘想去玩秋千,可是两个秋千都已经有人在玩了。带娃的爸爸,看到女儿想玩又不敢上前,就直接走过去,跟正在荡秋千的小朋友说:“你们可以让给妹妹先玩一会儿吗?”

生活中,很多父母会像这位父亲一样,当孩子和同龄人接触时,总是忍不住替孩子出头。

看似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却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孩子需要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社交中,通过对方的眼神言行、事情的起因、自己的情绪等,学会感受和判断对方的立场,以及选择自己该怎么做。

美国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说:“真正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的人格。”

父母越俎代庖,孩子出门只会越来越怂。

- 03 -

父母如何引导?

找到问题的“病根”,就可以试着这样引导娃了。

1

在家中建立明确的规则

最近暑假,儿子常常在家看电视,我一旦给他关掉,他就发脾气,各种撒泼大哭。之后往往我又妥协,再给他看半个小时。

可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他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长了,甚至我不给他看,他还会动手打我。

我开始意识到,我的规则不清、多次妥协,导致他越来越得寸进尺了。

之后我规定,每天最多只能看半小时。刚开始儿子也是大哭发脾气,但坚决拒绝他几次之后,他也逐渐接受了这个结果。现在只要我提醒他,时间到了哦,他就会乖乖关电视。

所以,在制定规则后,只有坚决执行,孩子才会知道你的界限在哪里:“‘窝里横’是没用的,爸妈不是‘任我摆布’的!”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敦促。

给孩子明确清晰的行为规则,才是对他最好的爱!

2

教会孩子如何表达和发泄情绪

在家“窝里横”的孩子,往往表达能力有限,除了大哭大闹,想不到别的办法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情绪表达和沟通能力就会落后于同龄的孩子。

让孩子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要学会思考自己的感受,考虑自己的做法会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

情绪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更何况孩子。

当孩子发脾气时,不要直接阻止,先学着理解和接纳孩子,抱抱他,告诉他:“妈妈知道你不开心,你现在生气,可以发一会儿脾气。”“但****事,我是不会答应的,因为......”

一方面提醒孩子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坚定地告诉他,发脾气不会达到目的。

3

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

增加孩子出门社交的机会,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社交力。

文章开头的朋友,听了我的建议,常常带孩子参加一些聚会。比如亲子故事会之类,大家凑到一起,妈妈和孩子都需要做自我介绍。

刚开始,她儿子会很“怂”地往妈妈怀里钻。但后来遇到熟悉的小朋友就会主动打招呼,看到陌生的孩子也会主动上去,先来个自我简介……随着她社交能力的提升,“出门怂”的现象也无影无踪了。

环境的体验和见识的积累,都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大胆,在公共场所不再胆怯。

孩子身上,反映的是父母的思想和言行。

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只有后天不会教的父母。

说打底,孩子“窝里横,出门怂”的也挺好解决,父母不宠溺,不包办,既给予,也克制,孩子自然能平衡发展,聪明识大体。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与“孩子“窝里横,出门怂”,背后暴露了3个家庭真相”相关文章
孩子讲这3个口头禅,家长要警惕,会让孩子情商“直线下降”
金秀警方返还赃物获群众点赞
换季等于生病?宝宝秋季高发的4大疾病,家长别大意
这五类家长带娃,很容易被人贩子盯上,尤其是第一种,很常见!
一孕傻三年,你怀孕时都做过哪些傻事?宝妈们的经历太可爱了吧
看过“孩子“窝里横,出门怂”,背后暴露了3个家庭真相”还看
李艾产后三天洗头受争议,遵循科学不怕月子病,产妇也要凉爽度夏
袁咏仪张智霖险闹翻:别让拆台式教育,毁了孩子一生
这8件平常的小事,怀孕后最好不要做
哪几种家庭更容易培养出“学霸”?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孕期吃这4样东西,宝宝出生后眼睛不仅很有神,还很健康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自然流产三次以上需做检查
    ​孕妇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压力大滥用药物威胁人类生殖能力
    顺产侧切 是切还是不切?
    孕妇吃猪蹄的做法
    儿时营养不良,长大易得高血压
    高龄女人容易失去受孕能力
    二胎前置胎盘高发 或因头胎剖宫产埋隐患
    孕妇黑米粥的做法
    喝奶粉的宝宝一天要喝多少水
    坐月子要注意什么
    女子吃遍偏方不孕 竟是“脑子”出了问题
    宝宝耳后有疙瘩是什么原因
    五大因素威胁卵子生命力
    小儿推拿的禁忌
    甲状腺疾病可影响生育能力
    谁是女性生殖健康的潜在杀手
    紧身牛仔裤可导致男子不育
    哺乳期减肥要注意什么
    宝宝可以吃螃蟹吗?
    妈咪如何应对宝宝乳牙受损
    孕妇能滴眼药水吗?
    怎么防止宝宝咳嗽
    不孕症治疗的八大误区
    孕妇吃黑蒜有什么好处
    如何才能在孕期中变得通畅”?
    宝妈分享:我的二胎剖宫产全过程
    产妇吃山楂回奶吗
    糟糕的心情可能会导致女性不孕
    污染越严重 生育越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