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窝里横,出门怂”,背后暴露了3个家庭真相-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优生优育 >备孕百科 >孩子“窝里横,出门怂”,背后暴露了3个家庭真相

孩子“窝里横,出门怂”,背后暴露了3个家庭真相

2020-09-04

前几天朋友跟我抱怨,越来越看不懂家里那个4岁的小儿子了。

在幼儿园里乖得很,从来不跟小朋友抢玩具、闹别扭。可与此相反,回到家里,儿子却嚣张得很,成天跟姐姐干仗。

说好一人一份的果汁,弟弟喝完就抢姐姐的,姐姐不给,他就动手打人。

有时候妈妈帮姐姐几句,儿子不高兴了,竟然还动手打妈妈,各种不听话,不服管。

在家谁也不能惹他,急了就大吼大叫,但出门怂得连大声叫声“阿姨”都不敢。胆小拘谨、唯唯诺诺,想和小朋友玩,都得大人过去跟人家打招呼,被抢了玩具也不敢吱声,还得央求父母去要回来……

我说,这不就是典型的“窝里横,出门怂”吗?

朋友点头:“是啊,你说这两面派的孩子可怎么办?”

其实,娃“窝里横,出门怂”,并不能全怪孩子,背后暴露的真相更值得我们反思。

- 01 -

“窝里横”,多源于无规则的爱

有一次,我带女儿到朋友家玩。

刚好遇到她儿子在家里闹,非要买跟姐姐一模一样的小猪佩奇玩偶,朋友刚开始不肯买,因为觉得同样的玩具,买一套就够了,姐姐和弟弟可以轮流玩啊。

结果她儿子大发脾气,不停地哭闹,还把姐姐的小猪佩奇摔到地上。朋友连忙哄儿子:“好了好了,我给你买还不行吗!”

儿子哭得更大声了:“我现在就要,你现在就去给我买!”

朋友一边尴尬地朝我笑笑,一边赶紧让老公出门买去。而儿子在爸爸走后,立马从地上爬起来不哭了。

每一个窝里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规则不清、无限宠溺的父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亲子咨询师杨杰老师认为:妈妈的一味妥协,孩子只会从妈妈身上学到两样东西——

第一,发脾气;

第二,只要自己坚持发脾气,妈妈迟早会妥协。

孩子窝里横,因为他知道,父母永远爱他,窝里横不仅能达到目的,还不会被惩罚。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越是有安全感的环境,越容易无拘无束、显露真性情。大人如此,孩子亦然。

用满满的爱富养孩子当然很重要,但无原则的溺爱孩子却容易造成孩子没规矩,不懂尊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和任性!

过分的爱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

- 02 -

“在外怂”,可能是这两个原因

1

离开家,缺少安全感

日本实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曾在自传里说自己小时候是一个“窝里横”的爱哭郎,特别喜爱撒娇。可是他一旦走出家门,就特别胆小。上小学的第一天,要一直能看到妈妈,心里才觉得安全。只要妈妈一走,他就想跟着妈妈跑回家。

孩子在家享受众星捧月般的围绕,一旦离开了这样的环境跟其他人相处时,就容易失去安全感。

而在面对外人时,继续“横”不仅没有效果,还有可能遭到反击。

大人不在身边,无法提供贴身的保护。孩子此时孤立无援,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更不知道怎样亲近他人,进而产生受挫感。

“窝里横,出门怂”的孩子,内心其实是孤独和害怕的。

2

父母的越俎代庖

我在楼下溜娃时,曾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小姑娘想去玩秋千,可是两个秋千都已经有人在玩了。带娃的爸爸,看到女儿想玩又不敢上前,就直接走过去,跟正在荡秋千的小朋友说:“你们可以让给妹妹先玩一会儿吗?”

生活中,很多父母会像这位父亲一样,当孩子和同龄人接触时,总是忍不住替孩子出头。

看似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却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孩子需要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社交中,通过对方的眼神言行、事情的起因、自己的情绪等,学会感受和判断对方的立场,以及选择自己该怎么做。

美国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说:“真正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的人格。”

父母越俎代庖,孩子出门只会越来越怂。

- 03 -

父母如何引导?

找到问题的“病根”,就可以试着这样引导娃了。

1

在家中建立明确的规则

最近暑假,儿子常常在家看电视,我一旦给他关掉,他就发脾气,各种撒泼大哭。之后往往我又妥协,再给他看半个小时。

可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他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长了,甚至我不给他看,他还会动手打我。

我开始意识到,我的规则不清、多次妥协,导致他越来越得寸进尺了。

之后我规定,每天最多只能看半小时。刚开始儿子也是大哭发脾气,但坚决拒绝他几次之后,他也逐渐接受了这个结果。现在只要我提醒他,时间到了哦,他就会乖乖关电视。

所以,在制定规则后,只有坚决执行,孩子才会知道你的界限在哪里:“‘窝里横’是没用的,爸妈不是‘任我摆布’的!”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敦促。

给孩子明确清晰的行为规则,才是对他最好的爱!

2

教会孩子如何表达和发泄情绪

在家“窝里横”的孩子,往往表达能力有限,除了大哭大闹,想不到别的办法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情绪表达和沟通能力就会落后于同龄的孩子。

让孩子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要学会思考自己的感受,考虑自己的做法会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

情绪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更何况孩子。

当孩子发脾气时,不要直接阻止,先学着理解和接纳孩子,抱抱他,告诉他:“妈妈知道你不开心,你现在生气,可以发一会儿脾气。”“但****事,我是不会答应的,因为......”

一方面提醒孩子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坚定地告诉他,发脾气不会达到目的。

3

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

增加孩子出门社交的机会,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社交力。

文章开头的朋友,听了我的建议,常常带孩子参加一些聚会。比如亲子故事会之类,大家凑到一起,妈妈和孩子都需要做自我介绍。

刚开始,她儿子会很“怂”地往妈妈怀里钻。但后来遇到熟悉的小朋友就会主动打招呼,看到陌生的孩子也会主动上去,先来个自我简介……随着她社交能力的提升,“出门怂”的现象也无影无踪了。

环境的体验和见识的积累,都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大胆,在公共场所不再胆怯。

孩子身上,反映的是父母的思想和言行。

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只有后天不会教的父母。

说打底,孩子“窝里横,出门怂”的也挺好解决,父母不宠溺,不包办,既给予,也克制,孩子自然能平衡发展,聪明识大体。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与“孩子“窝里横,出门怂”,背后暴露了3个家庭真相”相关文章
孩子讲这3个口头禅,家长要警惕,会让孩子情商“直线下降”
金秀警方返还赃物获群众点赞
换季等于生病?宝宝秋季高发的4大疾病,家长别大意
这五类家长带娃,很容易被人贩子盯上,尤其是第一种,很常见!
一孕傻三年,你怀孕时都做过哪些傻事?宝妈们的经历太可爱了吧
看过“孩子“窝里横,出门怂”,背后暴露了3个家庭真相”还看
英国单亲妈妈压力大时常带着刚出生不久婴儿喝酒,受到众网友谩骂
凤姐Dis华为:她最缺少的这一项能力,孩子不能缺
二胎家庭,父母如果不想让手足交恶,就别轻易犯这3种错
班级里前10名的孩子,都来自这3种家庭!早看早受益
夏季腹泻要小心这4种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hib疫苗 值得家长花钱的自费疫苗之一
    发烧会烧坏脑子 发烧常见误区
    早产儿疫苗接种禁忌 你清楚吗?
    宝宝护肤 红屁屁、肚胀气怎么办?
    BB长痱子好忧伤 妈友经验汇总
    新生宝宝睡姿需要固定吗 正确睡姿走起
    痱子粉≠爽身粉 婴儿长痱子忌用痱子粉
    验孕方法大有学问 怀孕最快9天才能测准
    2、3个月就能睡整觉 宝妈是怎么做到的
    打流脑疫苗预防流脑 让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经常揉眼睛 宝妈一定要引起重视
    夏季带孩子这4点一定要注意 做错了宝宝要受罪
    宝宝睡醒后这个动作其实是大脑正在发育 不要轻易打断
    家长要注意 水痘疫苗很有必要打
    幼婴的免疫力和免疫接种是哪些
    孕晚期睡眠做哪些准备 孕晚期睡眠不好对宝宝有影响吗
    怀孕初期体温是多少 怀孕初期体温变化如何
    避孕方法成功率排名 安全期避孕法成功率最低
    三种科学鉴别胎儿性别方法 优缺点大比较
    宝宝没吃饱 身体会说话
    避孕药吃多了 女人很受伤
    断奶期的宝宝应怎样增加免疫力?
    乙脑疫苗有副作用 爸妈要知道的几个注意事项
    新手爸妈欢乐多 育儿囧事一箩筐
    孕妈不超重 8个饮食习惯不能少
    新生儿肚脐出血多是护理不当
    4大信号需警惕 或是胎儿在求救
    4大危险源潜伏在身边 影响胎儿智力
    孕妇近视会遗传给宝宝吗 孕妇近视多少度不能顺产
    只有一个蛋蛋咋办 新生儿小JJ问题解惑